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药炮制工程学》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全国20多所中医药院校和企业的同行专家、教授编写而成的规划教材。教材在编写中采纳了历版同类教材的优点,充分吸收中药炮制工程领域*研究成果,注重传承和创新。全书分总论和各论。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各论分纲列目介绍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常用方法,在详细阐述各方法的炮制原理及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列举有代表性的100余种饮片,展开介绍药材来源、炮制方法、质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等内容。每章设学习目标、重点小结、复习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融会贯通。 《中药炮制工程学》编写遵循“教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三大原则,严格按照教学规律,突出重点,精简内容,严谨求实。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综合院校、西医院校中医药学院的中药学、中药制药、制药工程等专业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企业的职工培训和自学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陆兔林,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部省共建实验室主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协会常务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副秘书长。国家科技部项目成果评审专家,国家中药标准化重大专项指导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药师》等杂志常务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炮制教学及科研工作。承担中药制药等专业《中药炮制工程学》课程的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主持部省级科研项目10项;参加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16项;主持新药项目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主要承担中药学重点学科、中药学特色专业、《中药炮制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编或副主编规划教材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收录2010版《中国药典》饮片质量标准4项;申报发明专利16项,获得授权专利12项。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 1.1概述 1 1.1.1中药炮制工程学的概念 1 1.1.2中药炮制工程学的任务 2 1.1.3中药炮制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3 1.1.4中药炮制工程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3 1.2中药炮制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 4 1.2.1中药炮制工程学的起源 4 1.2.2中药炮制工程学的产生 4 1.2.3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发展 4 1.3中药炮制工程现代技术与信息化 5 1.3.1新设备在中药炮制工程中的应用 5 1.3.2新技术、新工艺在中药炮制工程中的应用 6 1.3.3中药炮制工程的信息化 6 1.4中药炮制工程法规及标准 8 1.4.1国家级中药炮制工程法规 8 1.4.2部局级中药炮制工程法规 8 1.4.3省级中药炮制工程法规 8 复习题 9 第2章中药炮制理论及对药物的影响 10 2.1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10 2.1.1中药传统制药理论 10 2.1.2中药炮制药性变化理论 11 2.1.3中药炮制辅料作用理论 13 2.1.4中药炭药止血理论 13 2.2中药炮制的目的 14 2.2.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4 2.2.2增强药物疗效 14 2.2.3改变或缓和药性,扩大用药范围 15 2.2.4便于调剂及贮藏保管 15 2.3中药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15 2.3.1炮制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15 2.3.2炮制对苷类成分的影响 16 2.3.3炮制对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 18 2.3.4炮制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 18 2.3.5炮制对有机酸类成分的影响 19 2.3.6炮制对油脂类成分的影响 19 2.3.7炮制对树脂类成分的影响 20 2.3.8炮制对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影响 20 2.3.9炮制对糖类成分的影响 21 2.3.10炮制对无机成分的影响 21 2.4中药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22 2.4.1便于调配汤剂和成药处方 22 2.4.2提高汤剂和成药疗效 23 2.4.3降低汤剂和成药毒性 23 复习题 23 第3章中药炮制工程原理及设备 24 3.1基本规律 24 3.1.1物料衡算 24 3.1.2能量衡算 24 