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編輯推薦: |
我们这部范仲淹全集,是根据范文正公十九世孙范能濬编集、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范氏家塾岁寒堂刻范文正公忠宣公全集中的范文正公全集整理校点的。康熙 本范文正公全集,全书包括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政府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年谱一卷、年谱补遗一卷、言行拾遗事录四卷、鄱阳遗事录一卷、遗迹一卷、义庄规矩一卷、褒贤集五卷、补编五卷,共计四十八卷。康熙本是在元明旧本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整理的本子,它收集篇目*多,编次更为合理,校勘比较精善,视元明旧 本尤备〔一六〕,前人评曰佳〔一六一〕,是学界公认的善本〔一六二〕。此後的乾隆四库全书本、道光十年(一八三)翻刻本、宣统二年(一九一)重刻 本,均以康熙本为底本。新本范仲淹全集即以康熙本为底本,而在具体的整理校点过程中,有部分增删和调整,以下将逐点作具体说明。
一、 范仲淹全集在编辑框架结构上以康熙本为基准,凡范仲淹本人作品则编为上册,附编则编为下册。因此,康熙本补编五卷将一分为二,其卷一为范作品则编入 上册,卷二至卷五属附编则编入下册。新增的三个附录,其一范文正公集逸文则编入上册,其二范文正公集续补、其三范文正公集著录和序跋则编入下册。
二、 本书上册之范
|
內容簡介: |
本集收入范仲淹全部传世诗文。他的诗词赋文,具有名篇流传。他的奏议、书信、表文等,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记录了范氏从事政治、军事及社会活动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千年传颂,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历任多处地方官,清正廉明,富有政绩。任职西北,抵御西夏,巩固边防。庆历三年。上书革新政治,是推行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范仲淹是北宋前期改革的总设计师,身体力行,兴利除害,他在仕途中曾三落三起,百折不回。范仲淹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代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
目錄:
|
范仲淹全集
目録
目録
上册
范文正公文集
范文正公文集叙(宋)蘇軾一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一五
古賦
明堂賦五
秋香亭賦并序一一
靈烏賦并序一二
老人星賦一三
老子猶龍賦一四
蒙以養正賦一五
禮義爲器賦一六
今樂猶古樂賦一七
省試自誠而明謂之性賦一八
金在鎔賦二
臨川羡魚賦二一
水車賦二二
用天下心爲心賦二三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二二五
古詩
謝黄總太博見示文集二五
四民詩二六
士二六
農二六
工二七
商二七
寄題孫氏碧鮮亭二八
贈張先生二九
明月謡二九
上漢謡三
清風謡三一
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三一
上都行送張伯玉三二
鳴琴三二
馴鷗咏三二
古鑒三三
贈樊秀才三三
贈棋者三四
歲寒堂三題并序三四
歲寒堂三五
君子樹三五
松風閣三六
贈都下隱者三六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三七
公路澗三七
拜馬澗三七
二室道三七
自峻極中院步登太室中峰三八
玉女窗三八
玉女搗衣石三八
天門三八
天門泉三九
天池三九
三醉石三九
峻極上寺三九
中峰四
聽真上人琴歌四
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四一
湖山四一
水月四一
筠亭四一
風笛四二
渚蓮四二
酬葉道卿學士見寄四二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四三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三四四
古詩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四四
天平山白雲泉四六
留題常熟頂山僧居四六
江上漁者四七
送蔡挺代父之蜀四七
鄱陽酬泉州曹使君見寄四七
和謝希深學士見寄四八
