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读懂保险知识,保障全家安全人生风险无处不在,理性投资保险产品花费很少的钱,抵御更多风险联袂推荐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波涛LIMRA&LOMA大中华区首席策略官赵萍华瑞保险销售公司董事长赵岩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人物案例与具体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保险理财的相关知识。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购买传统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重点认识养老险、投连险和*险以及相关购买技巧、风险识别;此外,还对互联网保险的主流产品进行了介绍。
本书逻辑结构清晰,行文简练,实用性和实操性较强,通过一个个案例和生动的笔法,可为普通消费者、理财小白以及有保险理财需求的广大读者带来实际有用的帮助。
|
關於作者: |
图影,女,某主流财经日报资深保险记者。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双学位。
曾任上海某投资咨询公司研究员,专注于大宗商品行业及A股市场研究,拥有证券从业二级资格。
此后,在某主流财经日报从业六年,先后跟踪证券、保险及其他非银行金融领域新闻,致力于深耕保险市场研究,熟悉政策演变和市场发展趋势,曾在行业保险论坛上担纲主持人,多次主导行业细分领域研讨会,研究采写的保险产品调查稿件获得业界及市场广泛关注。
|
內容試閱:
|
没有zui好的保险,但有遴选的方法论随着保险理念得到普及,以及收入增加,国内民众对于保险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当下,很多人都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为了应对不期而遇的疾病、重大意外事故等风险,自己及家庭成员应该拥有这样一份保障,但是,哪些保险产品更适合自己?这些产品有哪些风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兼具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该如何选择?作为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规避潜在风险?zui近几年,因为职业关系,不断有亲朋好友频频向我询问如何买保险,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所谓的绝招。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是哭笑不得,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选购保险产品自然不一样,但基于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只能一个一个地去耐心解答。一次同学聚会,有同学建议,既然我对保险行业的跟踪观察和研究报道已近10年时间,对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家思考,不如我干脆写本书,专门教大家如何选购保险产品,了解行业规则以及识别产品陷阱,如此一来,可以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得到实际的帮助和指导。仔细想想,同学的建议很有道理,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经验总结分享给更多有需求的读者朋友,无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促使我下定决心写作本书的初衷和原始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出席会议,还是休闲散步,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保险代理人走过来热情地向你推销产品。按照保险代理人的说辞,“没有zui好的保险,只有zui适合你的保险。”在简单问过你的个人及家庭的业务收入、风险偏好、保障缺口等情况之后,一套价格不菲的保险保障方案正等着你来埋单。然而,尴尬的是,很多时候,在情绪影响之下购买的产品,压根不是你所需要的,或者真正到了理赔时,发现之前的合同条款根本没看过……此外,随着保险公司产品升级换代,“更好”的产品立马迎面而来,这让很多民众无所适从,感觉自己此前对保险的那点浅薄的认知完全不够用了。如今,如何精打细算甚至更科学地买保险,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必要性无须赘言。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保险产品从设计、销售到理赔等环节,涉及不同的人,自然就牵扯到各种利益分配。具体来说,精算师、代理人、银行理财经理、中介顾问、消费者,他们作为产品的设计者、销售者和购买者很难跳出自己的角色客观地看待保险产品。毕竟,作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之一,让普通的保险小白真正看透产品并不容易,一方面,专业的保险人士字斟句酌设计的保险条款在消费者看来也许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宣传中描述的保险责任也许并不完善,或者还有所侧重。本书共分8章,分别从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养老险、投连险、万能险、意外险以及主要互联网保险等品类进行深入剖析。如今,健康险获得的市场关注度与日俱增,健康险大类中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也是本书重点阐述的险种。