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意识研究

書城自編碼: 334902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作者: 王晓阳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5772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4-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941.0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售價:NT$ 386.0

內容簡介:
意识问题在当代哲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也属于这个世纪人类想要攻克的科学难关之一。目前主流意识研究领域存在着两条相互独立的道路:心灵哲学研究道路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道路。但是,一般认为,当代绝大多数关注意识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持有如下基本信念:意识与脑神经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当代关于意识的争论可以聚焦到如下两个关键问题上来:意识与脑神经活动的关系如何?意识产生时,与之相应的特定脑神经活动的具体机制如何?宽泛地说,哲学家更关心前一个问题,而科学家更关心后一个问题。《意识研究》一书对当前关于意识的心灵哲学研究道路和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这两条道路分别进行了考察,论析了各自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归结出了困扰当前意识研究的三大困难(非分析性困难、非还原性困难、主体性私密性困难)。然后,尝试将特定的哲学分析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新近成果相结合,设计一种复合方案来处理这三个困难。如果该复合方案确实有效的话,那么就表明,一条结合哲学分析方法和经验科学研究手段二者优势的新型意识研究道路是完全可行的。
關於作者:
王晓阳,男,1978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200812),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哲学系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系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兼)。
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月刊》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屡次受邀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等众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做学术讲座。
目錄
前言:意识研究的当前困扰及诱人前景1上篇现状与困境第一章意识研究中的十个问题3一、 只能描述,不能定义3二、 一个不合适的研究对象5三、 神秘的经验9四、 喋喋不休的什么争论10五、 一堆神经细胞11六、 怪人13七、 量子意识14八、 超级计算机16九、 蚕食意识难题19十、 哲学靠边站21十一、 小结22
第二章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意识研究状况25一、 建构块进路26二、 统一场进路28三、 两条进路之比较30四、 小结32
第三章当代心灵哲学的意识研究状况36一、 意识研究中的四种态度36二、 奇特的暧昧现象39三、 积极面对问题54四、 小结54中篇新论与出路第四章开辟意识研究的新道路69一、 为何要开辟意识研究的新道路69二、 意识研究中的三个主要困难70三、 意识研究中的两个基本立场71四、 处理困难1和困难2的认知神经科学建构理论72五、 处理困难3的复合消解方案76六、 私密感受论证83七、 小结84
附录:非主观的心灵94
第五章遗留问题与意识之谜124一、 问题与谜124二、 值得关注的遗留问题125三、 意识之谜131四、 小结135下篇应用与展望第六章三个应用139一、 重构私人语言论证139二、 他心问题与可想象性论证新解142三、 指称固定何以可能144
附录:为他心辩护处理他心问题的复合方案152
第七章启示和展望187一、 启示187二、 展望188
参考文献191
后记215
內容試閱
前言:意识研究的当前困扰及诱人前景前言:意识研究的当前困扰及诱人前景意识是当代认知科学界广义关注的一个焦点。虽然目前主流意识研究领域存在着两条相互独立的道路心灵哲学研究道路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道路,但是,一般认为,当代绝大多数关注意识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持有如下基本信念:意识与脑神经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当代关于意识的争论可以聚焦到如下两个关键问题上来:意识与脑神经活动的关系如何?意识产生时,与之相应的特定脑神经活动的具体机制如何?宽泛地说,哲学家更关心前一个问题,而科学家更关心后一个问题。然而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是:迄今为止,在意识研究领域仍然有众多哲学家坚持认为科学家一直在从事着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目前不少科学家的想法恰恰相反:他们中的一些甚至宣称,哲学家已然是当代意识研究中的局外人。先说前者。如麦金C.Mcginn认为,人类的科学探究也许永远无法处理意识难问题,因为意识难问题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范围。若要真正解决意识难问题,我们就必须具备一种全新的认知视角a entirely 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即我们必须成为一种别样的认知生物different cognitive beingsMcginn, 2004, p.25。而帕皮纽D.Papineau甚至认为,通过科学手段寻找意识活动的神经相关项NCC的整个方案都是错误的Papineau, 2003, p.220。