廬山瀑布四八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訪丹陽郡四九
送劉牧推官之兖州四九
和楊畋孤琴咏五
絳州園池五
晋祠泉五
訪陝郊魏疏處士五一
中元夜百花洲作五一
覽秀亭詩五二
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五三
依韵和安陸孫司諫見寄五三
送鄖鄉尉黄通五四
依韵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五四
依韵答賈黯監丞賀雪五五
依韵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五五
寄題峴山羊公祠堂五六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五七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五八
送謝景初廷評宰餘姚五九
閲古堂詩五九
南康軍江中落星寺六一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四六二
律詩
睢陽學舍書懷六二
咏史五首六二
陶唐氏六二
有虞氏六三
夏后氏六三
商人六三
周人六三
次韵和劉夔判官對雪六三
河朔吟六四
和黄總太博上知郡杜少卿六四
過太清宫六四
寄餘杭全安石段少連二從事六五
送江南運使張傅度支六五
堯廟六五
西溪見牡丹六六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六六
鵰鶚在秋天六六
觀獵六七
鸚鵡六七
歸雁六七
青郊六八
射陽湖六八
舟中六八
寄歐静秀才六八
和韓布殿丞三首六九
泛湖中六九
琴酒六九
漁父六九
送識上人游金山寺六九
野色七
雜咏四首七
書事呈韓布殿丞七一
西溪書事七一
得李四宗易書七一
歐伯起相訪七二
寄贈林逋處士七二
酬滕子京同年七三
贈餘杭唐异處士七三
和沈書記同訪林處士七三
諸暨道中作七四
題翠峰院七四
與人約訪林處士阻雨因寄七四
寄西湖林處士七五
越上聞子規七五
送李紘殿院赴闕二首七五
送邢昂處士南游七六
送丁司理赴明州七六
送鄞江竇尉七六
送常熟錢尉七六
試筆七七
送真元二上人歸吴中七七
寄題許州錢相公信美亭七七
送何白節推宰晋原二首七八
送刁紡户掾太常下第七八
憶杭州西湖七九
寄林處士七九
依韵酬毋湜推官七九
送石曼卿八
送何涉秀才八
八月十四夜月八
送吴安道學士知崇州八一
謫守睦州作八一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五八二
律詩
赴桐廬郡淮上遇風三首八二
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八二
出守桐廬道中十絶八三
蕭灑桐廬郡十絶八四
新定感興五首八五
游烏龍山寺八五
江干閑望八五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八六
齋中偶書八六
留題江秀才舊居八六
依韵酬周騤太博同年八七
依韵答胡侍郎見寄八七
桐廬郡齋書事八七
留題方干處士舊居八八
依韵酬章推官見贈八八
蘇州十咏八九
泰伯廟八九
木蘭堂八九
洞庭山八九
虎丘山九
閶門九
靈岩寺九
太湖九
伍相廟九一
觀風樓九一
南園九一
依韵奉酬晏尚書見寄九一
又用前韵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九二
陳質殿丞挽歌詞九二
送僧文光九三
依韵酬府判龐醇之見寄九三
依韵酬吴安道學士見寄九三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九四
鶴九四
松九四
應制賞花釣魚九四
過餘杭白塔寺九五
西湖筵上贈胡侍郎九五
江城對月九五
送向綜國博通判桂州九六
芝山寺九六
昇上人碧雲軒九六
郡齋即事九七
同年魏介之會上作九七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六九八
律詩
依韵酬黄灝秀才九八
贈鍾道士九八
道士程用之爲余傳神因題九九
送魏介之江西提點九九
游廬山作九九
瀑布九九
贈廣宣大師一
移丹陽郡先游茅山作一
贈茅山張道士一
京口即事一一
懷慶朔堂一一
依韵酬葉道卿中秋對月二首一一
贈葉少卿一二
依韵答梁堅運判見寄一二
城大順回道中作一二
依韵和延安龐龍圖柳湖一三
和延安龐龍圖寄岳陽滕同年一三
與張燾太博行忻代間因話江山作一四
過長安醉别資政鄭侍郎一四
依韵酬光化李簡夫屯田一四
依韵酬太傅張相公見贈一五
依韵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一五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一五
依韵酬李光化見寄一六
寄安素高處士一六
酬李光化見寄二首一六
依韵酬李光化叙懷一七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一七
