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队自2001年成立至今15年间新闻评论相关研究和思考记录的文集。全书分为师生关于新闻评论的论文选编、本科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硕士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博士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等四部分,侧重于全方位展示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的教育过程,对更多的读者了解并直观感受有关新闻评论的思想与力量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也供所有喜欢评论、学习评论的读者与研究者参阅。
|
內容簡介: |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正是这种学院文化,使这个学院遇到困难能扛住,不退不让,顽强坚守;每逢机遇就大干快上,迎风起飞,才成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事业。
|
關於作者: |
牛静,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媒介伦理、传播伦理与法。兼任《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主编。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独著或参编学术著作及教材多部。
|
目錄:
|
目录
第1部分新闻评论的理论研究
代表性学术论文2
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2
中美新闻评论立论方法的比较分析8
中美社论写作方法的异同16
关于新闻述评文体的应用新闻学解读20
新闻评论是情与理的统一体24
新闻评论也要讲好故事29
新闻评论也该有宽容的一席之地34
独立品格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39
新闻评论离不开民主意识43
新闻评论少不了科学精神48
评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52
新闻评论也要抢、要养57
新闻评论的正义观初探61
视听评论的勃兴及其多重价值71
网络评论的自由与控制79
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环节83
任仲平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92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
基于对国家形象片网民评论的分析105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
基于对《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113
论文要点摘编119
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119
新闻评论的科学精神研究122
新闻评论的民主意识研究127
民国时期新闻评论理念研究
以储安平为中心的考察131
新时期报纸时评运行规范研究
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136
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
我国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建构142
网络时评与中国新时期民主进程146
自媒体对中国公共话语平台的重构149
中国的网络论坛对社会民主的影响150
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法的比较
以2008年2011年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为例151
网络新闻评论:实现我国公民表达自由的新路径154
报纸评论专栏的特点与定位研究157
报纸经济评论刍议161
阮次山评论思想个案研究164
新时期新兴时政新闻话语研究168
央视《新闻调查》叙事话语研究169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的话语转变探析170
新新闻主义理论框架下《南方周末》弱势群体报道的话语转型研究171
新闻评论视域下医患冲突的媒介关系建构
以湖南产妇死亡案系列评论为例172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地铁族对武汉地铁建设影响为例173
近十年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关于新闻评论写作方法批评的框架174
中国新闻评论研究状况调查177
关于时评研究的研究178
第二部分新闻评论的实践观察
代表性学术论文182
用睿智和激情,与时代同行
2016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182
中国新闻评论2013年回眸188
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
2011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193
日趋多样化的新闻评论发展态势
2010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198
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
以36份报纸评论版发刊词为例202
我国报纸社论现状及发展216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及解困策略探析221
关于新闻评论改革的几个问题225
党报评论改革的范例232
新闻评论要学习领会和阐释文件精神234
认识和参与电视问政239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242
中美报纸对三鹿奶粉事件评论的比较249
现象化与事件化
中美新闻评论选题风格的歧异253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258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265
网络新闻评论与舆论引导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268
网络论坛和报纸评论的互补互动271
网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发展空间探析274
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
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282
论突发事件中的公民表达290
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法的比较298
论文要点摘编306
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
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306
我国新闻评论意见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趋势
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人民日报》为例312
浅析时评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2002年至2006年《南方都市报》解读315
都市类报纸评论周刊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分析
以《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为例318
浅议网络评论对网络舆论的影响322
试论电视新闻评论对公共论坛的搭建
以《时事辩论会》为例325
中美新闻评论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京报》、《纽约时报》为例328
普利策专栏评论奖风格分析
以丽萨法尔肯贝里的获奖作品为例332
观点竞争时代的社论比较
以《南方都市报》与《广州日报》为例333
徐铸成新闻评论研究334
报纸评论专栏品牌经营研究336
人民日报评论版特色研究340
德国《明镜》周刊社论写作特色分析341
2011年度《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作品分析342
用特色赢得青睐
2006年光明论坛内容分析343
《南方周末》众议版评论特色分析344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变化初探345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348
解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论351
《焦点访谈》的点评艺术354
门户网站网络评论栏目特色研究
以腾讯网今日话题2015年评论作品为样本355
网络评论专题研究
以腾讯网、人民网、凤凰网为样本分析356
中低端论坛舆论领袖特征初探
以天涯社区灰常点评版为例359
网络新闻评论频道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人民网观点、新浪评论和东湖评论为例360
试论我国当前娱乐评论的社会责任及对策研究361
第三部分评论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
据势行事,以事成势: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366
开放新闻评论教育,培养新时代舆论领袖379
提升新闻评论学科水平,实行开放的新闻评论专业教育
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负责人顾建明老师381
再接再厉,抓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387
新闻评论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392
创新新闻评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397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401
依托《华中评论》,培养杰出的评论人才404
培养可爱的人民信赖的传媒人407
关于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再思考410
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416
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造新闻评论特色教育
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421
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426
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434
新闻评论起于发现和服务于社会
赵振宇教授新闻评论理念与实践观437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培养新闻评论人才445
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445
秉中持正,求新博闻,做六星级的卓越传媒人450
做最好的自己454
新闻理想与教育情怀459
学院文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基464
新闻传播教育的支点错位472
新闻传播教育,转型还是坚守?478
从交叉、融合到协同的演绎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历史与未来的选择482
第四部分附录
大事记486
新闻评论会议综述489
新闻评论:旗帜的力量继续飘扬
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489
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
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495
改革创新是评论持续前进的不懈动力
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501
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
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506
评论创新究竟难在哪里?
