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井冈山的答卷(一部真实记录革命老区井冈山脱贫摘帽的长篇报告文学)

書城自編碼: 334680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冯翼
國際書號(ISBN): 9787210112587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3-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井冈山的答卷》以井冈山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摘帽这一历史性事件为蓝本,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全景式讲述了井冈山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故事。
內容簡介:
全书将井冈山精神、红色基因有机融合在各个篇章中,形成历史与现实交融、井冈山精神与扶贫攻坚交融,增加了内容的厚重感与可读性;特别是通过老区贫困历史与新时代幸福现实的对比,以及捕捉一个个在精准扶贫事业中涌现的鲜活人物,如脱贫群众、扶贫企业家、第1书记、党员干部等,通过对他们鲜活的语言和千姿百态的性格描写,使井冈山扶贫的现场感跃然纸上,生动感人。所以《井冈山的答卷》是真真切切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具有艺术性。作者是一名有着丰富文学创作经验的报告文学作家,对现实主义题材和语言有着驾轻就熟的能力,他既用精准的笔触描画了井冈山精准扶贫这一史诗性画卷,又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精准扶贫为一体;既反映脱贫攻坚的井冈山经验,又提供了一个解读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文本。
關於作者:
凌翼,1966年生,江西宜丰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作协副主席,是中国报告文学走向田野的代表性实力派作家。他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发表报告文学,出版报告文学《大湖纹理》《赣鄱书》等专著10余部。曾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这个作家的报告文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中国作家协会近期为他的两部反映生态鄱阳湖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湖纹理》《赣鄱书》召开了研讨会,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长篇报告文学《井冈山的答卷》受到中国作家协会、江西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他的创作一个显著特色,是走向田野、走向乡村,是深入生活现场,反映时代悄然改变的事实,精彩呈现鲜为人知的感动,讴歌新时代新征程新成就。
目錄
开卷‖殷殷嘱托001
嘱托002
擘画004
进入新时代009
决战井冈013
勇当脱贫野排头兵冶016
立规矩019
率先脱贫树旗帜023

卷一‖播火者029
满山满岗的歌声030
井冈山上的普罗米修斯034
野老阿姨冶039
魂归井冈山044
井冈红谣的传唱者049
扶贫好声音唱响世界054

卷二‖红色老区的穷色 061
精神高地的经济野洼地冶062
遇到了好时代064
扶贫干部比亲人还亲067
野住不了冶的野建起来冶069
赶上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070
从贫困户走出来的扶贫人072
将石蛙产卵放归溪流074
太阳能灯盏077
享了共产党的福080
扶贫满足了老表的心愿082

卷三‖驻村第一书记087
坚定执着追理想088
实事求是闯新路102
艰苦奋斗攻难关112
依靠群众求胜利125

卷四‖大仓会见变奏脱贫曲133
穿越时空的野大仓会见冶134
吊楼的守护者139
野星火大仓冶拉开帷幕142
老支书的新故事146
村支书是烈士后代151
映日荷花别样红157

卷五‖红军的一天 163
八角楼的灯光164
野红军冶回来了169
红色传人173
红军的苦与乐178
蓝卡户182
扶贫干部187
茅坪追怀190

卷六‖案山1 8 48模式193
大山里的苏莲托194
红墟坊野业态很新冶199
与春风一席谈204
返乡青年的舞台209
野一口香冶有了落脚点213
红卡户的盖房梦217
从挑粮小道走来220

卷七‖希望小镇的希望225
走进罗浮226
华润的野希望冶229
农垦精神232
王氏祠堂236
石来发旧居238
米兰花 润农合作社243
老有所终袁幼有所长245
乡贤乡约248
希望的田野251

卷八‖芦笋基地变身扶贫车间255
芦笋基地256
老党员258
野芦笋人冶263
父子同心袁其利断金266
野蔬菜之王冶 冷链270
反哺是一种责任272
野温州人精神冶 野井冈山精神冶275

