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对近年来上海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全书由24篇社会治理实践创新案例构成,详述了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创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社会环境,满足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要,各行业和区域基层所进行的探索,为了解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
內容簡介: |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多新问题和新任务,尤其是超大城市社会治理遇到的问题和短板更加显著。本书是对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为了解近年来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书收集了上海市各区、街道、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推陈出新、社会效益卓越的案例24则,分别从党建、主体开拓、平台搭建、方式探索等方面展现了上海市社会治理工作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
關於作者: |
董幼鸿,男,1971年生,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上海市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研究、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研究、公务员制度研究等。曾发表论文30余篇,著《地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参与编著 《中国特大城市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共基础知识》《上海市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教材》等多部教材和专著,主持上海依法治市办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及 省部级课题多项。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转移到城市,推动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多新问题和新任务,尤其是超大城市社会治理遇到的问题和短板更加显著。为了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创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社会环境,满足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要,2014年初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近5年来,上海通过加强基层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解决了基层社区治理中一些难点和短板问题,不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强化了基层党建。上海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贯彻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格局。街道党工委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区域化党建的三建融合发展,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全面推行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增强党组织统筹社区资源的能力。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改建为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发挥党建活动功能、党建形象展示功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功能。
二是转变了街道职能。坚持眼睛向下,上海全面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职能,从拼经济转向拼服务,把街道的主要精力聚焦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上。街道内设机构从向上对应转为向下对应,从原来的十几个科室调整为6 2(6为全市统一设置部门,2为各区自行设置部门)。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窗口功能,加快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下沉了执法力量。上海坚持一切围绕基层转,让基层有职、有责、有权。赋予了街道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等五项权力;做实了街镇网格化管理中心;落实了城管执法等管理队伍下沉街镇,推动街镇房管办事处、绿化市容管理等部门实行街(镇)属、街(镇)管、街(镇)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权责下放、资源下沉等配套保障机制和综合管理、指挥调度等下沉力量运行机制,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权责统一。
四是推动了自治共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上海建立了社区自下而上形成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的机制。通过自治基金、自治项目的运作,找到触点,汇聚趣点,攻克痛点,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互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联合会,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和承接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指导目录,打造邻里中心、睦邻中心、邻里汇等社区公共空间,加强三社联动,更好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建立了社区基金会,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五是建强了基层队伍。队伍建设是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上海基层治理改革的成效。上海重点加强班长工程建设,往往一个好书记,盘活一盘棋。上海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提供事业编制事业岗位待遇。对于街镇中心工作人员和居委会干部,上海首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了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并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1.4倍确定工资水平,形成动态调整的薪酬体系。这几年里,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报考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这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已有4.8万人。
以上诸多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创新工作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作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为党校领导干部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鲜活的案例。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为了响应市委主要领导对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指示,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案例教学和研究,发挥案例在党校干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由教务处组织和协调全市党校系统教师,收集和编撰各自行业和区域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案例,最后编撰成《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超大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上海实践》案例集一书,该书是对上海近5五年来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一个梳理和总结,期待为党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与时俱进的鲜活的教学素材,为提升领导干部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