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通常来说,在乡土聚落建成环境中,民居建筑因其数量众多、风格统一,对聚落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研究中也往往得到更多的关注。在乡土聚落公共空间方面,关注的重点则一般限于祠堂、寺、观等精神信仰类的公共建筑,对其他公共空间类型特别是外部公共空间总体上关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的视角来看,乡土聚落中公共活动的规模有限,类型单一,公共空间尺度较小,分布分散,形式总体也较简单,同时在近代乡土聚落的变迁中受到新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外部文化的冲击和破坏也较严重。
但另一方面,在传统时期的乡土聚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一直作为聚落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聚落整体空间结构和公共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直到今天其公共生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和传承。当代乡土聚落的研究和保护开始从单纯保护物质遗存转向注重传统生活方式、乡土文化传承的情况下,与乡土聚落中的传统公共生活模式和乡土文化关系密切的公共空间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于现状情况复杂、无法实现整体保护的乡土聚落来说,如何通过对尚存的建筑和空间要素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实现聚落传统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是研究和保护实践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通常来说,在乡土聚落建成环境中,民居建筑因其数量众多、风格统一,对聚落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研究中也往往得到更多的关注。在乡土聚落公共空间方面,关注的重点则一般限于祠堂、寺、观等精神信仰类的公共建筑,对其他公共空间类型特别是外部公共空间总体上关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的视角来看,乡土聚落中公共活动的规模有限,类型单一,公共空间尺度较小,分布分散,形式总体也较简单,同时在近代乡土聚落的变迁中受到新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外部文化的冲击和破坏也较严重。
但另一方面,在传统时期的乡土聚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一直作为聚落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聚落整体空间结构和公共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直到今天其公共生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和传承。当代乡土聚落的研究和保护开始从单纯保护物质遗存转向注重传统生活方式、乡土文化传承的情况下,与乡土聚落中的传统公共生活模式和乡土文化关系密切的公共空间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于现状情况复杂、无法实现整体保护的乡土聚落来说,如何通过对尚存的建筑和空间要素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实现聚落传统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是研究和保护实践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乡土聚落所处的自然地理、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千差万别,这种差异性会体现到聚落的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当中。相应的,乡土聚落公共空间的结构、功能、尺度、形式等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丰富性。从空间的形式和尺度来看,街巷空间和广场空间是基本的外部公共空间类型;从聚落及其公共空间所处的环境来看,滨水空间和山地聚落的公共空间因其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密切联系而表现出较强的特殊性;从公共空间的功能来看,农事活动、商业活动以及信仰活动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形态;从公共空间所容纳的公共活动的性质看,可以分为日常性空间和仪式性空间两大类型;从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和意义来看,聚落的入口空间、重要的公共建筑空间以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渡空间往往得到更多的关注;从公共空间的形成看,其空间结构的规划和空间界面的营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上述关于乡土聚落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筑苑田居市井乡土聚落公共空间》一书汇集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聚落公共空间实例,旨在建立一个中国乡土聚落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及其当代变迁的整体轮廓,进而理解与之相关联的传统生活方式与乡土文化。其中,相对于纯粹的建筑和空间物质层面的特征,本书更为关注场所与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乃至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即人创造空间,空间塑造人。
|
目錄:
|
01 ︳ 寻常巷陌
02 ︳ 张弛有道
03 ︳ 智者乐水
04 ︳ 仁者乐山
05 ︳ 稼穑艰难
06 ︳ 商市繁华
07 ︳ 祈福禳灾
08 ︳ 桃花源头
09 ︳ 风雨楼桥
10 ︳ 先人之佑
11 ︳ 门头巷尾
12 ︳ 柴米油盐
13 ︳ 悦人娱神
14 ︳ 胸中丘壑
15 ︳ 匠心巧思
参考文献
致 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