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上篇辽金元道教文学思想综论辽金元道教与文学之关系、全真七子的散文思想及诗学思想、元代神仙道化剧思想。中篇明代道教文学思想讨论明代道教文学思想的雅化、俗化及与明代文学思潮的关系。下篇清代道教文学思想包括清代道教文学思想的回归、明清仙道戏剧家思想、《藏外道书》诗集中的道教诗学三个专题。
|
關於作者: |
蒋振华,男,1964年出生。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兼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思想研究及道教文学研究。
|
目錄:
|
本书由湖南师范大学学科经费资助
本书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
(17ZDA248)阶段性成果之一
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研究
目录
目录
绪论
上篇辽金元道教文学思想
第一章辽金元道教与文学之关系
第一节辽代道家、道教与文化文学的一体化
第二节金代道教及其文学思想含蕴
第三节元代道教与文学之关系
第二章全真七子的道教散文思想
第一节生熟互化的创作论
第二节宗教叙事的结构原理
第三章全真七子的道教诗学思想
第一节全真派诗词的宗教主题呈现
第二节曲直相依的诗学观
第三节诗意内敛与诗论多元化
第四章元代神仙道化剧思想
第一节金元神仙道化剧创作实绩
第二节先悲后喜的喜剧思想含蕴
第三节神人共悲的悲剧冲突思想
第四节神仙道化剧的艺术旨趣
中篇明代道教文学思想
第五章明代道教文学思想的雅化
第一节三教合一的道经文体观
第二节明代道教青词创作的雅丽奢华
第三节张宇初的道教文学思想
第六章明代道教文学思想的俗化
第一节张三丰道教文学思想与创作的俗化
第二节张三丰文学创作之成就
第三节《正统道藏》文体分类的大众化趋向
第七章明代道教文学思想与明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明代道教文学思想与童心说
第二节明代道教文学思想与性灵说
下篇清代道教文学思想
第八章清代道教文学思想的回归
第一节散文思想向老庄文学思想回归
第二节小说思想向存想思神的空间维度回归
第三节明清仙道戏曲的艺术指向
第九章明清仙道戏剧家思想专论
第一节朱权和朱有燉
第二节徐渭和汤显祖及其他
第十章《藏外道书》诗集中的道教诗学思想
第一节关于诗论
第二节文论及其他艺论
结语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绪论
我在《唐宋道教文学思想史》(岳麓书社,2009年版)一书中,探讨了中古本土宗教道教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具体落实到唐宋道教与文学思想的关系来说,就是唐宋的重玄理论、内丹理论、三教融合趋势等道教义理催生了诸多文学理论形态、文学思想观念。那么,道教发展到封建社会的晚期,即元明清时期,是否也像此前的唐宋道教一样催生了文学理论、思想、观念、范畴等意识形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沿此思路,尤其是从元明清道教与文学思想之关系的真实历史情形出发,进一步揭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一种历史面貌,与唐宋道教和文学思想的关系是否异时共性,抑或是异时异质?作为一个较长的封建社会晚期的道教文学思想,其基本内涵和特质是什么?按照怎样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规律建构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体系和外观?诸如此类,需要我们在对元明清浩如烟海的道教文献的爬罗梳理、精研细读中揭橥之,这样,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史是怎么形成发展的?是怎么样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传统的元明清文学的发展是否也离不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影响?道教文化在元明清有哪些新收获?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学术价值都可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发现。