曉一七
晝一七
晚一八
夜一八
送黄灝員外一八
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晚書事一九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三絶一九
和太傅鄧公歸游武當見寄一九
即席呈太傅相公一一
紀送太傅相公歸闕一一
依韵和提刑張太博寄梅一一
又和賞梅一一一
依韵答王源叔憶百花洲見寄一一一
獻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一一一
依韵答青州富資政見寄一一二
依韵答并州鄭大資見寄一一二
過陳州上晏相公一一三
和運使舍人觀潮二首一一三
依韵和蘇州蔣密學一一四
依韵和孫之翰對雪一一四
依韵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一一四
依韵答蔣密學見寄一一五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賓客交贈之什一一五
登表海樓一一六
石子澗二首一一六
依韵答韓侍御一一六
謝柳太博惠鶴一一七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宫太保道懷五首因以綴篇一一七
贈方秀才一一八
依韵和龐殿院見寄一一八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七一一九
義
易義一一九
論
帝王好尚論一二九
選任賢能論一三
近名論一三二
推委臣下論一三三
議
上攻守二策狀一三六
議攻一三七
議守一三九
答竊議一四一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八一四四
贊
楊文公寫真贊一四四
頌
皇儲資聖頌并序一四五
泰州張侯祠堂頌一四八
述
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一五
序
太清宫九咏序一五二
朝賢送定惠大師詩序一五三
太子賓客謝公夢讀史詩序一五五
刻唐祖先生墓志於賀監祠堂序一五六
述夢詩序一五六
尹師魯河南集序一五八
唐异詩序一六
説
四德説一六一
説春秋序一六三
記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一六四
南京書院題名記一六五
清白堂記一六六
岳陽樓記一六八
邠州建學記一六九
天竺山日觀大師塔記一七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九一七二
書
奏上時務書一七二
上張右丞書一八
上執政書一八二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二一
書
上資政晏侍郎書二一
上時相議制舉書二八
與歐静書二一
與周騤推官書二一二
與唐處士書二一四
答趙元昊書二一五
答安撫王内翰書二二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一二二二
書
上吕相公書二二二
又二二三
又二二六
上樞密尚書書二二七
與省主葉内翰書二二九
又二三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諮目二三一
祭文
祭謝賓客文二三四
祭胡侍郎文二三五
祭蔡侍郎文二三五
祭石學士文二三六
祭吴龍圖文二三六
祭吕相公文二三七
祭陳相公文二三七
祭韓少傅文二三八
祭知環州种染院文二三八
祭陝府王待制文二三九
祭謝舍人文二四
祭同年滕待制文二四
祭龍圖楊給事文二四一
祭尹師魯舍人文二四二
祭故相太傅李侍中文二四三
祭葉翰林文二四四
祭杜待制文二四五
祭英烈王文二四六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二二四七
碑
唐狄梁公碑二四七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二五三
宋故衛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二五九
宋故太子賓客分司西京謝公神道碑二六三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三二六八
碑
宋故同州觀察使李公神道碑二六八
墓志
贈户部郎中許公墓志銘二七五
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銘二七七
都官員外郎元公墓志銘二七八
贈兵部尚書田公墓志銘二八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銘二八四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四二八九
墓志
胡公夫人陳氏墓志銘二八九