近年来,包括重疾险在内的健康险保费收入总体快速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国民收入的整体提升和居民保险消费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针对健康险的支持政策频频出台,为该领域的快速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2017年以前,健康险保费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2010~2016年,国内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从691.72亿元迅速增长至4042.5亿元,增幅达4.8倍,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从6.37%增至18.2%,占全行业保费收入的比重从4.66%增至13%。同时,健康险深度(保费GDP)由2010年0.17%增至2016年0.54%;健康险密度由2010年50元人增长至2016年292.3元人。2017年,健康险“重回理性增长”,高现金价值的护理保险受监管政策影响萎缩,以重疾险为代表的其他种类的健康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到了2018年第二季度,健康险保费重回正增长,尤其是在新闻、电影等聚焦患病案例、抗癌药品价格等事件的驱动下,重疾险和医疗险的销售热度日趋高涨。从应对疾病风险的角度出发,重疾险和医疗险应当是消费者的标配。一方面通过重疾险,可获得一笔保险金赔偿,可以有效应对重疾发生后的“收入损失”风险;另一方面报销型的医疗险可以实报实销,解决治疗费用,两者配合能解决“没钱治病”的问题,也能防止家庭受到拖累“因病致贫”。具体而言,消费者在实际选购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选择的难题,比如买重疾险zui应该关注什么问题?想买终身重疾险但感觉太贵了怎么办?碎片化的重疾险有必要买吗?价格低廉的短期重疾险到底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说香港保险的保障好,应该去那边买重疾险吗?对于这些较为常见的疑问,网络上的解答可谓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我力图以真实的产品对比、客观的功能分析,为读者进行准确判断提供参考。相对于重疾险,医疗险的重要性并不次于前者,但遗憾的是,目前此类可选产品丰富度不够。无论是赠险、医保个账可购买的健康险,还是昂贵的高端医疗险,对于更广泛的投保群体而言,实际的效用都非常有限。不过,可喜的是,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中端医疗险”崛起,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需求。数据显示,百万医疗险上线不到三年,消费者数量迅速增长至千万级,成为不少新生代消费者的“第一张健康保单”,其中“80后”成为主力购买人群。不仅如此,这一创新医疗险产品还将覆盖人群范围拓展至老年人群体,惠及了更多的居民,优势显而易见。当然,百万医疗险在快速发展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保额虚高、宣传不规范、产品同质化等,但总体而言,这一产品因其保障的高杠杆性仍值得推荐。寿险作为以人的“生死”为承保标的的产品意义重大,但国人对此类产品的接受度还远远不足。终身寿险覆盖的期限是人的“一辈子”,但“不赔本”的代价到底是什么,谁都适合购买吗?实惠的定期寿险在国内不受待见,到底是国人的储蓄型思维作怪,还是这一险种的推广普及力度欠缺,或兼而有之?值得各方深入思考。未来,值得期待的是,轻量化的互联网渠道给定期寿险发展出zui好的土壤,诸如给父母定制的定期寿险等创新产品,也给产品设计方面带来了新的思路,纯风险保障型的产品前景值得期待。作为寿险大类中的一种,我特地将养老险放在本书第二部分保险理财内容部分。所谓保障的归保障、理财的归理财,无论是养老年金,还是短期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都离不开收益的计算。一个尴尬的现状是,虽然市场需求是刚性的,但养老年金产品的赚钱能力有限制约了产品的吸引力,而在投资端享有特殊优势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却以较高的收益赚足了市场眼球。此外,对于政策性的税延养老险、住房反向抵押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社区对接的保险产品,目前仍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了解这些产品的发展现状,可以为养老险的发展和消费者未来的养老选择提供新的方向。与此同时,投连险和万能险都是zui典型的理财险,对消费者而言,万能险既不是“洪水猛兽”当然也不是“万能”的,投连险在享受账户收益的同时,也承担对应的风险和费用。归根结底,理财险的本质要回到收益率的比较上来,脱离了收益率空谈保障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近年来,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渠道为消费者自助购买带来了便利。即便是产品设计趋于小额、碎片化,产品条款也力求简单、便捷,但因保险本身的金融产品属性,除了已形成规模的退运险,其他大部分品种条款仍无法做到纯粹的“一目了然”。这也导致互联网保险的被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保险公司对保险责任未尽到说明义务,甚至在销售阶段存在误导。换句话说,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性价比更高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实际上可能暗藏着各种各样的“坑”。意外险是zui适宜互联网销售的传统险种之一,而账户安全险、航延险、手机碎屏险等创新产品的横空出世,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保险的方式满足了各类互联网长尾需求。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没有绝对的好产品,但可以有遴选保险的方法论。站在资深保险行业观察者的视角,基于对保险机构和旗下产品多年的了解和研究,我搜集整理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数百款热点保险产品作为案例,详细剖析这些产品的功能,告诉读者如何鉴别和购买,并重点提示相关产品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希望给个人及家庭配置保险产品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