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內容簡介:
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方法之一。《社区社会工作》(第二版)突出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对社区社会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集理论性、专业性及操作性于一体。本书详细介绍了社区的概念与功能、社区社会工作的内涵目标、历史演进、理论基础、价值体系、工作模式、方法技巧以及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社区照顾、社区福利、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等本土化实践探索。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用于社区工作者培训以及社会福利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社会组织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使用。
關於作者:
周沛,男,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残疾人事业发展;开设《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课程。1978年9月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入中央党校理论部,1986年7月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在职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5年12月获社会工作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 in Social Work;2001年9月在职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2005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易艳阳,女,1983年7月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讲师。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读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先后承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公共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联精品应用课题1项。
研究方向:(1)和谐社区研究;(2)社会福利体系研究;(3)老年与残疾人社会福利研究
目錄 :
第一章 社区概述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要素
第二节 社区特征与分类
第三节 社区功能
第四节 社区研究
第二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界定与实际意义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含义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目标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对象与社会功能
第四节 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
第五节 社区工作者
第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世纪前社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专业化、职业化社区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四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
第五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第一节 社区发展模式
第二节 社区策划模式
第三节 社区行动模式
第四节 社区社会工作三模式的比较
第六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过程及原则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技巧
第一节 社区调查分析
第二节 社区关系建立
第三节 社区计划制订
第四节 社区工作推进
第五节 社区成效评估
第八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实践
第一节 社区照顾
第二节 社区保障
第三节 社区服务
第四节 社区建设
第五节 社区治理
第九章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
第一节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
第二节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新时代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节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
第一节 城市社区与城市社区社会工作
第二节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
再版序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学科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与实际部门培训学习普遍缺乏本土教材参考。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支持我组织出版社会工作丛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个案社会工作》和《团体社会工作》率先出版,此后《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等相继面市,成为我国大陆第一套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这套丛书的特点是,结合实际阐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具有鲜明的本土创新性,得到了使用方的普遍好评。
这套丛书自出版以来,每年开学季都会重印,发行量平均在万册以上,有的教材销量超过6万册。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好的市场反响?我想主要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当时正值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兴起与大发展时期,社会上对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热情高涨,但缺乏本土社会工作教材,因此这套丛书实现了供求及时对接。第二,得益于参与写作的老师与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当时,参与教材编写的作者大多是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大学老师,在怎么使自编的讲稿成为公开出版的教材方面还没有经验。书稿交到出版社以后,编辑根据出版要求提出不少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样,每本书经作者和编辑反复修改才出版,从而保证了书稿的质量。实践表明,这套丛书对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都发挥了推动和引领作用。
现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决定再版这套丛书。再版教材的作者与读者,应认清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工作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社会工作政策从基本框架形成转向体系化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从行业标准化向管理制度化转变,社会工作实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迎来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繁荣,社会工作专业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