再说后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关意识的科学研究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因此科学家在当代意识研究领域实际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意识是什么心身问题或心物关系如何这些古老的哲学问题,至今依旧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鉴于这一鲜明对比,目前不少认知科学家认为,当今关于意识的研究应该采取一种科学的研究进路,而不应该再走一种非经验研究的哲学进路。如克里克F.Crick和科赫C.Koch认为,在当今意识研究的竞技场上,一个明智的哲学家应该靠边站Crick and Koch, 2003a, p.35。在本书中,我打算具体梳理对立双方各自的立场、观点和学说。通过这种梳理,揭示出目前关于意识的两套独立研究道路各自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分析造成这种对立的主要原因。我试图表明:这种对立局面之所以长期存在着,是因诸多错综交织的误解造成的,它们阻断了上述两个关键问题之间的固然联系。为此,我将在下文中具体辨析种种误解,并结合科学经验研究和哲学概念分析各自的优势,尝试构造一个复合方案书中也称之为神经科学哲学研究进路来清除导致这些误解的主要原因。我相信,如果我们能设法澄清两者之间的种种误解,不仅会揭穿这种对立的虚妄性,而且必将看到一束希望之光已然划破意识研究的漫长黑夜。接下来,哲学家和科学家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认清各自的任务,相互协作,共同沿着一条由希望之光指引的道路,去探寻意识的终极奥秘。一、 本书的基本特点与主体结构下面具体说说本书的基本特点和主体结构。在对意识研究现状展开论述之前,需要提醒两点,第一点,本书打算从事的是一项面对问题的研究,而不是一项面对事实的研究。这一口号体现出本书的总基调,但并不意味着在这项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将不再关注学界各种关于意识的具体学说、流派等实际状况。有理由相信,梳理研究事实和处理实际问题,应当成为绝大多数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因此本书强调的是,一切资料整理和考察工作都是为解决实际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服务的。第二点,本书打算考察的是当前学界关于意识研究的主流状况。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当前心灵哲学界包括部分语言哲学关于意识的哲学研究,以及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界包括部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倚重数理逻辑、概念分析和语言分析等分析哲学的常见方法,而后者强调具体实验设计、理想状态模拟和数据分析等经验研究手段。①通过详细考察目前学界关于意识研究的主流状况,分析造成各项研究工作中具体困难的主要原因,从而尝试设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建构合适的意识理论和模型提供积极建议。这也是本书的主要任务。换言之,我打算先对这两条道路分别进行考察,论析各自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归结出困扰当前意识研究工作的三大困难。然后,尝试将特定的哲学分析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新近成果相结合,设计一种复合方案来处理这三个困难。如果该复合方案确实有效的话,那么就表明,一条结合哲学分析方法和经验科学研究手段两者优势的新型意识研究道路是完全可行的。本书共分为三篇。上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重点介绍和梳理意识研究的现状,并揭示其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困难。中篇包括第四、五章,主要提出并为一个意识研究的新思路做辩护。以上五章也构成本书的主体部分。具体而言,第一章对意识研究中的十个典型论题进行具体分析,概述当前主流意识研究领域的总体研究状况,进而归纳出意识研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关键难题私密性难题:为何某些意识活动即意识经验具有主体性subjectivity私密性privacy特征?第二章进一步考察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界关于意识研究的两条主要进路,得出两个重要结论:1.相对于建构块进路,目前统一场进路的基本预设可能更加合理,研究方案的包容性也较强,因此可能更有前途。2.目前认知神经科学界探究的只是特定意识活动发生时的神经相关项neur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并不能直接处理上述私密性难题。第三章具体考察当前心灵哲学界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我尝试划分出当前学界对待意识的四种态度:蛮横态度、忽视态度、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随后详细探讨主流意识研究态度之下的各种学说,从而揭示出心灵哲学意识研究中的绝大部分麻烦都与上述关键难题即私密性难题有关。基于上述梳理工作,第四章集中处理私密性难题。在第四章前半部分,我先归结出当前意识研究领域的三大困难:非分析性困难、非还原性困难、主体性私密性困难。随即又特别指出,私密性是一个关键困难,其余两个困难都与之有关。接着,第四章后半部分尝试将特定的哲学概念考察法与认知神经科学中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构造一个对付私密性困难的复合消解方案。这一方案被称为私密感受论证。这一章将展示一条意识研究的新进路,这是一条有效整合了哲学分析方法和认知科学新近实验研究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成果的复合进路hybrid approach,文中也称之为神经科学哲学进路。第五章将具体分析,采取新进路会遗留下一些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事情。