3.1.3物系的平衡关系 24 3.1.4传递速率 24 3.2流体动力过程 25 3.2.1流体动力过程的概念 25 3.2.2流体静力学的概念 25 3.2.3流体的流动 25 3.3传热过程 26 3.3.1传导传热 26 3.3.2对流传热 26 3.3.3辐射传热 27 3.3.4热量衡算 28 3.4中药炮制学热力学基础 28 3.4.1中药受热炮制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28 3.4.2中药炮制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29 3.4.3中药炮制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31 复习题 32 第4章中药炮制分类及辅料 33 4.1中药炮制分类 33 4.1.1雷公炮炙十七法 33 4.1.2三类分类法 34 4.1.3五类分类法 35 4.1.4药物属性或药用部位分类法 35 4.1.5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方法 35 4.1.6药典分类法 35 4.2中药炮制辅料 35 4.2.1液体辅料 36 4.2.2固体辅料 38 复习题 40 第5章中药饮片质量控制 41 5.1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41 5.1.1药材来源 41 5.1.2性状 41 5.1.3鉴别 43 5.1.4检查 45 5.1.5浸出物 46 5.1.6含量测定 46 5.2中药饮片的分级 47 5.2.1中药饮片分级的历史及现状 47 5.2.2中药饮片分级的目的意义 48 5.2.3中药饮片分级方法 48 5.3中药饮片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50 5.3.1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检验 50 5.3.2中药饮片的质量现代检测技术 51 5.3.3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52 5.4中药饮片的溯源 53 5.4.1中药饮片溯源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53 5.4.2中药饮片溯源体系建立的技术手段 53 5.4.3中药饮片溯源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 54 复习题 55 第6章中药饮片生产与管理 56 6.1中药饮片厂的设计 56 6.1.1厂区的选择 56 6.1.2厂房与车间的要求 56 6.2中药饮片企业GMP管理 57 6.2.1中药饮片GMP与标准化 57 6.2.2GMP实施对企业管理 57 6.2.3GMP实施对文件系统管理 58 6.2.4企业实施GMP的要素 60 6.3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1 6.3.1人员管理 61 6.3.2生产管理 62 6.3.3质量管理 64 6.3.4设备管理 65 6.3.5设施管理 66 6.3.6组织管理 66 复习题 67 第7章产地加工与净制 68 7.1产地加工技术 68 7.1.1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 68 7.1.2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一般原则 69 7.2净制技术 69 7.2.1清除杂质 70 7.2.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70 7.3产地加工与净制设备 71 7.3.1挑选设备 71 7.3.2风选设备 72 7.3.3筛选设备 74 7.3.4水选设备 76 7.3.5干洗设备 77 7.3.6磁选机械 78 7.4净制实例 79 7.4.1果实、种子类药材 79 紫苏子 79 草果仁 80 使君子仁 80 7.4.2全草、叶、花类药材 80 大青叶 80 复习题 81 第8章切制与粉碎 82 8.1中药材的软化及设备 82 8.1.1常用软化处理方法 82 8.1.2常用中药材软化设备 83 8.2饮片类型 85 8.2.1按饮片切制厚度划分 85 8.2.2按切制方法划分 86 8.2.3按切成饮片的形状划分 86 8.2.4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87 8.3饮片切制方法与设备 87 8.3.1手工切制 87 8.3.2机器切制 87 8.4粉碎方法与设备 92 8.4.1粉碎方法 92 8.4.2粉碎设备 93 8.5切制与粉碎实例 94 槟榔 94 天麻 95 桔梗 95 泽泻 96 银柴胡 96 龙胆 97 三七粉 97 复习题 98 第9章饮片干燥 99 9.1概述 99 9.2干燥方法与设备 99 9.2.1干燥原理与方法 99 9.2.2主要干燥设备 101 复习题 106 第10章炒制 107 10.1炒制方法与设备 107 10.1.1炒制方法 107 10.1.2炒制设备 108 10.2清炒 112 10.2.1炒黄 112 芥子 113 决明子 114 牛蒡子 114 瓜蒌子 115 紫苏子 115 莱菔子 115 酸枣仁 116 王不留行 116 苍耳子 117 牵牛子 117 槐花 117 10.2.2炒焦 118 山楂 118 栀子 119 川楝子 119 10.2.3炒炭 119 侧柏叶 120 蒲黄 120 白茅根 120 地榆 121 藕节 121 干姜 121 绵马贯众 122 荆芥 122 10.3加辅料炒 123 10.3.1麸炒 123 苍术 123 枳壳 124 枳实 124 僵蚕 125 10.3.2米炒 125 党参 126 斑蝥 126 红娘子 127 10.3.3土炒 127 山药 127 白术 128 10.3.4砂炒 128 马钱子 129 骨碎补 129 狗脊 130 鸡内金 130 鳖甲 131 龟甲 131 穿山甲 132 10.3.5蛤粉炒 132 阿胶 133 鹿角胶 133 10.3.6滑石粉炒 134 刺猬皮 134 水蛭 135 复习题 136 第11章炙制 137 11.1炙制方法与设备 137 11.1.1炙制方法 137 11.1.2炙制设备 138 11.2酒炙 138 黄连 138 大黄 139 当归 140 白芍 140 续断 141 牛膝 141 地龙 142 蕲蛇 142 乌梢蛇 142 11.3醋炙 143 甘遂 143 商陆 144 京大戟 145 狼毒 146 三棱 