新書推薦: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尤其是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要想实现长治久安,都不得不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问题,因为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前提就是*化地将国民对自身所属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统一国家的忠诚,也就是将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的高度。当然,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强化,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精神因素,*根本的在于必须构筑和切实贯彻一种超越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共同价值信念。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政治权力、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方面,侧重于刚性的制度设计,而专门以价值观建设作为切入点的研究则较为鲜见,以价值观建设推进认同整合的研究显得不足。事实上,同构性的价值观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黏合剂作用,构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深层基础。因此,以价值观建设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
|
關於作者: |
胡玉荣,女,汉族,1982年8月生,广西桂林人,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哲学。主持国家社会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云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绪论001
第一章 价值观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深层基础045
第一节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多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政治议题046
第二节 价值观对于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意义058
第二章 当前中国以价值观建设促进认同整合面临着挑战074
第一节 以价值观建设促进认同整合的时代境遇075
第二节 以价值观建设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认同整合的特殊挑战086
第三章 国外以价值观建设实现认同整合的经验099
第一节 美国的探索:构筑核心价值观推进认同整合099
第二节 新加坡的特色:塑造国家共同价值观104
第三节 国外以价值观建设促进认同整合的经验做法112
第四章 以价值观建设推进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深层次整合1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各民族的价值共识123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文化协同发展129
第三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认同整合的实践135
结语167
参考文献172
后记190
|
內容試閱:
|
前言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已成为世界上占据主导性地位的国家形态,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实现了民族与国家的统一。然而,民族与国家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民族身份与国民身份集于一身时,就产生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问题,特别是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不一致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因此,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前提就是最大化地将国民对自身所属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统一国家的忠诚。历史地看,美国、新加坡两个国家的民族情况都比较复杂,对国内民族问题的应对之道和解决策略彼此分殊,但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和新加坡都注重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切实发挥价值观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中的黏合剂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认同整合的实现,并深刻影响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客观地分析,目前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总体上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水平,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的民族政策偏向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直接相关。相比之下,不少边疆少数民族民众对于国家的主体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并不深,而这恰恰又是形成国家认同必不可少的。因为,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强化,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精神因素,最根本的在于必须构筑和切实贯彻一种超越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共同价值信念。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内容,是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辩护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整体利益,能够凝聚和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了语言、地域、血缘和民族的差异,消弭了彼此间的隔阂与分歧,从观念和心理上增强了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然而,价值观的整合作用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发挥,更不是通过强制力就能实现,而是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