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战地记者十年目击(20022013)从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伊拉克》从一个战地记者亲历和观察的视角,用一篇篇真实可感的新闻报道,向读者还原了纷乱的战场以及在战火下的人民生活,为读者提供可贵有益的*手资料。同时,通过作者在*线的分析及梳理,为读者在对国际局势进行研判和分析时,提供真实客观的报导依据作为参考。
|
內容簡介: |
《战地记者十年目击(20022013)》一书分三部分:*部分是巴基斯坦,第二部分是阿富汗,第三部分是伊拉克。不同民族,三个国家,同一背景,一个主题,共同挑战,互相关照。
作者张宁勇赴前线,用十年的时间,在艰苦、危险的条件下记录下这三个地方发生的战争故事。张宁用他的作品筑起其生命,其新闻智慧经由作品而流淌。
|
關於作者: |
张宁,1972 年 8 月出生,江苏南京人,新华社高级编辑。
他是新华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处战乱地区分社担任过首席记者(负责人)
的唯一一人。
过去十多年里,先后派驻伊斯兰堡分社、澳门分社、喀布尔分社、巴格达分社和亚太总分社。曾参与2004年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事件报道、2005年东南亚海啸报道、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报道、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报道。
|
目錄:
|
第一部分 巴基斯坦篇
第一章 民主的吊诡
第一节 蓝墨水指印和警棍一次基层民主实践观察
第二节 结识为什么不先生
第三节 穆沙拉夫印象
第四节 另一位军人总统
第二章 反恐,一个或许并不成立的名词
第一节 反恐制造的分裂
第二节 爱又如何
第三节 人类能否战胜恐惧?
第三章 寻找拉登踪迹
第一节 白沙瓦,万花之城今安在?
第二节 开伯尔山口,传说中的拉登通道
第三节 勇士的部族帕坦人
第四章 印巴关系,永难愈合的伤口
第一节 一探巴控克什米尔
第二节 二探巴控克什米尔
第三节 南亚火药桶的前世今生
第四节 原子弹之父沉浮启示录
第五章 关于巴铁的几个故事
第一节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第二节 异国恋,想说爱你不容易
第三节 第一次,我痛恨记者这个职业
第四节 为了忘却的记忆
第二部分 阿富汗篇
第一章 死亡,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第一节 瓦济尔阿克巴汗,《追风筝的人》故居
第二节 爆炸,在30米外发生
第三节 萨朗山口:第一次手签生死状
第四节 喀布尔枪声密如连珠
第五节 踏访塔利班大本营坎大哈
第二章 从政,一项高风险职业
第一节 一个逝去的采访对象
第二节 外号喀布尔市长的总统
第三节 那一顶马苏德帽
第四节 怎样才算好干部
第三章 生活在塔利班周围
第一节 多面塔利班
第二节 总统要当塔利班!
第三节 世上究竟有几个奥马尔
第四节 布尔卡:流动的帐篷
第四章 山姆大叔的灰色战争
第一节 生命无价?
第二节 奇葩的新兵训练
第三节 可控性爆炸
第四节 终点在哪里
第五章 恐怖阴云下的生活
第一节 血滴落在我的衣袖
第二节 这里的春节没有烟花
第三节 喀布尔城有浪漫
第四节 明天在哪里
第三部分 伊拉克篇
第一章 你好,巴格达
第一节 为什么要去巴格达?
第二节 在伊拉克,我们正常生活
第三节 记者,危险离你究竟有多远?
第四节 在路上
第二章 那个地方伊拉克
第一节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
第二节 民主,就是不间断的供电
第三节 勇敢的心
第四节 异乡人在伊拉克
第三章 文化不死 体育不死
第一节 浴火重生 方兴未艾
第二节 足球,一种战争中的心灵抚慰剂
第三节 开枪,为中国队送行
第四节 奥运梦:世界看到伊拉克有人持旗入场
第四章 反恐,或成无法完成的任务
第一节 恐袭,有多少恶行假汝之名
第二节 为了石油?
