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以阐释中华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理论读物。本书立足于历史传统,充分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阐释了每个德目的来源、涵义和本质,以及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和国家治理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关注当前社会道德现象,落脚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古为今用。本书语言生动,行文活泼,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
關於作者: |
杨朝明,1962年生,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文化,尤侧重于儒学文献与儒家学术史研究。共出版《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鲁文化史》等20余部著作,在《历史研究》《人民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宋立林,1978年生,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孔子文化研究院青年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礼乐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家学术研究、儒家哲学研究。出版《孔子家语通解》《孔子文化十五讲》等著作10部,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
|
內容試閱:
|
立爱自亲始
在中国,有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话,叫百善孝为先。孝,植根于人间亲情,强调的是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就得到父母的悉心呵护。回想人生的每一步,无一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最真挚、最深切、最厚重的关爱。没有父母的抚养、教育,哪里有我们的健康成长?亲情无价,父母恩重。因此,孝敬父母,便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孝之道在于敬。在孝的天平上,只要有诚挚的敬爱之心,豪宅与草房、美味与粗粮、华衣与布衫,都是等价的。
孝之道在于顺。父母为儿女操劳一辈子,年老体衰之时,儿女更应该体谅父母,悦其心,顺其志,让父母安度晚年,尽享天伦。
孝之道在于陪伴。父母渴盼的不是物质,不是金钱,而是儿女贴心的情感关怀。一声问候,一次闲聊,一顿晚餐,都可以温暖父母的心田。
孝之道在于及时。人生如白驹过隙,子欲养而亲不待。记得父母给予我们的每一次感动,珍惜与父母相伴的每一次机会。孝,不能等!
从孝德入手,培养爱、敬之心,使人人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正是培养善德、充实自我、促进社会和谐的起点。
百善孝为先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从古代中国到现代社会,无不把孝视为道德的根本、教化的源泉,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千百年来,孝道深深融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遍及传统中国社会的所有领域,牢牢扎根在中国人心中,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对中国人而言,孝是忠信廉耻等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传统社会,是奠基于孝德的社会。了解孝德,可以帮助我们领悟数千年中国历史发展的奥秘。
孝源于血缘亲情
任何意识和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植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以爱亲敬老为内涵的孝观念,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农耕生产的发展,敬老、尊老的风尚开始兴起的。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延续种族的本能,但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在于,人类在族群繁衍、文明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而长久的血亲关系,进而建立了稳定的血缘亲情。常言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确实,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血亲之爱是最自然、最淳朴的。就如父爱子、子爱父,兄弟姊妹互相关爱,这些都源自血缘关系,本于家庭生活,是自然生发出来的真实情感。
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体现父子之间道德规范的伦理观念必然投射于现实生活当中。社会交往作为人们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个体与群体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社会互动模式,促进了家庭内部父子之间的伦理规范与社会道德法则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孝逐渐发展成为家庭成员乃至氏族、部落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循的道德传统。
在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尧舜时期,已有亲九族的观念,九族贯穿了上至高、曾、祖、父,下至子、孙、曾、玄等九代人。舜帝在治理天下的时候,特别注重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教育,致力于向普天之下宣扬孝亲美德。据文献记载,在虞夏商周之时,养老敬老之礼已通行于全社会,孝的观念被社会认可,得到推行。
人类自身的代代繁衍,也使报本反始意识逐渐萌发。对自我生命来源的崇拜与敬畏,构成了孝作为道德的信仰因素。父系家庭产生后,人类的祖先观念逐渐凸显,祖先崇拜观念也随之逐步确立。人们认为,不仅生命由祖先赋予,而且现世中的命运也由祖先主宰。既然把祖先作为神灵对待,祭祖、孝祖的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在心底生根发芽。孝亲观念,也在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中逐步得到强化。
从字源上看,甲骨文中已有孝字,字的上半部像一个须发飘飘的老人,下半部是个子字,整个字形就像年轻人搀扶伛偻老人之状。在甲骨卜辞里,孝与老、考三字互为通用,常用来表达奉先思孝的意思,体现对祖先的思念与敬重。正如钱穆先生所指出的: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既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