这些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事情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意识的问题,另一类是关于意识的困惑或意识之谜。我将依次讨论和处理遗留问题和意识之谜,进而为新进路的理论基础作进一步的辩护。本书的下篇包括第六、七两章,这一篇主要是将意识研究的新思路复合进路加以拓展以处理一些与意识研究相关的重要哲学论题,并且对意识研究的未来作些展望。第六章基于上述复合进路,将尝试对私人语言论证、他心问题、可想象性论证,以及指称固定等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论题作一些创新性的探讨。最后,第七章里将对于上述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并指出几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书关注的是当前意识研究的主要领域,即认知神经科学意识研究和心灵哲学意识研究领域。势必涉及大量的科学和哲学方面的文献。从文献方面而言,相对于分别介绍科学界或者哲学界意识研究状况的海量文献,同时关注两大领域总体研究状况的文献并不多。本书立足于现有的介绍性文献,并结合新近的研究进展,通过具体处理意识研究中实际遇到的种种问题,尝试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两大领域的研究状况。为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发掘和整理相关文献并追踪最新进展,下面我分专题简略介绍本书正文部分涉及的主要相关文献,同时也概括性介绍本书涉及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二、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性,但是其基本目标只有一个,即寻找NCC意识神经相关项,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塞尔指出,认知神经科学意识研究可以区分为两条主要的研究进路:建构块进路和统一场进路Searle, 2000, 2004。这一区分目前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先说前者。这是目前从事意识研究的大多数认知神经科学家采取的一条进路。从研究方法上讲,建构块论是一种传统的还原论研究方案,也是经验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手法。建构块进路目前有三个研究分支:盲视、双目竞争和完形转换,以及视神经相关项。关于这三个研究分支,目前都有不少研究文献。关于盲视现象,魏斯克兰茨L.Weiskrantz的介绍值得参考Weiskrantz, 1986。而特定的实验研究表明,甚至猴类也会出现盲视。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见斯特里希P.Stoerig等人的实验报告Stoerig et al., 1997。由于双目竞争和完形转换这两种实验可以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框架下进行,因此目前在上述三个分支中,关于这一分支的研究文献居多。还有一种双目融合实验,是双目竞争实验的变形版本,也常见到有实验报道。双目竞争和完形转换实验的受试者除了正常人之外,有时也采用裂脑split brain受试者来作为对照组。比如,双重视觉任务实验dual visual task experiment,这是一种双目竞争实验的改进版本。通过对比正常受试者和裂脑受试者在该实验中的不同情况,以探测意识的机制。本书关于双目竞争和双目融合实验的研究主要参考以下文献:Moutoussis et al., 2005;埃德尔曼,托诺尼2004, p.30; Crick and Koch, 2003b, p.120;罗跃嘉,2006,第314326页。裂脑人和正常人双重视觉任务对比实验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Carter, 2006, pp.6773; Gazzaniga, 2000, p.1299; Ward, 2004。关于视神经相关项,克里克和科赫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值得重视。通过对视觉机制的研究,克里克和科赫Crick and Koch, 1998提出关于盲视的补偿说,通过对视觉滞留现象视神经机制的详细研究,他们Crick and Koch, 2003b又提出了关于意识活动的简单印象假说SSH。我倾向于认为,SSH正是体现了有意识活动的串行原则SPC。再说后者。目前只有少部分认知神经科学家采取统一场进路。统一场进路目前主要有如下两个研究分支:偏重电生理学层面的研究,以及偏重NCC的整体定位。利纳斯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关于意识的电生理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他们提出了一种同步振荡假说SOAH。相关文献参见Llinas et al., 1998。埃德尔曼、托诺尼和斯波恩等人是NCC整体定位研究方面的主要代表。他们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一种再进入动态核假说DCH。基本文献参见Tononi and Edelman, 1998;埃德尔曼,托诺尼,2004。最新的研究状况参见Edelman, 2003; Seth et al., 2006; Izhikevich and Edelman, 2008。近年来建构块进路和统一场进路相互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如,Tononi et al., 2016。除正文中的详细介绍之外,近期一篇关于NCC的重要研究文献Vincent et al., 2007也显示:针对恒河猴macaque和人类的一项脑神经影像学实验研究表明,脑内存在一个进化保守的功能结构,该结构是一个广泛分布于皮层中的特定神经回路。有理由认为,这项实验的研究结果预示了两者相互结合的一个新趋势。三、 心灵哲学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一般认为,对于意识的研究,心灵哲学着重关注意识的难问题,即具有主体性私密性的意识经验。尽管目前心灵哲学界处理意识难问题的方案各种各样,彼此之间纷争不断,很难达成一致观点,但是本书第三章指出,从对待难问题的态度上来分,不外乎以下四种:蛮横态度、忽视态度、消极态度、积极态度。下面分别介绍在论述四种态度时的主要参考文献。先说蛮横态度。这种态度只是一味强调特定心理感受就是特定神经生理状态或者功能状态或者种种行为或者行为倾向,但却始终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或者令人满意的解释。