寧海軍節度掌書記沈君墓志銘二九
户部侍郎贈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二九二
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知陝州軍府事王公墓志銘二九五
太常少卿直昭文館知廣州軍州事賈公墓志銘三
太子右衛率府率田公墓志銘三三
資政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師謚忠獻范公墓志銘三六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五三一二
墓志
東染院使种君墓志銘三一二
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三一八
試秘書省校書郎知耀州華原縣事張君墓志銘三二一
太子中舍致仕上官君墓志銘三二三
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三二五
墓表
太府少卿知處州事孫公墓表三二七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三二八
龍圖閣直學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三三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六三三三
墓表
贈大理寺丞蔡君墓表三三三
權三司鹽鐵判官尚書兵部員外郎王君墓表三三五
書碑陰
書環州馬嶺鎮夫子廟碑陰三三七
表
代胡侍郎乞朝見表三三九
睦州謝上表三四
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充天章閣待制表三四二
饒州謝上表三四三
潤州謝上表三四四
延州謝上表三四五
謝降官知耀州表三四六
耀州謝上表三四七
乞小郡表三四九
代胡侍郎奏乞餘杭州學名額表三五一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七三五三
表
讓觀察使第一表三五二
第二表三五六
第三表三五九
謝許讓觀察使守舊官表三六一
謝傳宣表三六二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八三六四
表
讓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表三六四
謝授知邠州表三六七
邠州謝上表三六八
謝轉給事中移知鄧州表三六八
謝在中書日行遣公事不當放罪表三六九
鄧州謝上表三七
謝依所乞依舊知鄧州表三七一
杭州謝上表三七二
謝賜鳳茶表三七三
謝轉禮部侍郎表三七三
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三七四
青州謝上表三七六
遺表三七六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九三七九
狀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講書狀三七九
求追贈考妣狀三八○
奏致仕分司官乞與折支全俸狀三八一
舉歐陽修充經略掌書記狀三八二
舉張方平充經略掌書記狀三八三
舉彭乘自代狀三八三
舉許渤簽署陝府判官事狀三八四
舉滕宗諒狀三八四
舉丘良孫應制科狀三八五
舉張昪自代狀三八五
舉張伯玉應制科狀三八六
舉張問孫復狀三八六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一狀三八七
第二狀三八八
第三狀三九
第四狀三九一
第五狀三九二
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二十三九四
狀
陳乞邠州狀三九四
陳乞鄧州狀三九五
舉李宗易向約堪任清要狀三九六
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三九七
薦李覯并録進禮論等狀三九八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三九九
陳乞潁亳一郡狀四
札子
論西京事宜札子四一
論復并縣札子四二
乞修京城札子四四
又四八
乞召還王洙及就遷職任事札子四一
范文正公别集
范文正公别集卷第一四一五
古詩
寄石學士四一五
江樓寄希元上人四一五
酬和黄太博四一六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贈之四一六
送徐登山人四一七
匣劍四一八
南園四一八
行歌四一八
明月四一八
南樓四一九
送陳瓌秀才游金陵四一九
律詩
送歐伯起四一九
九日四二
送虎丘長老四二
寄潤州龐籍四二
送湛公歸四明講席四二一
和龐醇之見寄四二一
依韵和胡使君書事四二一
贈吴秀才四二一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壇四二二
