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編輯推薦: |
邵唯晏和卜天静,是我认识的攻气十足的两位设计师,无论是才华还是外表,都十分令人赞叹。 大概是六年前结识了邵唯晏,当时是在杭州严建中老师(中装美艺创始人、《软装设计教程》主编)主办的一个晚宴上,没想到眼前这么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就是大名鼎鼎,设计出无数知名项目的邵唯晏。第二年我在上海主办一个设计论坛,邀请邵唯晏来做演讲嘉宾。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上海活动结束后,他竟然有点迷糊的问我:咱们是怎么认识的来着?......难道,你忘了去年中国美术学院水塘边星空下的夜宴吗?玩笑过后,相交愈笃。 2017年,邵唯晏在台湾出版了《当代建筑的逆袭》一书,连续半年都在诚品畅销榜上霸屏。我得知后,赶紧买进了这本书的简体版版权,大陆发行后,又是一阵大火。邵老师参与设计活动特别多,每次活动上,只要提到这本书,我们销售部门就会接到大批订单。不只是读者喜欢邵唯晏,我们编辑同事们也都喜欢他,哈哈,拿遍海内外设计大奖还卖力帮我们卖书,又帅又这么可爱的作者,谁不喜欢呢? 2018年,邵老师来电问我,他和一个朋友卜天静想做一本介绍公益设计的书,不知能不能出。由此,我结识了卜天静。年轻漂亮的设计师卜天静是2017年中国设计星的总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收录了2017年广州设计周上卜天静、田甲、孙浩晨、张雷等设计师围绕共享概念进行的设计,共享设计行动的初衷在于唤起设计人的社会使命感,希望借由设计之力引起关注并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现象。
由此,本书中的案例,都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内进行的设计,有的是街头流浪者的遮风挡雨的住所,有的是抑郁症患者的治愈空间,有的是公园里的半开放的交流空间等等。这些设计师认为设计本身意在呈现美好,而这美好不应只属于少部分有足够经济实力的消费者,那些普通人甚至社会弱势群体往往更需要被关注和优化其生存现状。他们通过本书的出版,呼吁更多有公益热血的设计人加入进来,不断延续,共同探讨。
|
關於作者: |
邵唯晏:台湾设计师,竹工凡木设计总监,于中原大学建筑系及室设系任教,在大陆做过很多设计案例,设计作品获得过国内外包括红点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出版过专著《当代建筑的逆袭》,本书简体版也在大陆发行,深受设计界人士喜爱。
卜天静:北京设计师,北京吾觉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在2017广州设计周中国设计星总决赛中,卜天静凭借其作品勇气,以3个满分、超出亚军10分的成绩,成为整个赛事的首位女冠军。
|
目錄:
|
第1 章 大家论共享 007
共享与设计教育及设计人的对话 008
共享超扁平时代 012
引共享 026
平凡世界中的超级英雄 028
第2 章 参展作品 063
策展人介绍 064
勇气 066
社会微救助 086
知识共享 094
公园光亭 108
发掘 114
共伴效应 122
望 128
共感 134
222 的接触 138
触动 142
突破之外 148
显与隐 150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共享未来
近几年来,大家在不断谈论共享理念,出现了许多以共享经济为口号的组织。共享经济本来是
指把闲置的物件或劳动时间拿出来共享,平台本身只负责规则的制定、管理和执行,从中撮合合作
(交易)的达成 ,但自身并不参与实际交易。但现在许多机构却打着共享的旗帜,亲自主导并介入
交易与运作,这样就违背了共享的初衷。共享的本质,在于凭借互联网的基础,以去中心化的链接,
建构一种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架构,以便寻找各种可能性来面对严峻的未来环境。
我们的下一代正面对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气候的异常、资源的浩劫、极速的生活节奏、少子化的竞争、
破碎化的社交共享的机制或许有机会在这极端的环境中找寻可能的出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
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预测:未来因为M 型社会的冲击,设计师将被迫转变为
社会型设计师Social Inventor,而共享将是一条重要的出路。因此,本书集结了新锐设计师、设
计专业学生和学术界的老师们,以多元面向来探讨共享未来的可能,本书同时也记录了一些实际的
装置(Installation),它们已在世界各地小规模运作了,期望通过这种由下而上的力量来牵引更多
人的关注。
这几年,我在几个身份中不断切换,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系及室内设计系的毕业班导师、竹工凡木研
究室的设计总监和台湾交通大学的建筑博士生,不同身份的视角及相互依存共享的关联,让我
有更多的机会来看待设计未来的多元发展。我发现共享思维的口号,让设计圈产生了根本上的
变化。当信息扁平与知识共享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看似极度的便利中,我们是否感受到正在逐渐
失去什么。是对于信息的珍惜,还是对于物件的惜福,抑或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共享不
能是口号,应真正串联起来变成一股正向的系统来衔接未来!
本书的出版也谢谢中国台湾逢甲大学的陈文亮主任及大陆的卜天静、田甲、孙浩晨三位亦生亦友的
知己,还有我在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学生们,在大家点滴的积累下,或许对于未来只是些许的改变,
但我相信共享的机缘与力量会继续牵连着彼此,持续蔓延,直到未来。
邵唯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