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編輯推薦:
减去无用的欲望,过好复杂的人生 写给每个在失去中感到痛苦的人 融合心理学与禅修思想,为现代人被压力扭曲的心灵打开一个出口 全世界疗愈超过30000000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杰克康菲尔德 诚意之作
內容簡介:
人一生的成长,犹如蝉蜕,只有勇于舍去身上那看似无比重要的壳,才能脱胎換骨,长出一双能让人生飞翔的翅膀。
而人*的痛苦,在于不愿失去。対于已失去的,永近都在杯念、悔恨,放不下过去,折磨现在的自己。求不得是苫,得而复失更苦,想要紧紧抓住,却失去得更快更多
如何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拥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美好人生?超个人心理学大师杰克康菲尓徳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会做减法的述程減去无用的欲望、 累赘的习性、杂乱的心念。简单的心性,オ能过好复杂的人生。
關於作者: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生长于美国东岸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荣捷博士鼓励和启发而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前往东南亚修习,曾在阿姜查住持的巴蓬寺出家,也曾在马哈希尊者、阿沙巴尊者和佛使尊者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佛教僧侣与印度教上师。
他自1974年开始在世界各地教导禅修,是将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引入西方的重要老师之一。他擅长结合现代心理学与禅修思想,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他不仅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禅大师、内观学社与灵磐中心的创办者,还是位临床心理学博士,著有《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狂喜之后》《踏上心灵幽径》等多部著作。
目錄 :
目 录 自 序 失去该失去的,你才是自由的 0 1 第一部分 你失去了什么 第一章 你的神圣性你敢于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却害怕了解自己的神圣性 003 第二章 最深的天性爱自己是慈悲的起点,只爱自己却是对自己的不慈悲 013 第三章 头脑的平静不管每天有多少人从我的世界路过,我还是我自己 025 第四章 纯洁的心灵心污了,看什么都是污,每天观心,净化你的心灵 037 第五章 自我的幻象失去你以为真实的自我,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 049 第六章 自我独特性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相似,是共情和爱的起点 063 第二部分 找回失去的美好 第七章 正念的力量坦然无惧地活在当下,接纳自己的一切感受并转化之 077 第八章 身体的智慧你不倾听身体的智慧,身体就会出一些毛病来提醒你 089 第九章 流动的情绪让情绪之河自然流动,它将带领我们到达内在的智慧 101 第十章 念头的故事你是由故事而不是念头组成的,念头也有自己的故事 113 第十一章远古潜意识深入痛苦的潜意识根源,找回失去的美好 123 第三部分 懂得取舍 第十二章舍弃贪嗔痴负面情绪不是你的全部,舍弃它们你打开新世界 137 第十三章欲望的转化你的问题不在于拥有欲望,而是你的欲望太小了 151 第十四章愤怒的转化你的愤怒往往是软弱的表现,真正强大的人不怕爱 169 第十五章执念的转化人最深的执念是忘了自己是谁,还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183
第四部分 得失在我心 第十六章痛苦与放下痛苦不会凭空消失,你需要释放痛苦的力量 197 第十七章心灵指南针惯性思维带来安全和舒适,却无法给你未来 211 第十八章本性不会变信任你的慈悲本性,再负面的想法也能转变 225 第十九章静心的奥秘静下心来,内在的光明智慧本性自会显现 237
第五部分 失去以后的收获第 二 十 章美德与痊愈美德的培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57 第二十一章自助与助人爱自己,就是爱世界;爱世界,就是爱自己 273 第二十二章中道的智慧以赤子之心,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287 第二十三章天真的快乐看似失去一切,实则得到生命全部的祝福 301
內容試閱 :
自序:失去该失去的,你才是自由的
2007年我同一行禅师 一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持一个禅修心理疗法大会。
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近两千名的听众时,我感到困惑,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人参加这场为期三天的聚会?是因为需要找到一条智慧之路以应对现代生活中极其普遍的冲突、压力和疲惫不堪?还是因为渴求一种心理学把精神面和人类至高的潜能纳入其治疗方式中?还是因为希望找到一条安神宽心的捷径?
