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非洲踏寻郑和路》是我国研究郑和下西洋与非洲关系的一部内容*翔实、且富有新意和深度的学术专著。作者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书斋研究与实地考察、历史意义与现实影响 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占有丰富材料、掌握*信息和获得大量*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仔细考证,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论述了郑和下西洋与非洲的关系,郑和舟师在非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非洲华人移民史提前了二三百年。 郑和下西洋为何要四赴非洲?郑和本人是否到访过非洲?舟船科技能否保障如此远航?庞大船队如何组织和进行通信联络?舟师在非洲留下了什么遗迹与影响? 本书分析了郑和船队严密的组织纪律和科学的联络系统,对郑和本人是否访问过非洲给予肯定回答;在探讨明代先进造船科技的基础上,提出了海上丝瓷之路的新概念,论述了重走郑和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肯尼亚帕泰岛中国村村名之来源作出新解释,在提前华人移民非洲史的基础上,将触角延伸至新中国的对非政策,彰显郑和研究的现实意义,回击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论,并对非洲向东看和中非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书中不乏新观点、新材料、新发现。该书是一部集知识性、创新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同时填补了非洲研究与郑和研究两领域的空白。
|
關於作者: |
李新烽,1960年9月生,陕西渭南人。博士,作家,摄影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1981年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两次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分获法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公派留学英国,获威尔士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参加博士服务团,挂职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助理。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李新烽曾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处长、驻南非首席记者和人民网、环球时报社驻南非特派记者。其足迹遍布大半个非洲大陆,是采写肯尼亚帕泰岛郑和使团后裔、发现中国学生姆瓦玛卡沙里夫(现中文名夏瑞馥)的第一位中国记者,也是索马里内战爆发22年来两次深入该国采访报道的唯一东方记者。2008年作为人才引进,李新烽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从事非洲问题研究。出版《非洲踏寻郑和路》(修订本)、《非凡洲游》两部专著及《郑和史诗》(中、英文版)等十多部合著,主编《郑和与非洲》等两部学术专著,其作品获十余种全国性奖项。李新烽好读书,爱运动,是陈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的入门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