依韵和介之未開菊四二二
依韵酬池州錢綺翁四二二
寄題溪口廣慈院四二三
釣臺詩四二三
送饒州董博士四二三
范文正公别集卷第二四二四
賦
堯舜帥天下以仁賦四二四
君以民爲體賦四二五
六官賦四二六
鑄劍戟爲農器賦四二七
任官惟賢材賦四二八
從諫如流賦四三
聖人大寶曰位賦四三一
賢不家食賦四三二
窮神知化賦四三三
乾爲金賦四三四
王者無外賦四三五
范文正公别集卷第三四三七
賦
易兼三材賦四三七
淡交若水賦四三八
養老乞言賦四三九
得地千里不如一賢賦四四
體仁足以長人賦四四二
陽禮教讓賦四四三
天驥呈才賦四四四
稼穡惟寶賦四四五
天道益謙賦四四六
聖人抱一爲天下式賦四四七
政在順民心賦四四八
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四四九
范文正公别集卷第四四五一
序
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序四五一
賦林衡鑒序四五二
竇諫議録四五五
啓
上張侍郎啓四五七
上大名府主王侍郎啓四五九
賀胡侍郎致仕啓四六一
知杭州謝兩地啓四六二
移蘇州謝兩府啓四六二
謝夏太尉啓四六三
謝賀正啓四六四
札子
論西事札子四六四
贊
道服贊四六六
乾道饒州刊范文正公文集跋(宋)俞翊四六六
淳熙重修饒州本范文正公文集跋(宋)綦焕四六七
嘉定重修饒州本范文正公文集牌記四六八
范文正公政府奏議
范文正公奏議序(宋)韓琦四七一
范文正公政府奏議卷上四七三
治體
答手詔條陳十事四七三
再進前所陳十事四八七
奏乞下審官院等處應官員陳訴定奪進呈四八八
奏乞定奪在京百司差遣等第四八九
奏乞差官看詳投進利見文字四九
奏乞救濟陝西飢民四九
奏乞罷陝西近裏州軍營田四九一
奏乞擇臣僚令舉差知州通判四九二
奏乞將先减省諸州公用錢却令依舊四九三
奏乞差官陝西祈雨四九四
奏爲灾异後合行疏决刑獄等六事四九四
答手詔五事四九五
奏乞重定三班審官院流内銓條貫四九七
奏議尹洙轉官四九七
續奏乞於職官令録中舉充京官知縣四九八
奏爲赦後乞除放祖宗朝欠負四九八
奏乞指揮國子監保明武學生令經略部署司講説兵書四九九
奏爲置官專管每年上供并軍須雜物五
奏乞兩府兼判五一
再奏乞兩府兼判五四
奏乞令兩府詳議百官起請條貫如可經久即令施行等事五一一
奏議葬荆王五一二
奏議許懷德等差遣五一四
奏重定臣僚奏薦子弟親戚恩澤事五一五
奏重定職田頃畝五一七
奏重定臣僚轉官及差遣體例五一九
奏乞於陝西河東沿邊行贖法五二一
奏灾异後合行四事五二五
奏贖法等三事五二八
范文正公政府奏議卷下五三
邊事
奏陝西河北和守攻備四策五三
一、 陝西和策五三一
二、 陝西守策五三二
三、 陝西攻策五三四
四、 河北備策五三五
奏陝西河北畫一利害事五四
陝西八事五四
河北五事五四一
奏元昊求和所争疆界乞更不問五四二
奏爲陝西四路入中糧草及支移二税五四三
奏論陝西兵馬利害五四四
奏乞陝西主帥帶押蕃部使五四五
奏乞宣諭大臣定河東捍禦策五四五
奏乞拒契丹所請絶元昊和約五四七
奏爲契丹請絶元昊進貢利害五四八
奏乞將邊任官員三年滿日乞特轉一資五四九
奏乞重定戰功賞格五五
奏乞編録緣邊部署司條貫宣敕事五五
奏乞差新轉京官人充沿邊知縣事五五一
奏乞免關中支移二税却乞於次邊入中斛斗五五一
奏乞許陝西四路經略司回易錢帛五五二
奏策試方略等人各與緣邊差遣事五五二
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樞密院三班選人進呈五五三
奏乞揀選往邊上屯駐兵士五五四
奏乞揀沿邊年高病患軍員五五五
奏乞於散直等處揀有武勇心力人五五六
薦舉
奏爲薦胡瑗李覯充學官五五七
奏邊上得力材武將佐等第姓名事五五七
再奏乞蔣偕轉官知原州五五九
奏舉雷簡夫充邊上通判五六
奏舉姚嗣宗充學官五六
奏馬懷德乞轉閣門祗候青澗城都監五六一
奏乞酬奬張信五六一
奏乞差宣撫副使五六二
再奏乞召試前所舉館職王益柔章岷蘇舜欽等五六二
奏殿直王貴等五六三
奏杜曾張沔五六三
奏舉張去惑許元五六四
奏杜杞等充館職五六五
奏乞將所舉許元張去惑下三司相度任使五六六
奏雪滕宗諒張亢五六七
再奏辯滕宗諒張亢五七
再奏雪張亢五七二
奏辯陳留移橋五七三
奏爲劉滬董士廉修水洛城乞委魚周詢等勘鞫五七六
奏葛宗古五七七
雜奏
奏乞罷參知政事知邊郡五七八
奏乞互换巡邊五七九
奏乞免參知政事錫賚五七九
再奏乞免錫賚五八
奏避蔡禀嫌五八
奏乞在京并諸道醫學教授生徒五八
奏乞選差河北州縣官員五八二
奏乞召募兵士捉殺張海等賊人事五八三
奏乞指揮管設捉賊兵士五八四
奏乞發兵往荆南捉賊五八五
奏乞差人部送吴遵路家屬五八六
范文正公尺牘
范文正公尺牘卷上五八九
家書
與中舍五八九
與忠宣公五九六
與九國博五九七
與中舍二子三監簿四太祝五九七
與朱氏五九八
與指使魏佑六三
范文正公尺牘卷中六四
交游
與韓魏公六四
范文正公尺牘卷下六一九
交游
與晏尚書六一九
與邵餗先生六二一
與諫院郭舍人六二二
與王狀元六二二
與石曼卿六二三
與曹都官六二三
與孫元規六二四
與孫明復六二四
與滕子京六二五
與李泰伯六二五
與張文定六二七
... ...