我发现讲演必须是个人化的,切合实际的,就像我在本书中所写的那样。这些会议参加者企求的激励和支持,同旧金山灵磐禅修中心的学员是一样的。进入我们光明禅堂的人不是要避开生活而是要寻求一条穿越它的智慧之路。他们各有自己的问题,而且真心寻求幸福。他们常常心忧天下,忧心它不停的战争和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他们疑惑,留给其下一代的会是什么?他们听说了禅修,希望找到佛教许诺的喜乐和内在自由,以及一条较智慧的关怀世界之路。
四十年前,我来到泰国一个丛林寺院寻找自己的幸福。出身痛苦家庭的年轻的我,从达特茅斯学院亚洲研究专业毕业后,感到迷茫和孤苦,请求和平工作团(Peace Corp)派我去佛教国家。回想起来,我知道我要逃避的不只是家庭痛苦,还有来自我们整个文化的痛苦它在越南战争中是如此的显而易见。在湄公河流域附近的几个省的乡村健康医疗队工作时,我听到了阿姜查禅师乐意接纳西方学生的事。我满怀期待,希望佛教教义能帮助我,甚至让我开悟。拜访阿姜查寺院几个月后,我持戒皈依了。接下来三年,我修习禅定、布施、慈心,这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我一生佛法实修旅程的开始。
就像今天的灵磐禅修中心,丛林寺院接待了一连串的来访者。每天,阿姜查都坐在一个空旷地边缘处的木椅上向所有来访者致意,他们有当地农人和虔敬的朝拜者、求道者和士兵、年轻人、首都来的部长们,还有西方学生。所有人都带有其灵性上的问题和矛盾,有他们的苦恼、恐惧和渴望。有时阿姜查会抚摸一个刚死去儿子的男人的头,在另外一个时刻,会同一个醒悟过来的店主一起嘲笑人性的自大。上午他也许在给一个半腐败的政府官员讲授伦理,下午则向虔诚的老尼传授观心法。
即便在陌生大众中也存在非常祥和、互信的气氛。师傅的慈悲以及指导让我们在生死乐忧的旅途上共同探索,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处。阿姜查和其他法师们实践的是生活心理学,这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完备的治疗与领悟系统。这个心理学消除了世俗问题和精神问题的区别。对于阿姜查来说,烦恼忧虑、精神创伤、钱财麻烦、身体疾病、静坐问题、伦理矛盾和社会冲突都是佛教医药要处理的苦难。通过他自己深深的禅定,通过其老师传下来的大量善巧的法门,他能应对范围广泛的人类问题和可能事件。完整的禅修训练、心理治疗法,认知和情绪训练、冲突解决方法这一切都被他用来唤醒来访者本身的正直、平等、感恩和宽恕这些品德。
阿姜查作为治疗家显示出来的那种智慧,是通过古代文字传承下来的,先是佛陀教导的记录,然后是一百多代人的学习研究和实修,并加以扩展。古代文字传承是一个巨大的智慧库,是人类思想的深刻发掘,不过西方人不易理解它。
此刻,一场冬季暴雨正倾注在我写作的小木屋上,木屋位于灵磐禅修中心上方的森林中。书桌上是一些经典著作,它们来自于佛教的许多主要历史宗派,有:《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 ,论述色空的《八千颂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龙钦巴尊者的藏文识论。随着时间的过去,我学会了珍视这些经典,知道它们充满智慧珍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不仅是早期上座部传统的经典名著和佛教心理学根本纲要,也是所有著作中最为难懂的著作之一。如何解释下文:不可分离物质现象构成了纯八法聚;导向身表轻快性十二法聚;所有物质组合起源于意识?而在印度、中国和日本被尊为大乘圣典的《心经》,其内容有如空幻的神话和近乎无解的禅宗谜语的混合。按同样方法,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分析救命药物的生化结构,也许同理解龙钦巴尊者关于自性空的说法一样容易。
我们都在寻求的是这些经典背后的经验,那些丰富深刻而自在的经验。当洛拉带着癌症来到灵磐禅修中心时,或者沙隆法官来学习宽恕时,他们每个人希求的是精髓,是那点亮这些文字的心悟。可是如何找到它呢?
像我的师傅阿姜查一样,我尝试把这些经典的精粹用生活化且直接实用的心理学表达出来。我已经是佛教长老辈的一员,这些长老包括佩玛丘卓(Pema Chdrn)、沙伦萨尔兹伯格(Sharon Salzberg)、约瑟夫葛斯坦(Joseph Goldstein)、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以及其他帮助把佛教学说广泛引入西方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仍然忠于我们自己文化根源的同时,我们主要专注于核心教义,专注于佛教智慧的本质。尽管这个角色不同于更正统的和更学术性的佛教徒,但对于把佛法引入一个新文化,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条路,能促成关于这些卓越学说的一个非宗派的理解方法。我的另一个师傅佛使尊者是这样鼓励我们的:莫把那些教导区分为上座部、大乘,或金刚乘的学派,只说一个佛乘就可以了,这是醒悟的核心生命原则。
同这些基本佛教教义并行不悖的,是我也从西方心理学传统中引入了重要的洞见。我对西方心理学的兴趣,开始于从亚洲回来后当时碰到的一些在寺院未曾出现的问题。
