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广告是资本力量介入电视权力的重要渠道,而娱乐化的电视更符合消费主 义思潮传播的需要。单个的广告商很难对电视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每年投入到 电视行业中的海量广告资金则在总体上形成了资本对电视权力的干预。收视率 和与之挂钩的考核机制、薪酬机制是资本将娱乐化转向内化为电视从业人员职 业动力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公共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和观众注意力稀缺的加 剧,娱乐化转向成为电视利用市场经济规则赢得受众注意力争夺赛的直接反应。 对娱乐的喜爱是人的本能,而电视的娱乐化转向则是电视取悦受众的传播姿态。
借助景观社会的视角,继承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我国转型期的实践出发,考察电视娱乐化转向背后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动因,将电视娱乐化转向视为当前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并以此探寻电视娱乐化转向的未来,寻求电视核心优势的再建构。
|
關於作者: |
乔新玉,河南焦作人,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媒介批评和文化研究,任教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擅长电视、新媒体传播等领域的研究。
|
目錄:
|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
第三节 本书构想
第一章 景观社会:后现代主义理论视野中的媒体景象
第一节 景观:居伊德波、鲍德里亚、凯尔纳与后现代性
第二节 能指的狂欢:符号价值的增长
第三节 仿真时代:消费主义至上与象征交换的死亡
第四节 景观社会:主体与世界的疏离与被动
第二章 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的电视表征
第一节 电视功能的转向
第二节 电视符号系统的转向
第三节 电视生存状态的转向
第三章 电视娱乐化背后的商业魅影:消费主义
第一节 消费主义对电视生态的塑造
第二节 产品过剩和电视利益的共谋:消费至上
第三节 电视娱乐对消费欲望的鼓动
第四章 电视娱乐化背后的技术隐喻:工具形式与话语的表达
第一节 媒介即讯息:新技术与新媒体
第二节 多屏互动:新媒体包围电视
第三节 核心媒介与话语形式
第五章 娱乐化转向中的电视未来
第一节 娱乐化:社会景观化下的电视抉择
第二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传播生态
第三节 媒介融合:电视走向何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0-1 电视娱乐化现象
图1-1 世界历史的分期
图1-2 语义三角形
图2-1 1983~2012年四大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例
图2-2 1984年分类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3 2003年分类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4 1984~2003年教育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5 1984~2003年三类节目的制作份额
图2-6 1979~2015年我国电视节目套数增长情况
图2-7 全国收视网平均每户接收到的频道个数
图2-8 2003~2016年全国收视调查网视听设备拥有情况
图2-9 2016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周一至周日各个时段收视率
图2-10 2002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周一至周日各个时段收视率
图2-1 12016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晚间时段收视率
图2-1 22002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晚间时段收视率
图3-1 大众文化中的神话模型
图3-2 1981~2012年我国的人均广告费
图4-1 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的发展情况
图5-1 2016年央视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
图5-2 2016年省级卫视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
图5-3 索福瑞全国收视网的电视频道接收情况
图5-4 我国历年的人均电视收看时间
表目录
表1-1 鲍德里亚:商品的价值和逻辑
表2-1 1984~2003年各类节目的制作时间(万小时)
表2-2 湖南卫视周六22:00档的季播情况
表3-1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收视率排名前三十位节目的类型统计
表3-2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3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新闻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4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专题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5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电影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6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5-1 中央电视台的索福瑞全国网数据中各类节目的资源使用率
表5-2 省级卫视的索福瑞全国网数据中各类节目的资源使用率
|
內容試閱:
|
序
1958年5月1日19时,中国电视诞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前辈砥砺前行、克服种种困难,为中国人民的大众传播事业带来了全新的媒介形式电视。时至2018年,中国电视一甲子。六十年的岁月,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对电视事业而言,却足够谱写出恢宏的篇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规定我国广播事业的任务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这三项任务,基本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我国电视事业的要求。我国电视诞生后,长期由中央广播事业局管辖。1982年中央广播事业局被撤销,广播电视部成立。此后,电视迎来了与广播并称的新时代,广电一词即兴起于此时。1986年,广播电视部改组为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组建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管理机构的改组,既反映了电视事业在我国成长壮大的过程,也体现了媒介融合进程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在大众传播领域,兴起了文化精英式的审美风潮,文学、作家和诗人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崇拜对象。与今天部分年轻群体的小鲜肉式审美不同,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的大众审美具有典型的文化精英式趋向。纪实思维下文化精英式审美的电视节目,在20世纪最后的30年,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到纪录片《丝绸之路》《望长城》,无不如此。与此同时,随着电视观众规模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娱乐成为电视事业中越来越受关注的部分。随着收视率调查的常态化和广告市场的成熟,电视娱乐的相关研究受到高度关注。在经济发展领域,电视娱乐在文化市场中对其他艺术形式形成的挤压效应,使得大众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我国电影、小说、舞台剧等领域普遍出现了世俗化的娱乐审美趋势。以电影为例,当时的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