卷九‖梦想家园279
遥远的西坪280
交钥匙工程285
爱心公寓289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95
卷十‖神山笑脸301
笑脸墙302
野你呀袁干得不错嘞冶304
野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袁不能抚养我们冶309
解说注入了新词汇314
从神山村走出去的全国人大代表319
糍粑越打越黏袁日子越过越甜323
脸上的笑袁比别人多一层意境327
这辈子最得意的一张笑脸332
心底荡起久久不散的暖意336
附录‖作者深入井冈山各乡村采访名单342

跋‖人民是阅卷人352
內容試閱
有人劝我,说将井冈山的红色历史和精准扶贫现实融合起来写一部书难度很大。意思是叫我知难而退。历史和今天海阔天空,如何融合?精准扶贫雄浑壮丽,怎样表现?
艰难和困苦,才情和笔力,是对我的双重考验。但再难,也不会有革命先烈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么难!再苦,也不会有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实施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摘帽这样苦!至于才情和笔力,犹如雏鹰,只有在风雨中不断翱翔,才能练就一双搏击万里雄风的翅膀!
这个春天,我给自己下定决心。这个决心,也是我给井冈山这座圣山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萌发创作《井冈山的答卷》之时,正是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的2017年。那时我手头正创作以赣鄱地域文化为主体的《大湖纹理》《赣鄱书》两书,随着《大湖纹理》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赣鄱书》的创作也进入尾声,我便开始《井冈山的答卷》的创作准备。
2018年3月,恰逢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江西省作协常务副主席江子来九江调研,我提出《井冈山的答卷》的创作构想,得到省文联和省作协两位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后,江西省作协积极向中国作协申报以深入井冈山扶贫攻坚一线为主题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获得批准。在江西省作协的安排下,井冈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邹巧逢为我深入生活做了周密安排,使我有幸进入井冈山乡村深入生活,感受井冈山人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火热生活。三个多月的采访,我走访了井冈山20多个乡镇场,120多个村组,访问了300余名干部群众,留下了厚厚的2本采访笔记和10多万字的采访日记。
尤其感谢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对这部作品提出的期许并作出具体指导;九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常务副部长陈则仁,副部长刘明华以及市文联党组书记陆建珠等领导对我深入井冈山生活和创作尤为关切,多次嘘寒问暖,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创作扶持。
特别是我作为九江作家,写作九江地域以外的题材,九江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领导们还如此关切,让我深受感动。他们表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没有地域之分。井冈山是全国人民的井冈山,九江理应支持我们的作家去深入生活,承担重大题材的写作。
书稿完成之后,江西省作家协会将书稿推荐给江西出版集团。出版集团高度重视,委托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精兵强将对本书重点打造。与此同时,吉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夜以继日地审读,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2018年4月,我有幸参加由中国作协《诗刊》社、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作协主办的春风八百里,井冈四十年2018年江西谷雨诗会活动来到井冈山,创作《红色基因中的绿色》《井冈山成为脱贫最好的楷模》等诗作,以诗歌的形式开始了我对井冈山深入生活的热身之旅。诗歌活动开展了关于新时代现实主义的讨论,我做了《在井冈山谈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发言,认为井冈山不仅拥有革命摇篮的红色基因,还拥有天然的绿色生态宝库,而今,精准脱贫的旗帜又在井冈山高高飘扬,这些就是新时代现实主义的最好素材。
2018年5月5日,我从住地九江出发去井冈山,半路上接到遂川县林业局的邀约,于是决定从遂川上井冈山。驱车6小时,奔跑500公里来到吉安遂川。毛泽东首次上井冈山就是从遂川大汾经下七、黄坳、荆竹山、双马石来到大井与王佐会见再到茨坪的。从遂川上山,对于深入井冈山追寻毛泽东足迹的我来说,具有特别意义。遂川至井冈山茨坪的公路,盘旋曲折,车辙下重叠着当年毛泽东与红军战士攀登井冈山的步履。一路前行,想起毛泽东在遂川大汾遭遇地主武装的袭击,部队被打散,剩下30余名战士处于悲观状态,是毛泽东第一个站出来当了排头兵,整队继续新的征途。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有几名战士挖了老百姓的红薯充饥,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形,站在荆竹山雷打石上宣布了三项纪律,部队才继续向大井进发深切体会到当年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创业的无比艰辛,严明的纪律是保证革命最后胜利的基石。
