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生物学界的共生理论,探讨滇越此区域内的国际旅游合作问题。丰富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拓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路与方法,是共生理论应用于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
關於作者: |
成竹,博士。云南大学副教授,主要讲授组织行为学、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文化等课程。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家库专家,云南国际博览事务局会展评估专家、南博会评估专家,昆明沁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新加坡开锐咨询昆明办事处负责人。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MIT Sloan)、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做访问学者。重点从事国际旅游合作和国家公园方向的研究,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云南省林业厅委托项目、云南省商务厅委托项目和云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旅游局委托项目和云南省西山区政府委托项目共2项,承担企业管理培训数十场。获2016年度云南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发表管理学案例及旅游研究领域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吕宛青,博士。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云南省高层次特殊人才计划入选者,云南省旅游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继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团队奖、全国宝钢教育奖等奖励。
|
目錄:
|
前言1绪论1.1研究背景31.1.1经济全球化31.1.2区域经济一体化41.1.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51.1.4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61.1.5两廊一圈81.1.6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和桥头堡战略81.1.7一带一路91.2研究目的、价值和问题101.2.1研究目的101.2.2研究价值111.2.3研究问题121.3创新点131.3.1对共生理论在旅游学领域应用研究的拓展131.3.2对中越国际旅游合作研究的拓展131.4研究思路和方法141.4.1研究思路141.4.2研究方法151.5研究结构17
|
內容試閱:
|
前言
亚洲不仅有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也是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输出地和热门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世界旅游业的版图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旅游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是否能够效仿欧盟旅游一体化的样板,通过区域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现有优势,使旅游业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书的研究正是运用生物学界的共生理论来尝试探讨滇越次区域内的国际旅游合作问题。
生物学的研究普遍认为,共生不是简单的生物间的和平共处,它是同类生物或不同生物间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构成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个体或群体获得最大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强者压倒一切的本领,而在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密切联合的能力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 中国微生态杂志,1996(4):50-54.。本研究尝试将这一理论的逻辑框架运用到旅游学研究领域,通过共生理论来分析滇越次区域的国际旅游合作问题。
本书研究假设滇越国际旅游区域内的旅游活动由面线点三级共生系统构成,并选取线级共生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即将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介体和载体分别视为一个共生系统,对其共生关系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所假设的区域旅游共生系统的共生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共生单元,通过共生单元的质参量指标,判定滇越区域旅游共生系统共生关系的存在,揭示现有共生关系的共生模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共生环境和所需要的共生条件进行分析。
第二,在正视区域内各共生要素存在的前提下,研究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从资源整合、品牌建设、利益均衡、理性决策、责任分担、共同监督等方面构建了各共生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方式。
第三,实证研究。选取自助旅游为共生界面,通过对中国元阳和越南沙巴目前开展自助旅游的条件、发展模式和管理现状的对比分析,在共生的前提下,提出了元阳和沙巴国际旅游合作的思路,试图从小范围的角度来实践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越国际旅游合作问题。
本书假设了滇越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四级共生系统,通过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所假设的共生系统共生关系的存在,并进一步判定了现阶段各级共生系统的共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滇越国际区域旅游共生系统从现阶段共生状态向理想的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发展的机制。这一尝试丰富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拓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路与方法,是共生理论运用于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对旅游共生理论和实践的补充和完善。
本书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多重利益诉求目标下的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共生协同机制研究(12YJC63002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澜沧江湄公河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优化与创新模式研究(13CGL077)共同资助。
笔者2018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