146 莪术 146 柴胡 147 延胡索 148 香附 148 乳香 149 没药 149 五灵脂 150 11.4盐炙 150 杜仲 151 知母 152 车前子 152 黄柏 152 胡芦巴 153 沙苑子 153 菟丝子 154 小茴香 154 益智仁 155 补骨脂 155 泽泻 156 11.5姜炙 156 黄连 157 厚朴 157 草果 157 竹茹 158 11.6蜜炙 158 甘草 159 黄芪 160 麻黄 160 枇杷叶 161 马兜铃 161 款冬花 161 旋覆花 162 紫菀 162 百部 162 百合 163 白前 163 复习题 164 第12章煅制 165 12.1煅制方法与设备 165 12.1.1煅制方法 165 12.1.2煅制设备 166 12.2明煅 167 白矾 167 石膏 168 寒水石 168 龙齿 169 龙骨 169 牡蛎 169 石决明 170 瓦楞子 170 蛤壳 171 阳起石 171 12.3煅淬 171 自然铜 172 赭石 172 磁石 173 炉甘石 173 12.4闷煅 174 血余炭 174 棕榈 175 干漆 175 复习题 176 第13章蒸煮制 177 13.1蒸煮的炮制方法与设备 177 13.1.1炮制方法 177 13.1.2炮制设备 177 13.2蒸法 182 熟地黄 183 醋南五味子 184 酒萸肉 184 制首乌 185 酒黄精 186 盐巴戟天 187 天麻 188 13.3煮法 188 制川乌 189 制草乌 190 醋延胡索 190 制远志 191 13.4法 191 苦杏仁 192 桃仁 192 复习题 193 第14章其他制法 194 14.1复制法 194 制白附子 195 制天南星 196 姜半夏 196 淡附片 197 14.2发酵和发芽法 198 14.2.1炮制方法 198 14.2.2炮制设备 199 14.2.3发酵法 200 红曲 202 神曲 203 半夏曲 204 淡豆豉 204 14.2.4发芽法 205 麦芽 205 谷芽 206 大豆黄卷 207 14.3制霜法 207 14.3.1方法与设备 207 14.3.2去油制霜 209 巴豆霜 209 木鳖子霜 210 千金子霜 210 柏子仁霜 210 14.3.3渗析制霜 211 西瓜霜 211 14.3.4升华制霜 212 信石 212 14.3.5煎煮制霜 212 鹿角霜 212 14.4水飞法 212 14.4.1方法与设备 213 14.4.2操作及实例 214 朱砂粉 215 雄黄粉 215 复习题 216 第15章中药饮片包装与贮藏养护 217 15.1中药饮片包装 217 15.1.1饮片包装技术 218 15.1.2饮片包装材料 219 15.1.3饮片包装设计 219 15.1.4饮片包装设备 219 15.1.5饮片小包装 220 15.1.6包装标识 221 15.1.7外包装 221 15.1.8注意事项 221 15.2中药饮片贮藏与养护 222 15.2.1中药饮片贮藏养护发展 222 15.2.2中药饮片的变异现象 222 15.2.3影响中药饮片变异的因素 223 15.2.4中药饮片贮藏养护设备 224 15.2.5中药饮片贮藏养护方法 224 15.2.6中药饮片贮藏和养护的注意事项 225 15.3中药饮片的物流 227 复习题 228 参考文献 229
|
內容試閱:
|
普通高等教育制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工程学》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全国20多所中医药院校和企业的同行专家、教授编写而成的规划教材,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综合院校、西医院校中医药学院的中药制药、制药工程、中药学等相关专业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企业的职工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教材在编写中采纳了历版同类教材的优点,充分吸收中药炮制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注重传承和创新。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各论分纲列目介绍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常用方法,在详细阐述各方法的炮制原理及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列举有代表性的100余种饮片的药材来源、炮制方法、质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等内容。每章设学习目标、重点小结、复习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融会贯通。教材编写遵循“教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三大原则,严格按照教学规律,突出重点,精简内容,严谨求实,凝聚了全体编写人员的智慧。 本教材的绪论由陆兔林、李林、张科卫编写,中药炮制理论及对药物的影响由张学兰、叶喜德编写,中药炮制工程原理及设备由张金连、秦昆明编写,中药炮制分类及辅料由杜伟锋编写,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由吴纯洁编写,中药饮片生产与管理由江云、王一硕编写,产地加工与净制由高慧编写,切制与粉碎由金传山编写,饮片干燥由王延年编写,炒制由张春凤、谭鹏编写,炙制由窦志英、夏荃编写,煅制由孟江编写,蒸煮制由梁泽华编写,其他制法由刘艳菊、王法琴编写,中药饮片包装与贮藏养护由宋嬿编写。全书由陆兔林负责最终统稿。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编单位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书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叶定江教授、蔡宝昌教授担任主审,在此深表谢意。 近年来中药炮制工程学发展迅猛,科研成果日新月异,编写过程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院校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编者 2019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