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星槎胜览校注》是冯承钧先生以罗以智校本为底本,用《国朝典故》本、天一阁本对校,复取藤田丰八校注本对《星槎胜览》原书的校正和注释。
|
內容簡介: |
《星槎胜览》主要记述了郑和船队永乐七年(1409 年)第三次下西洋和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时所经过四十余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形胜、社会生活、商业贸易、宗教信仰、物产资源等情况。《星槎胜览》与《西洋番国志》《瀛涯胜览》并列为记录*初郑和下西洋的三部史料,是中国与海外交通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西洋交通的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星槎胜览校注》是冯承钧先生以罗以智校本为底本,用《国朝典故》本、天一阁本对校,复取藤田丰八校注本对《星槎胜览》原书的校正和注释。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费信,字公晓,昆山人。二十二岁时被选中前往西洋。从永乐七年(1409 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他四次下西洋,其中作为远航随员之一跟随郑和出使的是两次,即郑和第三次和第七次下西洋。于正统元年(1436年)著成《星槎胜览》一书,记录郑和船队所经过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的诸多状况。
校注者简介
冯承钧(18871946),字子衡,湖北夏口(今汉口)人。1911 年获索邦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后入法兰西学院师从汉学家伯希和。归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通晓法文、英文、比利时文、梵文、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兼及古回鹘语、吐火罗语和八思巴字,并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毕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
|
目錄:
|
星槎胜览前集
星槎胜览前集目录 001
占城国 005
宾童龙国 011
灵 山 013
昆仑山 015
交栏山 017
暹罗国 019
爪哇国 023
旧 港 029
满剌加国 031
九洲山 033
苏门答剌国 035
花面国 039
龙牙犀角 041
龙涎屿 043
翠蓝屿 045
锡兰山国 047
小?喃国 051
柯枝国 053
古里国 055
忽鲁谟斯国 057
剌撒国 059
榜葛剌国 061
星槎胜览后集
星槎胜览后集目录 067
真腊国 069
东西竺 071
淡 洋 073
龙牙门 075
龙牙善提 077
吉里地闷 079
彭坑国 081
琉球国 083
三 岛 085
麻逸国 087
假里马打国 089
重迦逻 091
渤泥国 093
苏禄国 095
大?喃国 097
阿丹国 099
佐法儿国 101
竹步国 103
木骨都束国 105
溜洋国 107
卜剌哇国 109
天方国 111
阿鲁国 113
附录一:费信传 115
附录二:归有光题 117
附录三:罗以智跋 119
附录四:郑和航海图 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