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教育观——学者跨界看教育

書城自編碼: 33473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夏欣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146753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4-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3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售價:NT$ 498.0
饲渊
《 饲渊 》

售價:NT$ 223.0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售價:NT$ 386.0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售價:NT$ 493.0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售價:NT$ 493.0
将军
《 将军 》

售價:NT$ 269.0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NT$ 549.0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NT$ 252.0

內容簡介:
本书收录了以54位教育界别之外的知名学者为采访对象的人物访谈,访谈内容以阐述对中国教育的看法为主题。其中的48篇曾刊载于2002年《光明日报》的名流看教育专栏中。
受访者为20世纪90年代较受关注的知名人士,界别包括物理学家、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舞蹈艺术家、戏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作曲家、文艺理论家、画家、外交官、企业家等。因为当时他们站在各自学科、行业的前沿,有引领、开拓的*高度;他们多有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的个人积累,善于辨别比较,鉴往知来;他们的教育背景丰富,其个人求学求知的经历本身,几乎就是成功教育的蓝本。
位置和角度决定了视野和思想。由于是教育界别之外的知名学者谈教育,他们处在不同的领域,与教育多多少少拉开了一段距离,变换了角度、方位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视野,突破思维定势,对教育的理解和见解可能更为独到和深刻。虽然言来语去当中,一些印象和思想并不成体系,甚至有些凌乱,却有大视野、多视角,恰能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關於作者:
夏欣:
1956年生于北京。在中关村小学接受教育启蒙,在人大附中读初、高中。在北京海淀区温泉乡插队落户。1978年初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2年入职光明日报社。
高级记者、二级教授。
目錄
王大珩: 操行之重.................................................1
启功: 拿什么范示群伦.........................................5
李政道: 一对一模式不能省.....................................9
费孝通: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更关心什么..............................13
厉以宁: 利润与非营利性不矛盾................................17
杨乐: 学通数学不是靠大量演练....................................20
宋健: 谁来培养优质劳动力........................................23
资华筠: 学会拥抱学习化社会......................................27
英若诚: 学非所用又如何..........................................31
王绶琯: 科学家要把好苗子带进科学圈..............................34
文怀沙: 继往才能开来....................................40
王立平: 把美味和营养卷起来..............................45
艾丰: 教育改革的依据最终在社会用户..............................49
谢冕: 大学应保持一方清静........................................55
陈佳洱: 科学立志在启蒙..........................................59
朱邦造: 什么决定你是否很国际................................63
柳传志: 我最看重归纳总结能力................................68
任继愈: 重学史与强立志..................................74
秦文君: 最好的教育是提升对善的向往..............................79
朱学勤: 垂裳而治 让大学安静下来................................83
刘光鼎: 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重要..................................88
钱伟长: 办大学要拆掉四堵墙..................................92
魏明伦: 独立思考 独家发现 独特表达............................96
赵宋光: 教改的动力与范式........................................101
 附: 教学岂能一成不变..........................................106
李燕: 人文素质教育不简单......................................109
谢晋: 光坐在教室里成不了才....................................113
冯小宁: 历史教学缺了什么......................................117
敬一丹: 农村人口、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是大事....................121
何振梁: 体育要强调育的功能................................125
黄苗子: 好的教育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131
王选: 远见和洞察力与读书、实践、思考..........................135
陈祖芬: 最基本的教育是劳动观..................................142
滕矢初: 没有什么比身心健康更重要..............................146
朱丽兰: 要有牵动体系结构的改革力度............................151
温世仁: 西部教育要立足留才在乡............................158
崔永元: 我对教育就是个着急....................................163
余秋雨: 要重现文科的魅力......................................171
杜祖贻: 现代化不是盲目西化....................................178
黄宗英: 人之初 自有梦........................................182
柳松柏: 给孩子们一个诗化教育背景..............................187
袁隆平: 全才未必都豪杰....................................191
胡亚美: 还是应当把劳写进教育方针..........................195
徐匡迪: 今天怎样做教师........................................199
王明达: 各类教育之间应有立体交叉通道..........................204
闵维方: 办教育要讲成本补偿....................................207
刘吉: 教育不能搞标准化........................................212
周国平: 教育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219
陈竺: 科学伦理应成为理科生必修课..............................223
冯骥才: 人文教育靠熏陶........................................227
张金哲: 要做 敢做 能做......................................231
全如瑊: 一所大学精神气质的至深影响............................240
张志中: 保护初心那种发乎内心的喜欢........................249
王渝生: 科技馆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资源............................255
朱永新: 用校园阅读改造和改良教育..............................263
原版后记......................................................274

