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其中一卷。本卷内容编选多样化,既是导师文集,也是李泽厚先生*重要篇章的全貌展示。本卷共选十七篇文章,这十七篇涵盖了李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伦理学、美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表达了李先生对人类命运及个体命运的探寻与思考。它们虽写于不同时日,时间跨度极大(*长的相隔四十年),但思想前后相承,内在脉络一致。
本书为《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其中一卷。本卷内容编选多样化,既是导师文集,也是李泽厚先生*重要篇章的全貌展示。本卷共选十七篇文章,这十七篇涵盖了李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伦理学、美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表达了李先生对人类命运及个体命运的探寻与思考。它们虽写于不同时日,时间跨度极大(*长的相隔四十年),但思想前后相承,内在脉络一致。
|
關於作者: |
李泽厚,著名学者、美学家、哲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哲学纲要》《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伦理学纲要续篇》等。
|
目錄:
|
一 礼的特征 005
二 仁的结构 012
三 弱点与长处 026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思想散论(1978) 033
一 一个被改造的上帝 033
二 砸烂孔丘的牌位 040
三 冲击四条极大的绳索 042
四 《天朝田亩制度》 046
五 《资政新篇》 050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1986) 053
一 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053
002 大师说 李泽厚卷
二 救亡压倒启蒙 068
三 转换性的创造 082
附: 救亡压倒启蒙与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之发明权考释
(2018) 马群林 089
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2005) 105
鱼:生命的符号 105
龙:权威/秩序的象征 108
汉字:并非口头语言的记录 113
由巫到礼(2001、2014) 122
行走中的神明 122
礼的三特点 130
历史使命感 135
释礼归仁(2014) 144
有情宇宙观 144
内在超越? 149
性与情,谁为本? 152
一个世界 154
周、孔取代孔、孟 158
孙老韩合说(1984) 161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162
二 《老子》三层 166
三 所谓益人神智 177
目录? 003
漫述庄禅(1985) 185
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186
二 人格本体论 196
三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202
阴阳五行: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2001) 220
中国辩证法来自兵家:行动第一 220
反反二元:度 223
五行特点:功能与反馈 229
阴阳五行与后现代 233
对话 234
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1996) 247
哲学探寻录(1994) 262
人活着:出发点 262
如何活:人类主体性 267
为什么活:个人主体性 272
活得怎样: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 279
走向心理(2004)
实践美学研讨会发言摘要 286
实践美学短记(2004) 304
美感双螺旋(Aesthetic Double helix)与人的自然化 304
004 大师说 李泽厚卷
艺术终结与审美文化 307
实践美学短记之二(2006) 310
审美与艺术 310
审美与人性 314
审美形而上学 317
答高更(Paul Gauguin)三问(2015) 321
我们从何处来? 321
我们是什么? 324
我们往何处去? 328
《康德新解》英译本序(2016) 332
伦理学新说述要(2018) 337
导论 从康德绝对律令新释说起 337
第一章 伦理、道德外内二分和由外而内说 346
第二章 道德三要素(意志、观念、情感)说 356
第三章 两德(传统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说 380
结语 402
代跋 书院忆往(2018) 403
编后记 马群林 407
总后记 4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