第三节 溢出效应
第四节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萨达姆?
第五节 何物伊斯兰国
第五章 别了,幼发拉底
第一节 回家,游骑兵打头阵
第二节 留有尾巴的撤军
第三节 美军弟兄,这里不再需要你们
第四节 难以消受的遗产
结 语
|
內容試閱:
|
我是谁?为了谁?
方延明
张宁要我为他的《战地记者十年目击》写序,我是满口应承下来。这不仅因为他是我1997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整整20年师徒情深。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张宁的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新闻记者的酸甜苦辣,近距离知晓国际反恐第一线的战事,感受一个记者的职业理想和责任担当。我是谁?为了谁?
我总以为,成就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至少需要四个条件:
其一是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战争铸造大记者,灾难铸造大记者,大风大浪铸造大记者,名记者总是与波澜壮阔的时代紧密相连。
其二是个人学养。没有深厚的文化学养,成不了名记者。毛泽东说过:文章须蓄势。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到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行文亦然。他在《讲堂录》中还说: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德里达说过,文本之外一无所有。文本,乃一文之本,一切表达态度和手段,都必须从文本出发。能即兴运笔,倚马可待。新闻是记事的学问,以人领事,以事带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其三是执着的新闻理想和职业担当,记者是社会的良知,记者要有大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其四是平台,平台很重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张宁很有幸,他赶上了新世纪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张宁出身名校(南京大学),接受过非常好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他一毕业就到新华社这个国际大通讯社工作,深得单位信任,这为他日后的事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工作条件和展示平台。他先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国做战地记者,采访十余年,在枪林弹雨中历尽甘苦。张宁是新华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处战乱地区分社担任过首席记者(负责人)的唯一一人。他参与了2004年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事件报道,随政府军赴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参与清剿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军事行动。在巴基斯坦期间,他化妆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采访,足迹直达印巴交界处,是为数极少到达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印巴边界)的外国记者。他还曾化妆,赴当时公认最危险的阿富汗塔利班势力中心坎大哈进行采访,是唯一赴坎大哈报道的中国记者。作为新华社派驻巴格达分社的首席记者,他见证了美军撤离伊拉克。2004年,东南亚发生海啸,他是新华社从受灾国家之外地区驰援的首批记者之一。这样一些经历的历练,留下了他许许多多的挚爱与愤恨,悲痛与欣悦,使得他的战地报道总是浸润着战争的泥土味,更直接、更耐看、更可信。他的新闻评论,立意高,清澈,深刻,有见地。
历史铸成这样一个事实,讲当下世界反恐,不可不讲中东,不可不讲巴基斯坦,不可不讲阿富汗,不可不讲伊拉克。自2002年至2013年,张宁作为新华社记者,先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三个危险国家驻站,亲眼目睹了三国在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中遭受的创伤与困惑。通过他的亲历和观察,分析与梳理,或许能够在这本书里给读者提供可贵有益的第一手资料,帮助我们在对未来国际局势进行研判和分析的时候,能够以人论世,以世论人,科学准确认识这个仍然处于各种冲突中的纷乱世界。
以往人们对于巴铁塔利班基地组织、本拉登等热词,往往是通过电影、电视屏幕,或者反恐的战争场面来获取。然而,在现实中的恐怖组织是何等面目?恐怖氛围下的日常生活究竟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近距离接触的美国大兵到底是怎样的人?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读者在这本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切实的答案。
试问,这么多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反恐,到底给巴基斯坦、给阿富汗、给伊拉克带来什么?他们的国家安全吗?他们的老百姓幸福吗?