金元道教几乎是全真教的天下。虽然有太一教、大道教、天师道、茅山宗、阁皂宗、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符箓派、正一道的流传,但都是在小范围内的流布,影响远不及全真教之广大而深远,尤其对道教文学理论,对文人创作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几乎可以说微乎其微,本研究完全可以弃而不论。至于全真教,其在金元两朝,甚或是对后来明清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思想或文人生活态度,其影响可谓无所不在,而且影响深刻又长远,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元散曲和杂剧、明清小说,这些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文学体式,几乎是在接受全真教思想的熏陶与浸染下出现的,那些用这些文学体式来写元明清文学史的创作主体,无一不和全真教的相关宗教思想、宗教教义、教理、信仰发生关系。至于全真教里那些所谓七真之祖、七真子、七真后学,其自身的文学成就,由于其良好的家学背景以及本身的博闻强学等主客观原因,更使他们成为文坛领袖,诗国高手,梨园豪杰。今本《道藏》所存《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分梨十化集》《磻溪集》《洞玄金玉集》《渐悟集》《水云集》《仙乐集》《云光集》《太古集》,诗、文、曲无所不佳,是中国古代文学大家族中的宗教文学奇葩,而这些文集中提出的宗教文学理论、文学思想,或者这些诗、文、曲中所潜藏的文学观念构成元明清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挖掘和探讨全真教文人的道教文学思想内容,揭橥元明清道教文学、元明清传统文学以及文学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描绘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
研究表明,在前述《道藏》所收全真派人物的文集中,主要收录了他们的散文、诗词作品,在对创作思想、文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上,全真人多从其道教信仰与终极关怀上进行立论,诸如关于散文创作的生熟互化的创作原则,关于诗词创作的曲直相寓的诗学笔法,这在此前的道教文学思想以及传统文学理论中是无处可寻的。这些文学思想缘何而生?仅仅是因为宗教信仰的重要吗?与辽金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何种因缘?道教文学自身、传统文学自身对之的形成是否有逼宫的作用?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全真派文集中所倡导的散文生熟互化的创作论,基于对人类生命生死有序、阴阳抱气和合的生命理论的宗教思考,在将生命题材文学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生死气化的原则去对生命进行生熟(死)互化(转化)的结构安排,从而书写生命的起点与终结以构建人类思想中的道教信仰情怀,完成对于道教散文的叙述与结构模式程序的建立。显然,文学、宗教、政治、社会的水乳融合,共同完成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同时,全真派文集体现的诗歌思想上主张和倡导曲直相寓的诗学笔法,意即将委婉申说仙道与直截了当顿悟道妙的宣教方法成之于诗歌创作,两者相为依托寄寓信道之理。从道教宣教的宗旨上看,由于道教传授的隐蔽性和神秘性要求,因而以诗传教的形式必定要求将曲直相寓的诗学理论运用到宣道辅教的终极关怀中去,这是全真派诗歌不同于世俗诗学观念的另一种诗论形式,且又别开道教文学之生面,代表着全真教道派的具有诗学气质的诗性文化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辽金元全真道派作家们对于中国道教文学思想甚或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独特贡献。
如前所述,金元道派林立,除全真教外,尚有不下十家大大小小的教派,虽然教派众多,可是彼此并不对立冲突,相反却形成了诸道合流、多派融合的生存发展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至元代中后期愈为显著。其对于神仙信仰的追求,对于宗教教旨、教义、教理的阐释也愈来愈世俗化,因此,金元文人受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可谓前所未有,从而形成一种作为金元主流文学样式的杂剧在对于神仙题材的描写上可谓趋之若鹜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元代约略四十部神仙道化剧则推出了具有道教神仙色彩的戏剧理论:一是起死回生、先悲后喜的幽默喜剧理论,一是先死后生、神人共悲的悲剧冲突理论。其中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神仙(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等蕴含的上述悲喜剧理论,亦是我们解开全真道与马致远密切关系之管钥。