|
內容試閱:
|
范仲淹全集
范仲淹全集前言
范仲淹全集前言薛正興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九八九年十月一日)诞生于河北成德军(即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 掌书记官舍。其父范墉时任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氏先世,始居河内,後徙於长安〔一〕。远祖范履冰曾为唐丞相、鸾台凤阁平章事。四世祖范隋,唐懿宗咸通 二年(八六一)任幽州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主簿,後迁处州丽水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丞,举家南迁渡江,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遂为中吴人 〔二〕。五代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三〕。曾祖范梦龄,任吴越国苏州粮料判官,以才德雄江右〔四〕。祖范赞时,自幼聪颖,曾举神童,位秘书监, 曾汇集春秋洎历朝史为资谈录六十卷刊行于世。父范墉,博学善属文,累佐诸王幕府〔五〕,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随吴越王钱俶归宋,曾三任掌书记之 职,为成德军、武信军(即遂宁府,今四川省遂宁市)、武宁军(即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掌书记。范墉原配陈氏,继室谢氏,生有五子,三男早殤,惟范仲温 (九八五一五)与仲淹存活,仲淹即谢氏夫人所生。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病故,年仅六岁的仲温由族人带回苏州抚养。家道中衰,谢氏贫无所依,只得带着幼 孤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省邹平县)朱文翰,改姓朱,名说,在朱家长大成人。朱文翰曾任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知县,终官淄州长山县令,对继子 朱说既加养育,复勤训导〔六〕,期成大器。仲淹不负厚望,青少年时已慨然有志於天下〔七〕,决心读天下书,窮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八〕,留 下了安乡书台夜雨、长山划粥断虀而发愤苦读的佳话。
大中祥符三年(一一),范仲淹入南京(即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应天书院求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於仁义〔九〕,为学好 明经术,每道圣贤事业,辄跂耸勉慕,皆欲行之於己〔一〕。他有一首睢阳学舍书怀诗,吐露了青年范仲淹的心声。诗云: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鍾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一一〕论语雍也篇载,孔子称赞颜回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仲淹即以颜回为榜样,甘于清贫,以苦 为乐,磨炼意志;同时也渴望得到如鍾子期那样知音的赏识,使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得以施展。论语子罕篇载,孔子被围于匡(今河南省长垣县匡城),面临 危难,处之泰然,充满自信地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仲淹化用孔子的话,表达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虽然出处穷困〔一二〕,布素寒 姿〔一三〕,但相信终会像那郁郁涧底松〔一四〕那样,立地参天,伸展百尺条,实现他济世安民的大志。
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范仲淹以朱说名举蔡齐榜进士。仲淹释褐授广德军(今安徽省广德县)司理参军,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 的幕僚官。范仲淹秉公执法,认真办案,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数以盛怒临公,公未尝少挠,归必记其往复辩论之语於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一 五〕。後人为纪念范仲淹,建有范公亭。仲淹卒後二十年,高邮孙觉莘老知广德军,始以题范公亭诗记其事云:萧萧狱曹掾,有亭名范公。岁月益已久,父老传清 风。维时狴牢下,枉直情毕通。太守异趣舍,挺然不曲从。事事争救之,粉屏记其终。殆公三年归,字满无所容。官小俸禄薄,家居率穷空。賣马以自给,徒行气弥 充。〔一六〕孙莘老诗生动形象地述说了仲淹的初仕经歷。初仕广德,仲淹即迎母侍养。但此时官小俸薄,家无长物,奉调离任时,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一七〕。