行为主义赖尔,2005、分析功能主义Lewis, 1966; White, 1986,以及分析表征主义Jackson, 2003均是这一态度的不同体现。再说忽视态度。这种态度一般认为意识难问题只是简单问题的复合或者源于我们目前科学不够发达而致的一种对意识本质的误解。邓内特D.Dennett和邱其兰夫妇是忽视态度的典型代表Dennett, 1991, 1996; P.M.Churchland, 1996; P.S.Churchland, 1996。我指出了学界目前普遍不接受忽视态度的两个关键原因:1间接类比论证乏力。2类比的有效性难题。下面说消极态度。消极态度可以细分为两种:绝望态度和暧昧态度。前者认为,由于主体性意识经验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范围,因此,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有效处理它。麦金是绝望态度的主要代表人物。受他的影响,品克目前也持有类似立场。关于消极态度的文献,本书主要参考了:Mcginn2004,品克2006。暧昧态度目前被不少心灵哲学家所持有有趣的是,几乎没有科学家持有这样的观点。由于我认为暧昧态度非但不能促进意识研究的积极进展,甚至还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消极阻碍作用。而且,鉴于目前确实有不少哲学家对这种态度抱有好感或者抱有幻想,为了进一步促进意识的研究,正文参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将详细论述和着力剖析这种暧昧态度。暧昧态度主要通过概念二元论体现出来。学界一般认为劳尔B.Loar是概念二元论的提出者,他在《现象状态》Phenomenal States一文中明确提出概念二元论Loar, 1990。1997年劳尔又对该文作了一次重要修改。此修改版收录在查默斯D.Chalmers编的《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一书中Chalmers, 2002。劳尔当初提出概念二元论的一个直接原因可能是为了应付反物理主义者杰克逊提出的知识论证knowledge argument的攻击Jackson, 1982, 1986。概念二元论所提出的现象概念和物理概念,成了当前心灵哲学里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依据对两者现象概念和物理概念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我在本书第三章建议区分如下三种观点:实体二元论、奇特属性二元论,以及概念二元论也称为呈现模式二元论。前两种观点属于反物理主义,某些版本的概念二元论则属于物理主义。②上述实体二元论是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直接延续,尽管有一些变化,但是依然明确坚持本体论层面的二元。关于这种实体二元论的论述,本书参考了以下文献:Jackson, 1986; Frst,2004;艾克尔斯,2004。目前,这种强二元论的观点并没有多少反物理主义者愿意坚持,他们转而支持一种弱的二元论观点,即奇特属性二元论。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查默斯和莱文。查默斯提出的僵尸论证以及莱文提出的解释鸿沟对物理主义造成很大的威胁Chalmers, 1996, 2007; Levine, 1983, 2007。杰克逊的立场则比较摇摆,他曾一度倾向于奇特属性二元论Jackson, 1993; Chalmers and Jackson, 2001。物理主义目前主要有三种应对奇特属性二元论的方案:躲避论、同一论和消解论。按照蒉益民2006的梳理,躲避论的关键在于试图凭借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真理Kripke, 1980,在承认僵尸是可设想的的前提下,拒斥僵尸在本体论上存在的可能。但是查默斯提出的二维语义学目前似乎使得后验必然真理面临着很大麻烦Chalmers, 1996。我在正文中指出,尽管目前关于二维语义学的争议较大,但是躲避论实际上已经很难维持。帕皮纽试图通过一种同一论来拒斥僵尸带来的威胁Papineau, 2002。他指出,在本体论层面,现象概念和物理概念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同一性关系,这一点是不需要解释的。需要解释的是我们为何会有一种错误直觉。这种同一论论证似乎很难让人接受。因为帕皮纽既没有有效地论证现象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是一种本体论上的同一性关系,也没有提供充足的证据使我们信服,关于现象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非同一性关系的二元论直觉是错误的。实际上,似乎目前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身心同一论直觉比身心二元论直觉更难以让人接受。由于既没能提供任何有效的论证,也没能提供任何有信服力的经验研究成果,于是这种同一论方案被认为是一种野蛮的同一论蒉益民,2007。雅布罗Yablo, 1999和布洛格Balog, 1999分别提出关于可想象性论证的消解方案。这一方案引起学界不少关注。尽管在具体论证过程和技术上差异较大,然而我认为在论证的基本策略上二人是一致的。这一基本策略就是:借用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基本思路来消解可想象性论证。但是我在正文中指出,消解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体现出一种语义上行的处理技巧,既可以避开关于可想象性与可能性的纷争,又能够解除僵尸的威胁。另一方面,这一消解方案却揭示出现象概念的一个奇怪特征孤立性。因为现象概念是一种只能从第一人称视角去把握和使用的概念,缺失了与物理世界或物理概念的联系。本书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参考了Wittgenstein, 1953, pp.88e95e。在中译本方面,参考了维特根斯坦,2001, pp.135145。本书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基本思路和论证结构的分析,则主要参考了本人的一篇论文王晓阳,2010。我在正文中指出,目前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在现象概念方面的主要争论都集中在现象概念的三个奇怪特征上参见本书第44页注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