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女性不仅是生育主体,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伴随着提高女性地位的国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成为社会劳动的重要参与者;但女性同时也是生育责任的主体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者。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个人发展和生养子女成为众多职场女性的掣肘,家庭和生育的羁绊让众多女性止步于职业发展链条的中端。随着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职业女性工作和家庭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促进女性发展、保障妇女权益是生育政策调整以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选题着重分析了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各种顾虑和现实困境。其中,女性职场方面的顾虑虽然由来已久,不是因为生育政策调整而出现,但其根源仍与女性生育有关,并且随着女性生育数量增加,或者女性生育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加大,而更加强烈;女性家庭方面的困境,主要是生育政策调整后在母婴健康、孩子照顾方面的社会医疗、托育等资源结构和数量的矛盾,以及女性过多的家庭投入而损失的经济保障问题。本选题在现状描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期更加客观的反映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就业和家庭的影响,力求研究结论更加可信。
|
關於作者: |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成果作为主要骨干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家社科项目的研究,主编和参编了多部北京市精品教材的编写,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学术论著多部。尤其是在从事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和保障,关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她出版的专著有《医患关系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制度整合研究》、《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等。出版的教材有《社会保障概论》(主编)(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副主编)(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劳动经济学》(参编)(2006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等。论文:透过医患双方不同视野解读目前的医患关系,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优秀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论文:从分割走向融合: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发展趋势,获得2010年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四届年会优秀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作为教师,她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我国现实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相结合,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我国的改革实践以及发生的重大相关事件,在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好的教书育人,有良好的师德和奉献精神。2001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05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务实》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2009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