新世纪第五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512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
新世纪第六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517
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危与机
第七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会议综述522
提高学生特色素质打造学校靓丽名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纪要527
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召开532
后记534
|
內容試閱:
|
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与灵魂,往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或变革时期,新闻评论员常常扮演着阶级政党喉舌的角色,一呼百应,成为社会运动的鼓动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自有新闻教育以来,新闻评论教育就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优秀的评论员则是培养他们的高校新闻院系引以为自豪的资本。21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另辟蹊径,创造了中国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近,赵振宇教授、顾建明教授主编的《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书正式出版。该书集纳了近二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华科大新闻学院师生在新闻评论研究与新闻评论教育改革方面的成果。我有幸在华科大新闻学院担任院长近12年,亲自经历、见证、参与了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历程。仔细拜读书稿之后,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个个难忘的事件,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像,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发了我思维的涟漪,引起了我无限的感慨。一、网络时代新闻评论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置身于网络时代,媒体的触角和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犹如空气,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呼吸,甚至决定了我们的生存。在媒体技术赋权的背景下,完全改变了过往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对立的状态,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人们不再满足于众声喧哗,而是苦于难以听到理性的声音。于是,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抢眼的内容、稀缺的信息资源,新闻评论员在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的角色愈益重要。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但是,反观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界,虽然我们看到的是繁荣昌盛的局面,办学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办学层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对于社会及媒体对优秀新闻评论员的需求,没有及时反馈。评论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短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水桶理论,水桶的容量终取决于短的那块板子。评论教育的缺失,已经影响并在继续影响着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满意度。总的来看,当前中国高校新闻评论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把新闻评论定位为一门纯粹的写作课,其功能在于养成或提升新闻从业者在评论写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很显然,这种定位严重地弱化了新闻评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消解了评论作为一种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事实、事件、过程的解读和评价,往往比事实、事件、过程本身更加重要。人们不仅要了解事实、事件和过程,更要认识其背后的意义及其来龙去脉。评论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写,而在于透视复杂事件及动态过程的一双慧眼、深刻的洞察力和理性思维。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高歌猛进的背景下,评论与表达更是一种应该普及的公民素质。在这个意义上,目前新闻教育界对评论教育的定位不仅过于狭隘,而且看低了新闻评论的现实价值和功能,与社会的期待相去甚远。其二,几乎所有高校新闻院系在新闻评论教学内容与师资队伍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定位的狭隘、位阶的低下,大多数新闻院系的课程体系之中,新闻评论往往只有一门课程,2个或3个学分,只配备一名老师。其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之中的分量,与当下传播实践中新闻评论的分量极不相称。社会与业界的需求在相当的程度上被忽视了。作为一个职业的新闻评论员的专业素养和作为一项公民素养的评论,都需要对其在评论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多的学分、课时,配备更强的师资,以强化新闻评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存在着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一点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少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到博士,文凭靓丽,却鲜有业界经历。在承担一般史论课程教学时问题还不大,但是在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教学,尤其是新闻评论教学方面,就会出现与时代脱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社会乃至媒体自身都对新闻评论教育的现状很不满意。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更需要通过系统、深入社会认知实践、网络舆情调查和案例数据库建设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列创新针对上述问题,华科大新闻学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办学理念的革新着手,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查考核乃至招生方式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其一,联通业界学界,建设强大的教学团队。教育的根本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新闻评论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一种实务教育,其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业界高手的经历。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起始于2001年,正是在这一年,《长江日报》资深评论员赵振宇教授被引进来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的负责人。赵振宇教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为适应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学院以赵振宇教授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学院内的何志武、顾建明、孙发友等老师相继加入,还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的一些教授也被陆续地纳入团队。其中一些没有业界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进行实训,譬如团队成员顾建明老师曾在《光明日报》评论部任一室主编挂职一年。在此之外,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从2006年起陆续邀请复旦大学黄芝晓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暨南大学曾建雄教授、武汉大学强月新教授担任兼职教授作为顾问。除了学界的力量外,新闻学院还从业界聘请《湖北日报》副总编辑胡思勇、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邀请《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包霄林、红网副总编辑杨国炜担任兼职教授。2014年,湖北广播电视台漆文等16位资深媒体人被聘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专业导师。2016年,聘任中央电视台王石川、《经济日报》齐东向等9位评论员担任兼职教授。新闻评论方向班已经形成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的师资队伍,这是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其二,改革招生方式,以兴趣为主导汇聚评论英才。教师与学生是支撑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老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老师而成才,教学相长,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华科大新闻学院的评论教育改革,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具体的措施。