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浩的电子腭位语音研究专著《基于动态电子腭位的汉语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就要出版了,我很高兴能为他的新书作序。英浩是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研究生,他原来是英语专业老师,不是汉语言学专业,但由于语音学研究比较国际化,英语在语音学研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侧重汉语的声学和生理研究,而英浩来北大读博士前主要是做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因此,在博士一年级的时候我没有给他太多的研究任务,主要是让他多了解研究语音学的各种科学方法。在博士二年级选题的时候,他提出使用动态电子腭位技术对汉语普通话语的语音进行研究,我十分惊讶,因为电子腭位的研究需要大量编程来处理数据,但我还是同意让他先熟悉一下这个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并自行设计程序对动态腭位数据进行分析。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不仅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问题,而且设计出来了腭位数据分析的程序。
北京大学的王力先生是中国第一位利用腭位技术研究中国语言的学者,当时还是静态的腭位技术。后来社科院的吴宗济先生利用静态腭位技术做了普通话的腭位图谱。动态电子腭位技术出现于上世纪70年,它通过采集舌面和硬腭的动态接触过程来研究语音产生的基本问题,即协同发音问题。动态电子腭位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病理语音研究中。该技术应用于汉语语音研究肇端于社科院民族所的鲍怀翘研究员。他在本世纪初建立了国内首个汉语普通话动态电子腭位数据库,采集了两位播音员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双音节词语、儿化韵、句子和篇章,并对汉语普通话的动态电子腭位开展了一些研究。后来民族所的学者对蒙古语的动态电子腭位开展了研究。英浩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前期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工作。使用动态电子腭位开展汉语普通话的协同发音研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普通话缺少丰富的辅音丛,同时,舌腭接触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语音的舌位特点。我提出先从普通话辅音的腭位特点出发,结合当时实验室正在进行的普通话语音的X光和MRI研究,从音节内和音节间协同发音入手,进而从更大的话语尺度来观察辅音音段的腭位特征。
英浩使用MatLab构建了动态电子腭位数据分析程序,这个程序不仅能够分析62电极的腭位数据,还能够对Kay公司的96电极的腭位数据进行处理。虽然分析平台的功能尚不完善,但是结合他编写的各种脚本程序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腭位数据分析,这样就有了论文中的腭位关键帧的自动定位功能、舌腭接触频率图、时间归一化后的腭位参数动态变化图等。我一直强调发音器官的动作过程必须与言语声学的声学参数变化建立起联系,因此,我要求他在这个方面再做一些工作。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提取声学参数,借助于腭位数据分析平台,他对元音的共振峰轨迹进行了提取、校正和计算。这方面的工作极大地支撑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推进了我们对普通话协同发音本质的认识。
语音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解释语音产生的机制。虽然科学结论十分简洁,但是求证过程却千头万绪、繁复冗杂。很多研究者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弄不清问题的要旨,迷失在繁复的数据分析中。英浩的论文以普通话的协同发音做为主攻方向,从语音生理和言语声学两条分析线路探索普通话协同发音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阻力的层级系统。他同时考察了话语层面上协同发音表现,从汉语韵律层级和语速角度上分析了音段发音动作的变化规律以及声学表现。为了能够使英浩的研究思路进一步展开、论证过程更加完善和科学。我鼓励他参加了语音学的一些重要会议,与国内外的研究者共享研究成果,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建议他把一些成熟的研究结果写成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相继发表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中文系实验室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驾驭研究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而推动他们学术能力的快速成长。英浩博士毕业后,我们又一起采集了云南丽江纳西语、四川凉山彝语的腭位数据,他自己又开展了朝鲜语的动态腭位语音研究。看着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开展研究,且日臻完善,我为我学生的学术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
李英浩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不可多得的专家,现在他的研究专著要出版了,我感到十分欣慰。相信他的这本研究专著一定会对中国的电子腭位语音研究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