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巴塞尔协议作为全球银行监管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其变革始终代表着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从2010年巴塞尔Ⅲ首份文本在G20峰会被正式认可,到2017年巴塞尔Ⅲ最终修订的完成,伴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国际银行监管框架已经成为一套十分复杂的规则体系,巴塞尔协议的改革重点也处于不断拓展和变化之中。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本书对完整框架意义上的巴塞尔Ⅲ进行了跟踪研究,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的理念和规则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整合,阐述了具备完整框架的巴塞尔Ⅲ的形成脉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關於作者: |
巴曙松博士,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还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巴曙松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的首席专家。他是2006-2017年中文文献总被引频次和总下载最高的中国经济学者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巴曙松教授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参与推动债券通等重要金融改革项目,是同时熟悉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专家,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研究、银行业发展与银行家调查报告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巴塞尔Ⅲ与金融监管大变革》等。
巴曙松博士,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还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巴曙松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的首席专家。他是2006-2017年中文文献总被引频次和总下载最高的中国经济学者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巴曙松教授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参与推动债券通等重要金融改革项目,是同时熟悉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专家,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研究、银行业发展与银行家调查报告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巴塞尔Ⅲ与金融监管大变革》等。
刘晓依,经济学硕士,在国内核心期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合著《巴塞尔川与金融监管大变革》、《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年度-2018年度等著作及《令人惊艳的十年》、《炼金术士》等译著。
朱元倩博士,副研究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部总监,曾任原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调研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工程方向,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北卡罗娜大学夏洛特分校联合培养。2010-2013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中国银监会从事博士后工作。先后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合著《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巴塞尔Ⅲ与金融监管大变革》等。2013年被中国金融博物馆评为中国青年金融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