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破解征迁难题与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密切相关。征迁既具有协商属性,又存在很高的协商难度,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可解决性。征迁协商难源于三重因素交织:多元诉求多层主体是正常之难,是征迁涉及高额利益分配的客观常态;各主体非制度化协商盛行是反常之难,其可能引发矛盾累积、新增、升级,是征迁难题的核心症结;公共舆论的过度解读削弱了征迁协商属性,进一步加剧协商困难。当前征迁博弈处于高风险的中间状态:未达到基层协商民主理想状态,也并非皆是剧烈对抗,而是充斥灰色策略博弈。非制度化协商是基层治理回避和遮蔽矛盾的产物,反映地方政府维稳政治、承包制、社区自治三层治理结构的异化
|
關於作者: |
1984年出生,福建福州人,2013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博士(社会学)。长期关注农村社会学,在全国十余省份农村长期进行驻村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时间达550余天,近年来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5篇(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中国知网(CNKI)显示被引用150余次,被下载5900余次,文章专栏在网上点击率共计有3万余次,获得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2015年)、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6年),出版专著《家祭:两岸祭祖习俗及其社会基础》(25万字)。
|
目錄:
|
第一章 土地开发的治理基础
第一节 关于土地产权改革
第二节 关于土地发展权改革
第三节 关于土地制度的治理基础
第四节 田野工作
第二章 征地拆迁博弈的基础框架
第一节 土地之于地方政府:经营性
第二节 土地之于村民:货币化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村民的博弈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土地开发中的官僚动员制
第一节 官僚动员制
第二节 围绕中心工作的动员
第三节 动员制和科层制的矛盾、互补与交织
第四节 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
第五节 在科层中寻求减压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半正式行政与征迁承包制
第一节 半正式行政在当前治理中的呈现
第二节 半正式行政的异化和根源
第三节 科层式改进
第四节 科层式改进的局限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村庄中的地利共同体
第一节 后税费时代的基层政府与村庄关系
第二节 土地开发型村庄政治的弱化
第三节 地利共同体
第四节 村庄政治主体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熟人社会中的拆迁策略
第一节 同质标准与异质需求
第二节 确立积极分子
第三节 遭遇钉子户
第四节 化解钉子户问题
第五节 积重难返的钉子村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基层协商民主与征迁纠纷化解
第一节 征迁的协商属性
第二节 征迁协商的正常之难多元多层
第三节 征迁协商的反常之难制度化不足
第四节 征迁协商与基层治理结构
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经验研究的机制分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而且是处于巨型变革时期的大国,各种经验现象纷繁复杂,若要将某一主题解释清楚,需要进行机制分析。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近年来不断在实践、修正着机制分析。所谓机制分析,就是建立经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解释某一具体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机制分析从经验观察出发,在经验中寻找问题意识,并形成具有解释力度的理论,理论从经验中来,又必须再次回到经验中接受修正和改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无限螺旋上升的过程,即经验理论经验理论。下文将具体阐释机制分析的几个阶段:从经验出发的第一阶段、提取理论的第二阶段、理论回到经验中接受检验以及继续从经验中提取理论的后续阶段。
一
机制分析的第一阶段是从经验出发。机制分析旨在中立、全面、深入地理解经验现象,反对简单化的分析,即避免情绪化的、道德化的指责,避免无尽归纳式的辩论。例如,征迁引发了颇多纠纷,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纠纷呢?最为常见的,是全面否定地方政府,即地方政府征地拆迁是为了谋取暴利,而且谋取暴利的同时还会使用暴力。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地方政府的声音外,存在另一种比较弱的声音,即遭遇征迁的老百姓一样追求暴利,部分老百姓不仅漫天要价,还动用暴力。占主流的第一种声音批驳第二种声音的时候,往往不从事实展开,也不从逻辑展开,而是从立场展开,一些学者有一个信念,即知识分子天然应该批判权力、批判地方政府,为民众说话,因此,为老百姓说话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而为地方政府辩护在学术界中则是政治不正确的。但是立场可以替代事实和逻辑吗?学者不研究经验现象的复杂性,只是为了表明立场而批判,也是一种媚,只不过从讨好权力的媚上,变为迎合民众的媚下。有立场而无分析,批判就失去了力度,成了肤浅的批判,成了宣泄。
第二种声音是对第一种声音垄断的一种反制,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