在学生层面,自2001年起,新闻学院发起组建新闻评论团,实行本科阶段特长生导师制,开创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改革的先河。2005年秋季,新闻学院将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列入招生计划,为全国首家。新闻评论方向班实际上采取的是实验班模式,小班教学,加上导师的个性化指导。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学生来自全校,在大一下学期自由选择转专业时面向全校包括新闻学院学生进行招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对新闻传播的兴趣和专业方面的才具。新闻评论方向班的组建,使得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它不仅使得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的保障,而且由于专业兴趣的驱动,学生在评论专业学习方面的动力更加强劲,学习的氛围也更加浓郁。特别是生源方面的多元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三,改革、完善新闻评论的课程体系。如前所述,国内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只是将新闻评论作为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有的是2个学分,有的是3个学分,主要内容是教授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为了强化新闻评论的地位,充实新闻评论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活跃学生的评论思维,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方向班建构了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新闻评论概论40课时,2.5学分,新闻评论的思想与思维16课时1个学分、中外新闻评论比较16课时1个学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新闻评论佳作评析16课时1个学分、社会认识发现16课时1个学分、经济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法制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文艺评论16课时1个学分等多门评论专业课程。课程、学分与课时的增加,使得新闻评论在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这一体系的建构,不仅拓展了学生评论的视野,而且延伸了学生新闻评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为高水平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四,完善教学手段,建设网络舆情实验室、案例数据库。在新闻媒体上,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解读新闻事件、揭示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表达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评论教育方面,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论员的立场及道德操守,还有社会的民意动向。这些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建设大容量的辅助性案例库数据库。在这方面,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建立了中外新闻评论经典作品数据库,收集了百年来中外有影响的新闻评论作品几千篇,其中包括历届中国新闻奖所有的获奖评论作品,还有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这些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还附上了英文,俾能英汉对照阅读。另外,教学团队还建设有新闻伦理案例数据库。配合课程教学,教学团队还建立了课程网站,开通了微信公号。为了及时了解社会的民意动向,教学团队还利用网络电话舆情实验室,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全国性的舆情调查。其五,规范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培养教育的终效果如何,还需要科学的考核。华科大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围绕着系列新闻评论专业课程,适应着业务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每周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一次是每周时评荟,介绍点评上周发生的重大新闻及评论,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即时点评能力和对已发评论的鉴赏能力。一次是学习与思考,组织学生就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利用电话调查舆情进行专题讨论。大部分课程都要求学生发表评论作品,而且鼓励学生们发表,其优秀成果也一并纳入案例数据库,同时发布在课程网站与微信公号上。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学团队要求学生们关注社会变化,经常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将评论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媒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关注调查媒体评论发展和变化,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每年完成一篇对上一年度中国新闻评论概况的调查报告,从2008年至今在《新闻战线》发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媒体评论现状的认识,也使得教学能够紧跟媒体评论发展的步伐。三、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成就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全面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而言,下面几点可圈可点。其一,一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脱颖而出。在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多年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被社会所接受,在新闻业界崭露头角,有多人获得中国新闻业界高奖中国新闻奖。如《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已跻身国内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之列。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主笔邓辉林、《深圳晚报》评论部副主任张强、《新京报》评论员佘宗明等,都是从华科大走出去的知名评论员。在校的新闻评论班学生也非常的优秀,在学界业界举办的多种大赛、评奖中,也表现不俗,引人关注。如张松超、熊少翀、贾宸琰、张宇、王颜玉等相继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在2016年第三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中,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方向班大二学生王颜玉夺得冠军。这些学生不俗的表现,擦亮了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名片。其二,构建了完善的评论人才培养体系。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庞大,涉及多个环节、多种要素。其中重要者,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基地、考试考核等。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支融合学校学界精英和业界高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日趋成熟。其成员包括一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两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三名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一名湖北省教学名师、两名学校教学名师。业界导师中不乏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教学名师,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师资配备已经形成,为新闻评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课程体系方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承担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2门国家视频精品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传播的历程》,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新闻评论》、《电视专题与专栏》。教材建设方面,出版3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新闻评论》、《新闻报道策划》、《电视专题与专栏》,主编2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史》、《新闻评论》。在实习实践基地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北京、上海、广州,中国好的权威媒体都是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实习平台,在名师高手的雕琢下,一批批学生走进了职业新闻评论员的世界。其三,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推广。华科大新闻学院对新闻评论教育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其他学校仅仅把新闻评论视为一门写作课程的定位。