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定名《医道宗源》,顾名思义,就是讨论医道。这和目前主流中医类书籍不同。这里没多少方技的东西,主要研究理法。
|
內容簡介: |
《医道宗源(一)中医精准诊疗的计算与谋势》
《医道宗源》系列是一套尽量深挖中医基础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于临床,用以反思、总结及印证经典理论、梳理当前中医理论体系得失的探讨系列。
本书是《医道宗源》系列的部,首先通过论述基础的四诊之切脉,将汉唐医学体系中的用法和大家今天常用的切脉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比对,让读者对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一目了然。然后,通过对汉唐中医理论架构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系统与今天常用的人体消化吸收体系比对,让读者直观地看到两者的异同。书中不仅包含理论上的比对和梳理,同时还论述了相关理论在临床实战中的应用,以期向读者展现汉唐理论架构的严密性和实用性
《医道宗源二:走进仲景脏腑用药式》
《医道宗源(二)》是在《医道宗源(一)》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汉唐中医核心的基础理论与运用。通过解析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基础内容,剖析和展示这些基础理论的贯穿与融合,并且按照仲景的六经层的架构,重点讨论了寒邪在入侵人体之后,进入太阳经层、阳明经层的过程、表现,以及一些处理方法和联动机制。《医道宗源(一)中医精准诊疗的计算与谋势》
《医道宗源》系列是一套尽量深挖中医基础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于临床,用以反思、总结及印证经典理论、梳理当前中医理论体系得失的探讨系列。
本书是《医道宗源》系列的部,首先通过论述基础的四诊之切脉,将汉唐医学体系中的用法和大家今天常用的切脉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比对,让读者对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一目了然。然后,通过对汉唐中医理论架构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系统与今天常用的人体消化吸收体系比对,让读者直观地看到两者的异同。书中不仅包含理论上的比对和梳理,同时还论述了相关理论在临床实战中的应用,以期向读者展现汉唐理论架构的严密性和实用性
《医道宗源二:走进仲景脏腑用药式》
《医道宗源(二)》是在《医道宗源(一)》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汉唐中医核心的基础理论与运用。通过解析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基础内容,剖析和展示这些基础理论的贯穿与融合,并且按照仲景的六经层的架构,重点讨论了寒邪在入侵人体之后,进入太阳经层、阳明经层的过程、表现,以及一些处理方法和联动机制。
从本书开始,我们将逐步展开讨论仲景理论架构的应用模式,我们称其为仲景用药式。通过梳理和讲解仲景的一些条文,逐步展开仲景理论的六大架构,以及这六大架构的基础用药。能把这些基础的用药和组方理论有机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就基本能做到仲景所说的思过半矣。绝大多数的临床疾病,都能轻松治疗。
|
關於作者: |
吴作智,男,1974年生人,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1年。涉猎医道数十年,对中医理论主张溯本求源,推崇《黄帝内经》及张仲景的学术理论体系。其用则善细分阴阳,极入微观;诊病论治,力行精算,倡导精细中医。其中医学术思想在百草居等中医网络论坛上颇具影响力。
|
目錄:
|
医道宗源(套装2册):如下 医道宗源(一)中医精准诊疗的计算与谋势 医道宗源(二)走进仲景脏腑用药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