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编辑荐语】
物理学,如同它的数学姐妹,本质上是一门语言。掌握物理学的语言,走入理性思维的境界。
【图书特色】
(1)作者曹则贤研究员曾入选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2)期刊《物理》上的连载专栏;
(3)物理概念的追根溯源、精彩辨析;
(4)全书彩印,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
內容簡介: |
物理学需要一种叙述性的语言作为其载体。不幸的是,这门语言不是我们的母语。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而不同的文化会塑造研究者不同的风格从而将物理学导入不同的方向。用中文表达的物理学,因为其间还要经过一个翻译的过程,则那些物理学概念本来的一些内在关联,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有些概念甚至会被完全曲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教授在科研教学之余,长期关注物理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语言问题。通过比照重要物理学文献的英德法文原文,他对用中文修习物理学所遇到的一些因语言问题造成的缺憾,有了深切的认识。2007年7月,曹则贤教授在《物理》杂志上开辟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为用中文修习物理学者说文解字。本书收录了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文章的第5575篇(有所增补),是一本值得物理学研习者珍藏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曹则贤,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学者。编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4卷)、Thin Film Growth等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