来到井冈山腹地茨坪。井冈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邹巧逢热情接待,他说,你此次到井冈山乡村深入生活,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井冈山市文联副主席刘石平帮助我搜集了一袋资料,为我的创作加油助力。
第二天,从茨坪出发,踏入茅坪乡神山村,开始了正式的工作采访和生活体验。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组地走访,与干部和群众交流精准扶贫的实践与认识。尤其是贫困群众访谈,我希望多走访几户,多了解他们的生活,过去的、今天的,通过精准扶贫,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似乎不想放过任何可以到达的地方,不想错过任何可以交流的干部群众。
每天早晨7点起床,早餐后,便开始了紧张的采访,对当地的扶贫工作、贫困户和产业情况以及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等进行了全方位调查。无论天晴下雨、山高水陡,不辞远近地与不断变换的采访对象交流。中午除了吃饭,也不休息,常常是连轴转。下午又变换新的地点、新的采访对象,记录他们的新故事。晚上回到住处,要把一天中的见闻敲打记录到电脑里,常常到凌晨一点多才休息。
深入生活,比起扶贫工作的同志,也许要轻松得多。有很多次,累得连驱车的力气也没有了。不停顿地奔走和说话,让自己像一只陀螺一样转动,腿脚始终处于酸软的状态。一次与贫困户说着说着,因为疲倦,竟然伏在八仙桌上睡着了
面对纷纭材料和众多人物,创作时令我有些眼花缭乱。我原想对各乡镇按地方志形式进行逐个萃取,使这部书具有史料价值。但这样做,其文学价值却大打折扣。在写到20万字时,我突然止笔。直觉告诉我,必须改变方向,否则有可能变成烂尾楼。我对所有素材重新淬炼,重新谋篇布局,开始二次创作。前后七八个月的文字穿梭,这才有了此书的文本形态。
回顾深入生活的历程,许多人物还在眼前跳动。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可惜限于全书的篇幅,不能一一记述。没有将他们纳入到文本叙述中,成为永久的遗憾。我期望,在文字的旅行中,能与他们再次相逢。
2018年10月26日,正当我激情创作之时,中国作协到人民中去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学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在江西干部学院开班。我有幸参加学习,再次重温了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现场教学走访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神山村等地,聆听了红军后代和井冈山建设者的访谈讲述,对我的创作大有裨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春节刚过,我就踏上征程,从老家宜丰驱车前往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芦溪县卢德铭纪念馆,经过莲花高滩村、甘家村来到莲花宾兴馆、一支枪纪念馆,途经永新参观贺子珍纪念馆,来到龙源口大捷、三湾改编发生地以及九陇山等地沿着当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路线,再上井冈山,感受历史巨变与新时代脉动。
在走访过程中,我到过老将军甘祖昌的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深切感受老将军回乡当农民不忘初心的高尚情操。甘祖昌与井冈山有着割裂不断的情缘,翻阅井冈山瓷业发展史,得知当年国营井冈山会师瓷厂的45万元开办费,还是甘祖昌将军进京向中央请求拨付的。筚路蓝缕的井冈山陶瓷工业,为井冈山群众摆脱贫困作出过巨大贡献。老将军的拳拳爱民心、殷殷公仆情,与日月同在,流芳百世。
我见到了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呼为老阿姨的龚全珍,聆听她讲述几十年来如何弘扬甘祖昌精神的鲜活事迹。龚全珍听说我在井冈山深入生活采访脱贫攻坚的事迹,欣然在我的采访本写下寄语: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扬井冈山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从龚全珍身上,我感受到创作此书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和更巨大的能量。
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有不同时代的梦想,他们的愿望都是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井冈山老区脱贫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梦想、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追求,一代代共产党人向人民交付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2019年3月23日于九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