由于全真道对金元文人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家们的影响无所不在,因此对于这些客观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强调表述一下,以窥见金元文人是怎样窜名全真而形成唯全真是从的知识分子信仰洪流。金元文人姚燧在其《太华真隐褚君传》中记录众多幼业儒,长而遭时艰,求所以托焉而逃者投寄全真派门下。王恽在其《真常观记》中云士之慕高远,欲脱世网者依归全真教,这里所谓世网无疑指金元之际的战乱、元人对中原地区的侵占和杀戮。王鹗的《玄门掌教大宗师真常真人道行碑铭》记载时河南新附,士大夫之流寓于燕者就近奔走至全真教门下。元好问在《孙伯英墓志铭》中记载那些天下事无可为,思得毁裂冠冕,投窜山海,以高骞自便者风从全真教虽然归从全真教的客观原因是战乱,但全真教所倡导的从善如流的宗教道德操守,也是其深入文人士大夫之心的重要原因,正如元初东平四才子之一的孟祺在《应缘扶教崇道张尊师道行碑》中所说:当乾坤板荡之际,长春老仙征自海滨,首以好生恶杀为请,一言之功既足以感九重而风四海。元好问也指出:丘公往年召对龙庭,亿兆之命悬于治国保民之一言,虽冯瀛之悟辽主不是过。天下之所以服其教者,特以此耳。(《怀州清真观记》)天下服其教不为虚言,足见全真教影响天下之势真可谓如火如荼。此种盛况,宋子贞《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志铭》亦云汴梁既下,衣冠北渡者多往依焉,王恽《大元故清和妙道广化真人玄门掌教大宗师尹公道行碑铭》说四方学者辐凑堂下,归依参叩,彭大雅《黑鞑事略》其官称条亦云长春宫多有亡金朝士,全真门前,车如流水马如龙,则金元文人多创作神仙道化剧可知矣,而这些剧作所运用或倡导的戏剧理论,文学思想亦可知矣。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虽然推翻了元蒙人统治汉人的局面,结束了一个专制王朝的历史,但却建立了另一个专制的政权,虽然形式上是汉人夺回了自己的权力,可在权力的更高度集中、专制程度更高诸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相适应,道教也被统治者空前地管控和钳制。这表现为,道教管理制度更趋严格,道教的科仪、科范更趋细密,官方加强对道教书籍的管理,政府强行要求道徒们多把精力放在道教典籍、道经文本的清理编纂上,因此明代道书繁多,收藏也成为一种职业,道教思想虽然在高压下努力寻求三教融合的安处但却越来越沉寂冷场,道教人物也多以隐处不露为生存方式,所以出现了以张三丰为代表的隐仙现象。这些迹象表明,道教发展到明代,标志着中国道教发展的转折,这种转折的时间标志是明穆宗(15671573年在位)的即位,大约从明中叶开始,道教走向衰落。
以明中叶为分水岭,道教在明代由盛转衰,由此带来道教文学思想的演变则是由雅向俗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道教文学思想内容上表现为明中叶前官方道教典籍编纂中的文体明辨观要求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即《正统道藏》体现的文统论与道统论并行不悖的雅文学思想,尤以道教青词之体最为突出,要求道教文体创作的文饰与谀颂的统一,故有明一代道教青词创作极度繁荣。明中叶以后道教向民间发展,因此,其文学创作也向俗文学发展,从而带来道教文学思想的民俗化倾向,这以《张三丰全集》等文学创作为代表,强调文学创作的性灵、信言、真言的流露,朝着质朴纯真的理论追求迈进,而直接影响世俗文人或者与道教发生关系的晚明文人如公安、竟陵、性灵等文学流派对于性灵文学的提倡。质言之,明代道教文学思想在内容上由雅趋俗,在形式风格上由显趋隐。道教由金元的繁盛,走到明朝转向衰落,走到清朝则更趋没落,这种情况,道教学者戏称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一是清朝历代帝王无一信仰道教有如前世帝王者,二是即使对道教不闻不问不加限制也充其量沿袭明朝成例而听之任之,三是自道光以后对道教的管理抑制较以往更加严酷,鸦片战争以后道教几乎在官方没有市场,走向死亡。清朝灭亡后,道教只能在民间勉强流传,不成气候了。
虽然如此,从官方道教来看,清代还是有一些在信仰道教方面的可取之处的,比如清初三朝顺治、康熙、雍正主张儒释道三教并重,皆使人为善除恶,返邪归正,尊王法而免祸患,从扬善的目的出发,康熙对道教表现出一丝的兴趣,如对天师教比较关注。另外,清朝在大兴文字狱的过程中,也迫使道教学者钻到对道教原典《老子》《庄子》之故纸堆的研究中,因此,解《老》注《庄》之风盛行,从而使道教界回归老庄思想的趋势日见明显,而在学术思维、宗教思维上亦由此回归存想、思神的传统上。另一方面,清代道教向民间寻求生存的趋下选择,也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与民间俗文学、通俗文学不断接触、相互影响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综观清代道教与文学的关系,一是回归老庄,回归道教传统宗教思维的行径和雅文学主体士大夫文人发生关系,一是向民间的宗教走向与俗文学发生关系。