在与女友、家人相处方面,如何进取这方面,我都有困难。我发现不能单单用禅修转化我的问题。没有捷径,没有精神便道可以让我免除这样的功课,即把静坐所学得的法则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为了弥补我的佛法训练,我进入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赖奇呼吸法、精神分析法、完形疗法、荣格疗法。在早期那洛巴佛学院(Naropa Buddhist University)、禅修中心和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中,我同具有创新精神的同事们一起工作,因而促使了东西方心理学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逐渐变得更丰富、更微妙和更开放。今天,对于心理健康之较积极正面、注重精神和眼光远大的方法,各个学派的医生都有广泛的兴趣。许多受制于医疗保险系统的工作者,在同这个系统作斗争。当我讲授神圣性、慈悲训练、转化苦难和以非宗教的方式培养我们同生命的神圣联系时,这让我感到明显的宽慰。
神经生理学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扩展了这个对话。我们现在可以窥探脑部结构,研究佛陀许多世纪以前所揭示的同样重要的问题。脑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禅修精通者获得宝贵的资料,证实佛教心理学对人类潜能的精确分析。因为这些资料与分析依据数千年的实验和观察,所以佛教法则和教义很适合西方的心理科学,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感受、压力、医疗、情绪、心理治疗、人类潜能以及意识本身。
我通过自己的经历知道,心理学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的真正实践让我对生命更开放自由、更加顺其自然。我发现,抛开西方的术语(如反向移情和情感投注),或东方术语(如俱起意识和变相),而用渴望、伤害、愤怒、慈爱、希望、拒绝、放下、亲近、自我接纳、独立,以及内在自由这样的说法更有帮助。开悟(enlightenment)这个词有太多的理解和误解,我代之用内在自由和解脱明晰地表达通过佛法修行可达到的全面觉悟。我希望学生和修行人的觉悟事迹帮助我们信任自己深广的慈悲力。我希望我们能找到包容悲哀、孤独、羞辱、欲望、悔恨、沮丧、快乐以及和平的力量,让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面临何事,都能从中解脱而自在,找到深厚的信心。
我身为西方的佛法老师,虽没有像师傅阿姜查那样坐在户外接见来访者,但我经常和学生与求道者见面。我通常同来上禅修课的人,或者在此地闭关的人谈话,这些人来此参加为期3天到3个月不等的禅修。闭关期间,每天都有佛法课程和禅修指导,有一个集体修行阶段计划,还有长时间的静默训练。每隔一天,学生单独会见老师。这个单独的会面或交谈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钟。
学生来面谈时,我们一起默坐几分钟。然后我问他们的体验,以及如何处理。从这里起步,可以展开一场深刻的对话。有时,我只是带着慈悲心静观他们的修行;其他时候我会提供建议。我们常常观察学生当下的身心,就像佛陀经常对来访者所作的那样。在这本书中你会更完整地看到我和其他老师们是如何做的。你可以切实感受到,我们是如何实在地把这个广大慈悲的心理学运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的。
如果你是个临床医生或精神健康专家,佛教心理学将会向你展示一些新奇的理解和可能。它也许会渗透进或者转变你工作的方法。如果你不了解佛教教义,对静坐禅修感到陌生的话,你将会了解到静坐禅修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要慎重地集中你的注意,它就开始了。当你研读这本书时,你就在做一种禅定功夫。如果你在佛法修行上较有经验,我希望你用全新的方法挑战自己,这些方法就是用来帮助你踏上实证觉悟之路。
为了理解这个对话,我想借重一位贤哲多次说过的话:佛教教义不是宗教,它们是关于心的科学。但这并不否认一个事实,即对于世界大多数人而言,佛教也具有宗教功能。像大多数宗教一样,它给信徒一个富含虔诚修行、集会礼仪和神圣事迹的传统。但这并非它的源头或核心。佛陀是人不是神,他给其追随者的是经验教训和真修实行,一条认识并释放苦难的革命性道路。通过内证实修,佛陀发现了一套系统而卓越的训练方法,可以造福人类并实现最高水平的人类发展。今天,正是这条实修和解脱之路吸引许多西方学生转向佛教修行。
本书中所讲授的东西对大部分的西方心理学,对唯物主义、犬儒主义以及见于西方文化中的绝望,都是一个有力的挑战。本书一开始就描画了关于心理学和人类生活的彻底而正面的方法。第一部分从神圣性和慈悲开始,阐述了心理健康和意识的佛学观点。第二部分详述了正念观照(mindfulness)实修的治疗和觉悟作用。第三部分专述非健康情绪的转化。第四部分概括了广泛的佛教心理学工具,从禅定和观想的力量到精巧的认知训练和转化性的社会实践。第五部分探讨了意识最高境界的发展,即精神安乐和解脱的各种可能性。
在大多数章尾,提供了专门的佛法实修练习供读者尝试。请敞开心胸,把这些练习当做探索试验。如果你没有时间做全部练习,信任你的直觉,从你觉得最有益于你心的练习开始。如果你投身于它们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转变了你的心态,转变了你的处世之道。
让现代心理学理解和促进人类潜能发展到最高境界,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个世界的苦难和幸福,无论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有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必须找到更智慧的生存之道。幸运的是,这是绝对能做到的。在这本书中,我介绍了深远而广大的佛法观,它们可以治疗我们的心,解放我们的理智,并且有益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