天禧元年(一一七),范仲淹擢任文林郎,权集庆军(即亳州,又称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节度推官。推官掌刑事判牍,也是幕僚职。这年,仲淹奉母命归宗复 姓,在上表中引用范蠡、范雎的故事:名非霸越,乘舟偶效於陶朱;志在投秦,入境遂称於张禄。〔一八〕范蠡去越隐于陶,改姓朱,人称陶朱公;范雎入秦, 改名张禄。这都是范氏改换他姓的事例,引典用事甚为贴切。仲淹改为范姓後,并没有忘怀朱家二十多年的长育教诲之恩。宋张栻跋范仲淹与朱校理手帖墨刻云: 公虽以义还本宗,而待朱氏备极恩意。既贵,则用南郊恩赠朱氏父,以及其诸子之丧,皆为之收葬,岁时奉祀,则别为饗。朱氏以公荫为官者三人,此载在遗事, 世所知也。详觀是帖,其亲爱惇笃之意发於自然,盖与待其本族何异,其於天理人情可谓得其厚矣。〔一九〕仲淹对朱氏兄弟子侄,视同范氏家人,关怀备至,亲 密无间。今保存在范文正公尺牍中与朱氏书就有十五帖之多,殷切之情,溢于言表。仲淹後人与长山朱氏子孙,长期往来,历代相传。长山范文正公祠,直至清乾
嘉年间,仍由朱氏子孙代为承祀,不断重修祠宇,春秋奉祀,传为美谈〔二〕。
天禧二年(一一八),范仲淹漫游燕赵,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二一〕,这裏也是仲淹的生身之地〔二二〕,于是有感而发,作河朔吟〔二三〕一首,抒发御戎之见。二十餘年後,仲淹以一名儒将镇守西北,从他的文韬武略中,我们仍可感染到青年范仲淹河朔吟诗中的壮志豪情。
天禧五年(一二一),范仲淹调到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任西溪(今江苏省东台市西溪)鹽仓监官,掌管盐税。乾兴
元年(一二二),上书执政张知白,毛遂自荐,倾述志愿,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二四〕,正如他西溪书事诗中所言: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 万里途。〔二五〕一百五十多年後,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击节高歌:位卑未敢忘忧国〔二六〕,表达了同样的报国情怀。在泰州,范仲淹与时任泰州从事的 同年滕宗谅(九九一一四七)、随父就读于此的富弼(一四一八三,弼父富言监泰州酒税),意气相投,挥斥方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莫逆之交。
天圣三年(一二五),范仲淹有奏上时务书,向皇太后和仁宗(一一三一六三,一二三年即位)提出改革的意见,其主要内容为:一、救文弊以厚风俗;二、整武 备以御外患;三、重馆选以养人才;四、赏台谏以开言路;五、抑赏延以清仕路,等等。仲淹当时位卑言轻,却敢冒死上书最高统治者,指斥时政。他所揭露的各种 弊端,皆切中要害,成为他日後推行庆曆新政的张本。在朝廷上下安享太平之时,仲淹已看到祸乱的萌芽,充满忧患意识,主张居安思危,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深谋远 虑的睿智目光和心忧天下的报国赤忱。
这年,范仲淹又积极上书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建议尽快修复捍海堰。张纶报请朝廷批准,荐举范任兴化县令,主持修堤工程。在首期工程中,范
与滕宗谅同主其事,时值隆冬,气候恶劣,惊涛洶涌,冲垮堤岸,工程受挫。但范仲淹不畏艰险,向上力陈修复堤堰的益处,得到淮南转运使胡令仪(九六一四 六)、发运副使张纶的支持。在胡、张的主持下,次年八月再次兴工,历时三年,这条直贯通泰楚三州、长达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堰终于屹立在黄海之濱。时仲淹以母 老疾,辞兴化县职,监楚州粮料院,丁忧去官〔二七〕。故仲淹云:余始谋之,以母忧去职,二公(指胡令仪、张纶)实成之。〔二八〕此为实话,充分体 现了范仲淹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品格。由于范仲淹首倡修复堤堰,当地人民後来便将这捍海堰称作范公堤,并建范公生祠。宋杨阜画像赞云:青衫下僚,名世高 节。捍患御灾,岂不在余?又云:我思范公,水远堤长。〔二九〕对于情繫民众、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的范仲淹,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如六百多年後清初东 台盐民诗人吴嘉纪范公堤诗云:茫茫潮汐中,矹矹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三〕