而是把它看成是在信息时代一项基本的公民素养和维系社会发展、族群和谐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一理念,促使华科大把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在学院院长及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振宇的论著中,多次强调这一理念。教学团队先后召开新闻评论团三年会、首届新闻评论班教学研讨会、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和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五年会及湖北省新闻评论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新闻评论开放建设研讨会,就我国新闻评论教学问题,组织国内学界、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并对华科大新闻教育理念和新闻评论特色教育进行总结与推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评论学社创新评论人才培养之路》获得2016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学团队关于新闻评论教育的一些代表性论文,都收录于本书之中。此外,张昆教授的专著《新闻教育改革论》、《三思新闻教育》 张昆.三思新闻教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张昆.新闻教育改革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在学界、业界引起了共鸣。华科大在新闻评论人才教育改革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关注和借鉴。如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郑州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已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主要组织者均为学院毕业的新闻评论方向的博士生。其四,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在致力于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同时,教学团队还就当前国内外新闻评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据强月新、刘莲莲在《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强月新,刘莲莲.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201306.一文中的调查,华科大团队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位居全国第1。教学团队通过发表论文、会议座谈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嘉兴日报》等媒体进行合作,或推出专栏专版,或对版面内容提出建议,或帮助组建新闻评论部,这些做法受到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以及我国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2007年开始,帮助《嘉兴日报》组建新闻评论部,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顾勇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新华社国内部副总编辑徐兆荣、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涂光晋教授等认为,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新闻领域独树一帜,非常值得参考。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电总台、深圳报业集团、阿里巴巴公司也充分肯定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成果,并资助办学或联合举办学术研讨活动,从而促进了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四、华科大模式的内涵及亮点所谓模式,就是从实际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淬炼出来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论,或者核心的知识体系。模式对某一类型的实际工作能够起到引领或指导作用,帮助行为主体解决当下面临的困难。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华科大模式,就是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摸索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简而言之,华科大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公民评论素质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能力,为此实现新闻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平台等在内的整体性变革。华科大模式有三个值得注意的亮点。一是理念引领改革。华科大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先有理念,先有具体的思路,是谋定而后动。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和华科大新闻学院的领导都认识到在网络信息时代,评论不再是职业传媒人的独门秘技,而是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由于人人都会,所以对职业新闻评论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团队以三大板块搭建了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架构:新闻学院的精品特色课程方案、新闻评论方向班和面向全校招收学员的评论学社。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与拓展,从根本上突破了把新闻评论仅仅作为写作技巧进行教学的狭隘性,从顶层设计和学科发展的战略高度解决了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问题。二是培养体系的整体性革新。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改革,不是小打小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涉及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变革。以三大板块为核心,教学团队对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系统性革新。在课程方面,教学团队为新闻评论班度身订制开设了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新闻学院还在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方面予以全面的配合。在师资配备方面,从业界引进师资、从业界聘请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业界挂职和吸引业界资深人士到学院挂职的做法在全国新闻传播院系中独树一帜。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堂练习与课余实训、学院统一的实验教学、暑期社会调查和媒体专业实习等环节,使学生的复合能力实训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这种系统性创新使得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进入了新的境界。三是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协同推进。华科大新闻学院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不是单兵突进,其教学团队对新闻评论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学界也处于领先地位。两者相向而行,相辅相成。为了推动和引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以教学团队为核心,学校于2006年4月24日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03年、2006年、2007年、2011年、2013年和2016年先后举办了六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分别以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发展、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新闻评论、城市党报的新闻评论研究、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与舆论引导、党报评论与走转改活动和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主题,探讨新闻评论的当下形势、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的举办,为新闻评论学界与业界提供了沟通的平台,为学生扩展视野与就业打开了窗口,也促进了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的理论化。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性改革的具体进程,我基本上都亲身经历、见证,甚至是参与了。作为学院的院长,我和新闻评论教学团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从他们执着、坚定的意志品质中获得了力量。其间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革新,每一个收获,甚至每一个挫折,我和团队成员都有同样的体验:兴奋、快乐、沮丧、幸福。这种感觉已经深入到了灵魂的深处,至今难忘。当我看到赵振宇教授、顾建明教授主编的这本厚重的研究文集时,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拉拉杂杂,写出了以上文字,以表达由衷的钦佩和感激。期待着读者诸君的指教。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2018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