附录: 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书评
 散点透视看教育庐山面目..........................
程方平277
內容試閱
这本书的篇目,绝大多数出自2002年8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中国》。
在那之前的数月里,我一面在光明日报一业务部门尽管理之责,一面开办了一个叫作《名流看教育》的独立访谈栏目,集中采访一批教育界别之外的知名学者,以每周两篇的频次连续在光明日报二版刊出。因为在21世纪初,教育是被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人人知无不言,仅教育业内的观点就乱花迷人眼。而门外学者多多少少与行业教育拉开了一段距离,其见解可能更见新意,况且书中被访人物多是声名显赫的集大成者,我发现其中6个名字,几天前出现在党和国家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年时,张榜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名单中。
虽然言来语去当中不成体系,甚至有些凌乱,却多视角,有大视野,恰能以近知,以一知万。当年后记中语
对当年的印象,除了颇费周章的约访和成功采访的快意,还有每次加工成稿的过程。当然不是单纯的记录整理,而是把那些言语中的火花、跳跃的口语逻辑化、条理化、思想外显的过程。每完成一篇,我都会即刻送受访者审阅确认。
这些文字、被访者签名加上摄影家侯艺兵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 先生专门拍摄的专栏人物照片,一起在光明日报固定版面发表后,集成了2002年出版的《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
距离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之久,当年访问过的学者不少已经离世,一切在改变,只是教育的变化似还在青萍之末。并不是进步微缓,而是家庭、个人所能感觉到的改变明显低于其他方面,低于社会的期望,乃至在某些方面,似乎当年的问题仍然是问题,困惑仍然是困惑,悖论仍然是悖论。
这让我萌生了重新出版这本书的想法。不是因为访谈对象难得,有些名字如雷贯耳,不是因为每篇归纳整理至微至真,最重要的,是这些灼见对今天的教育和关心教育的人来说,仍然有深度,有启发,有意义。
教育观其实不是谈出来的,而是不同生命个体在求学道路上走出来悟出来的,更是在人一生的事业追索中体察和验证出来的,这些名家都术有专攻,无一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权威、翘楚,但他们看教育、谈教育绝少局限在个人层面就事论事,即使谈到某些技术问题,也多以小见大,着眼于人、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技术可以适用于一时,总会更迭换代,人、社会和人类的文明才是永远的话题。所以受访者对教育哲学、教育本源的思考和追问才弥足珍贵,无论在当时还是当下都一样重大和可持续。
五十几个人访谈下来,话题几乎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这些主题丰富、随机碰撞出来的东西独到而富于个性。如此心得,才更真切和实际,或许比教育业界理论上的说法更为生动和服人,是中国颇具代表性风流人物的和声,是为中国教育观。
文前的手写签名,开始是成稿送审时,受访者自己签上的,索性延续成了格式,是他们对思想和文字提炼加工的高度认可;而人物简介中强调受访者早年的教育背景,也许会在读者品读这些思想观点时,有一些提示和参考作用吧。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这次重新出版,我在原书的访谈篇目中剔除出了后面的主题报道部分。同时另外增加了9篇访谈和一篇书评。其中4篇访谈是已在《名流看教育》栏目见报,但没来得及收录到书中的;另有5篇是我2017年以后采访的。
第二,为了避免增加的部分和原书在时空上的混淆,我把采访时间作为一个重要因子,放在每个篇目之前,顺序排列。只有原书最后3篇是开栏以前采写的旧作,这次仍保留原书排列位置。而被访者的身份、工作单位和任职情况等,都以采访时间作为节点,不是当下职务。
对这些学者的访谈十分难忘,有些情形会在眼前不时闪现。他们那些深悟和见解可鉴往知来,也是社会的良心,值得被更多的人铭记和了解。
并以此书表达对逝去的学者深深的怀念。
夏欣
2018年1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