清代(至鸦片战争爆发)是道教的没落衰亡期。与道教衰亡相一致,清代道教文学思想则表现出追怀往事、留恋历史的回归倾向,表现为对于其原始经典《老》《庄》自然文风和尚简倾向的复归,这以此时一系列的注《老》、解《庄》的道教阐释性文本为代表,如《老子本议》《老子平议》《庄子平议》《庄子王氏注》《老子点勘》《庄子集释》《读老札记》《读庄子札记》《庄子解》《老子识小》等等。随着清代小说文体的发展繁荣,道教神魔小说、世俗章回小说中的道教文学思想在结构安排、叙事语体、情节建构上为道教逆向思维与具有艺术气质的道教存想相统一,如结构安排上表现为空间结构以天上、凡间、地狱相互转换的空间维度理论、心理结构以悲喜递进或邪恶正义转化之心理换位理论。在清代戏曲创作上,仙道戏曲中的道教文学思想则以追求神奇、幻诞、诙谐、幽默为旨趣。凡此种种,都只能说明清代道教文学思想只好在道教的晚霞与黄昏里去寻求幻想与留恋的希望了。
研究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无论从传统文学思想史、传统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而言,抑或是从道教史研究的角度而言,完全是一个开拓创新的研究课题,它需要建立在下述复杂而缜密的研究思路之基础上:通过阅读和整理现存《道藏》《续道藏》《中华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以及《藏外道书》以发掘元明清道教典籍所蕴含的道教文学观念或文学思想,比如《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渐悟集》《葆光集》《悟真集》《长春真人西游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编》《汉天师世家》《南华真经注疏》《吕祖志》《列仙通纪》《庄子集释》等大量的道教文献中的文学思想,再通过挖掘、提炼元明清所有道教文学作品中原生态的文学观念,如全真道七子文集、诗集、张三丰全集、元代神仙道化剧、明代神魔小说、章回小说、神仙戏曲、传奇等作品中内隐的文学观念,然后爬罗元明清道教或仙道的斋醮仪式和存思修炼等实践活动所蕴含的文艺观,《正统道藏》分类中的文体观、青词的艺术追求,在上述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最后系统全面地归纳和抽象出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勾勒出一条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的历史轨迹,做出是非判断,论断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如此,本课题本专著的目的才算达到,本研究之任务才算完成。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的把握,对这些问题的把握仍然必须一直伴随这个系统的学术活动,它们是:
第一,关于道教文学的概念。虽然我在对早期(中古)道教文学思想、唐宋道教文学思想的研究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见于《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唐宋道教文学思想史》两书的绪论之中。但在这里我们仍然必须重复此概念。从本质上讲,凡是反映道教之宗教信仰的一切道教题材的文学样式和文学作品都称之为道教文学,从创作主体来讲,不论是道教界人物还是教外不信仰道教的人物,只要他们的文学作品是涉道题材的,都称之为道教文学。
第二,关于道教文学作品的文献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文献渊薮:一是凡《道藏》《续道藏》《中华道藏》以及一切藏外道书中符合上述道教文学概念的文本,都视之为道教文学范畴,当然也就成为道教文学作品的归属地和本研究据以为依的研究对象;二是元明清各个阶段非道教人物、获得了道教箓籍而过着非道教戒规生活的一切社会文人之总集、别集,其中的涉道题材作品,也被纳入本研究的视野;三是不在第二种情况的集中体现的大部头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作品、戏剧集,其中涉道题材的文学作品,理当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第三,关于教内文学教外文学,教内文人教外文人等称谓。为研究的方便起见,本课题把道教界业内人物如高道、道士、道人、道教领袖、道教学者等等,凡是根据道教的言行规范、宗教教规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及其作品,都称之为教内文学、教内文人,反之,则称之为教外文学、教外文人。不过后种情况又作两方面区别,一方面是那些涉道题材的文学作品和非涉道题材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这类作品的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身份是不信仰道教但对道教感兴趣者,另一种身份是根本不和道教发生任何关系的文学作品和文人统统称之为教外文学、教外文人,或者干脆称为传统文学,传统文人(或世俗文学、世俗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