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或将从乡村振兴开始。乡村振兴从哪里入手?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能否留得住人?本书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了乡村问题的由来、乡村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特点。本书可供各级领导干部、三农问题研究学者、大中专学生、中学生以及广大农民朋友阅读。
|
內容簡介: |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或将从乡村振兴开始。乡村振兴从哪里入手?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能否留得住人?本书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了乡村问题的由来、乡村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特点,提出以高效生态农业破解乡村产业升级难题,大力发展种、养、加、销、游五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全面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从而让农民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变成现金。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是关键,在农业各个环节应尽量避免有害化学物质投入,实现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从源头告别有害化学物质残留,保障全民健康。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建议就地发展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本书的后,从教育、科技、扶贫、金融、乡村组织、新乡贤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本书可供各级领导干部、三农问题研究学者、大中专学生、中学生以及广大农民朋友阅读。
|
關於作者: |
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编委、《生命世界》编委、《首都食品与医药》编委、联合国大学国际干旱区问题咨询专家。长期从事植物生态学、生态农业研究,关注乡村与食物安全话题。研究成果曾两度进入西方大学教科书,并被美国《科学》杂志长篇报道。
|
目錄:
|
序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
章 乡村问题的由来
节 中国古代乡村制度
第二节 现代乡村革命
第三节 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
第四节 三农问题愈演愈烈
第五节 空心村现象
第六节 消失的乡村
第七节 乡村振兴从哪里入手
第二章 乡村的生态与社会特点
节 乡村野生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 乡村栽培物种多样性
第三节 乡村驯化物种多样性
第四节 乡风民俗
第五节 民居
第六节 乡村产业
第七节 乡村治理
第八节 山水林田湖与田园综合体
第三章 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节 健康食物生产
第二节 健康中草药生产
第三节 动物生产
第四节 农产品加工
第五节 农产品储藏
第六节 农产品销售
第七节 农民职业化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
节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 科技下乡
第四节 乡村组织化
第五节 乡村与城市互惠发展
第六节 扶贫与乡村振兴
第七节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章 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节 乡村消失的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 正确对待害虫
第三节 科学对待杂草
第四节 乡村森林保护
第五节 乡村湿地建设
第六节 草原建设
第七节 海岸带生态恢复
第六章 就地城镇化,产业专业化
节 种植业
第二节 养殖业
第三节 加工业
第四节 储存与运输
第五节 乡村金融产业
第六节 乡村养老产业
第七节 乡村中的工业
第八节 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
第九节 乡村垃圾处理
第十节 乡村生态旅游
第十一节 农家乐本地化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