张宁的《战地记者十年目击(20022013)》一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巴基斯坦,第二部分是阿富汗,第三部分是伊拉克。不同民族,三个国家,同一背景,一个主题,共同挑战,相互观照。
对巴基斯坦,基于该国是建设穆斯林模范国家的立国宗旨,国情决定了巴国在情感上对塔利班,甚至基地组织的贴近。同时又观照到强大邻居印度的巨大威胁,紧挨卧榻之侧,不得不站到美国一边。这样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所带来纠结与困惑,使这个国家的未来密布阴霾。中国铁哥们的真诚支持,使中国与巴基斯坦成为全天候兄弟伙伴。而这些见识,均集中呈现在其民主的吊诡爱又如何寻找拉登踪迹印巴关系等章节中。
对阿富汗来说,作者振聋发聩地喊出幸福在哪里。阿富汗是国际社会中极其罕见的一个特别国家,从立国伊始,一直处于战乱与动荡中,阿国人民几乎从来没有感受过哪怕是一年半载的宁静幸福生活。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似乎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坏,但也没有使事情变好。而卡尔扎伊治理下的十多年,或许竟使这个苦难国度不再那么糟糕,当然这需要时日检验。而这些内容则散见于死亡,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从政,一项高风险职业生活在塔利班周围山姆大叔的灰色战争恐怖阴云下的日常生活等章节。
伊拉克,这个曾经很富庶的国家,距离伊拉克战争已有十多年,美国在2011年底自行宣布战事结束。然而,伊拉克作为火药桶的形象,却前所未有地突出,几乎每天见诸媒体的暴力事件,提醒人们:不负责任的战争手段,个别大国的一个莫须有罪名,可以给一个民族造成多大的灾难,没有假如。张宁的拷问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到底带给了伊拉克什么?作者从为什么要去巴格达?在伊拉克我们正常生活记者,危险离你究竟有多远?告诉读者,什么是记者,什么是勇敢的心。包括,反恐或许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何物伊斯兰国,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萨达姆?美军弟兄,这里不再需要你们,都带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伊拉克。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这本书中,有相当篇幅展示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异国恋,想说爱你不容易;第一次,我痛恨记者这个职业;为了忘却的记忆等几个巴铁的故事。还有异乡人在伊拉克,足球是一种战争中的心灵抚慰剂,为中国队送行。这样一些珍贵内容,彰显的是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该书有好多珍贵图片都是第一次发表,值得欣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宁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他在参与2004年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事件的报道中,执笔报道的稿件获选当年新华社好新闻奖,稿件经新华社播发后,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好评。2009年底,他在艰苦、危险条件下坚持完成的《喀布尔汽车炸弹爆炸》组稿,获新华社好新闻奖。在伊拉克工作期间,他参与的伊拉克足球发展经验、伊拉克文物保护工作调研等调研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为我国国内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他又是新华社派赴灾区增援报道的首批记者之一,获得新华社通报表彰和总编室表扬。
他还参与策划、组织2015年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报道、2015年APEC马尼拉峰会报道、2016年G7峰会报道、2016年香格里拉对话会报道、2016年东盟万象峰会报道以及2016年金砖国家峰会等多次重大战役性报道。
2015年,由他独立撰写的英文稿件《评论: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暴露海盗式不安全感》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美联社专门发表稿件加以点评,中国香港媒体也对此作了后续报道。
快二十年了,1999年他还在我跟前读书时,有一次我们聊到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在美国空袭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恶性事件中光荣牺牲。他告诉我,特别希望到新华社,为祖国的新闻事业奉献一生。天遂人愿,近二十年的新闻历练,我深深感受到,张宁在对战乱国家民众苦难报道中所展现出的达观,也让张宁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包容。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他是如何面对危险、苦难与艰辛,扎实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张宁在这本书中有这样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我时常想起美国电影《黑鹰坠落》中的一段对白老兵对新兵说:当我回到家乡,总有人问我你是不是打仗成瘾,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每当看至此处,我总想替老兵续上未尽的语句非我冒险成瘾,只因我心怀理想。
2016年,张宁获选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评选的十位全国新闻工作者代表之一,在当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华社时,由总书记亲手上网点赞。写至此,我想用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打住,作为这篇序言的结束吧:作为一种职业,记者的生命是靠他的作品去支撑的,其新闻智慧经由作品而流淌
是为序。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曾任中国新闻奖、长江奖、韬奋奖
评委,现为中国记协特邀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