天圣五年(一二七),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出守南都,辟丁母忧居此的范仲淹执掌应天府教席。据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载:晏公请掌府学,仲淹常宿学中, 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至今仍有着积极的啓示作用。在守母丧期间,范仲淹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写下了上执政书。他针对当时形势,看到了太平盛世 下的内外隐忧,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非知变者,其能久乎?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的六条改革主张。上执政 书是前两年奏上时务书的扩充和发展,其中提出问题最突出最迫切的是第一条,即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十馀年的地方基层幕僚经 历,使范仲淹对地方吏治的腐败有了较深的了解,整顿地方政府成为他主张澄清吏治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范仲淹思索的改革主张正在逐步充实、丰富和发展,他 以整顿官僚政治体制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已初步形成,为以後的庆曆新政改革方案打下了基础。宋潜说友云:公在天圣中,遗宰相书无虑万言,经济规模,大抵略 见。其後为牧守,为将帅,为执政,平生所为,无出於此,盖言之必可行也。〔三一〕时宰相王曾(九七八一三八)对上书极为赏识,遂提示晏殊荐举仲淹应学 士院试。天圣六年(一二八)十二月,守丧期满的范仲淹被召为秘阁校理,从此跻身馆职,担任京官。
天圣七年(一二九),范仲淹上书谏仁宗不可在殿廷率百官行拜太后寿仪,认为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亏君体,损主威, 不可为後世法〔三二〕。接着又上疏请太后卷收大权,还上真主,让春秋已盛的仁宗亲政〔三三〕,疏入不报,遂自请补外,出为河中府(即蒲州,今山 西省永济市蒲州)通判。时朝廷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仲淹上疏谏: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 负。〔三四〕又据河中府户口稀少、吏员冗多之现状,上疏要求撤并州县,以便吏役稍减,农时不夺,地利无遗,民财可阜〔三五〕,同时也可精简吏员,减 省开支,以宽民力。作为庆曆新政中的减徭役、并州县,正发端于此。天圣九年(一三一),仲淹迁太常博士,移任陈州(即淮宁府,今河南省淮阳县)通判。
明道二年(一三三),刘太后鹤驾西归,仁宗亲政,范仲淹被召回任右司谏。一些原先受太后压抑的官员得到升擢,其中有人往往追斥太后垂帘时事,范仲淹则上 言: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馀年,宜掩其小过,以全后德。〔三六〕上大感悟。这有助于朝廷政局的稳定,是仲淹识大体,顾大局,敢言直谏,恪尽臣责 的表现。是年,江淮、京东灾伤,仲淹奏请遣使巡行,并云: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今数路艰食,安可置而不恤?〔三七〕八月受命安抚江淮,所至开仓廪, 赈乏绝,禁淫祀,奏蠲庐舒(庐即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即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仲淹还将太平州(今安徽省当塗县)飢民所食乌昧 草进御,奏请宣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又上陈八事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救弊措施。是年十二月,仁宗废黜郭皇后,仲淹与中丞孔道辅(九八六一三九)率谏 官、御史伏阁谏,仁宗贬道辅知泰州,贬仲淹知睦州(亦称桐庐郡、建德府、严州,今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
景祐元年(一三四),仲淹出守睦州。在富春江边,凭吊嚴子陵钓台,重建严先生祠堂,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赞扬严子陵高尚其事的高风亮 节,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有大功於名教也。篇终以歌作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同年八月,仲淹移苏州。到任时,正值苏州地 区暴雨成灾,仲淹即往常熟、昆山等地查勘水情,疏五河,导积水入海〔三八〕。回到苏州,又忙于夙夜营救十万户灾民〔三九〕。公务之馀,关心地方教 育事业,捐献南园宅地设立州学,并请名儒胡瑗(九九三一五九)首当师席。从此,吴学甲于东南,在中国教育史上传为佳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