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忽视哲学、小说、戏剧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机制,只会让我们自行隔绝于许多真知灼见。仅仅局限于过去百年或十年而忽视过去两千五百年来人类关于心智、行动和互动的反思,只会换来巨大的风险与损失。
乔恩埃尔斯特
埃尔斯特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社会现象,他认为应当使用机制的视角来界定对个体行为的科学解释。在本书中,他依循多位先贤大哲的思想足迹,提取了多种个体社会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并论证了从机制的视角解释行为的基本观点,还总结出了数十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机制。他认为机制本质上是经常发生且容易识别的因果模式,乃是构成关于个体社会行为之科学解释的基础要件。
作为一部思想论著,本书是独树一帜的,它涉猎广泛、富于洞见。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在回答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的大哉问。从建构理论的角度看,它对个体社会行为所进行的解释和剖析,照亮了认知探索从谚语、常识、文学、哲学到社会科学理论的那些晦暗幽深的迷踪之路。而从研究方法的技术层面看,它提供的数十个具体机制都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对那些想要对某种社会行为找到满意解释的学者或其他人,本书可以充当一个开启研究思路、参考研究设计的工具箱。
|
內容簡介: |
本书强调了机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关系解释的重要性。本书首先在导论说明了为什么解释社会行为是重要的。其后的主体部分共26章,分为5篇。*篇解释和机制系统而严谨地论证了对行为的因果解释是什么, 机制的定义和因果解释的机制视角为何重要。后面的4篇分别为心智 行动来自自然科学的经验互动。在各篇中,作者围绕主题,借助具体的社会行为例子,深入论述了如何发现、辨识行为背后的机制。*后的结论社会科学可能吗?则评价了社会科学的当下和未来。
|
關於作者: |
乔恩埃尔斯特
1940年出生于挪威,1972年于巴黎第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政治理论家,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社会科学哲学、制宪过程等。主要著作有《逻辑与社会》、《理解马克思》、《政治心理学》、《社会黏合剂:社会秩序的研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