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说铜陵,到铜陵,铜陵是个好地方;山也好,水也好,铜陵就是一个宝。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她吗?您想一睹她的芳容吗?不妨请您茶余饭后,亲自打开她,品尝她,您会永远忘不了她。下面就掀开薄薄一层,让您先感受感受一下吧。导读:在铜陵,有一个大家耳闻目详的植物,您可能没听说,她可是宝贝的代名词哦,想知道什么吗,就请往下读铜陵市区东南郊的铜官山地域,自古以来,广泛生长茂密的铜草,又叫铜锈草,学名海州香薷,属唇行科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茎呈方形,叶子对生,多分枝,花序成穗状紫色,有灰白色的毛,偏向枝端一侧,通称铜草花,其形似牙刷草。铜草花,具有吸附铜元素的能力,是一种喜铜的指示植物。铜草花蓬勃生长的地方,其地下就有丰富的铜矿,找到它就意味着找到了铜矿。在古代勘探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先人智慧寻找并依靠铜草花的指引,积极进行探采铜矿。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铜草花为促进开发矿业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可作为寻找铜矿的标志之一。史料记述,铜官山地区的相连山岗,铜矿采冶历史悠久。自商周起,古人就掌握了利用铜草花进行找矿的经验。其中汉唐规模宏大,当今再铸辉煌。历代名人如唐李白、宋梅尧巨等,浏览矿冶生产壮观场景、赋诗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铜陵古今的发展变化,分《铜陵古今谈》和《名人与铜陵》两辑,主要包括《铜陵地名考释》《铜草花》《古诗词中的铜文化》《铜陵市初期发展建设纪实》《从铜陵走出的院士》等二十五篇,分别将铜陵的古往今来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逐一进行梳理,为传承弘扬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发展做出*贡献。
|
關於作者: |
尹定根(1938),安徽宣城人,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曾在《中国地方志》《铜陵日报》《皖江晚报》《铜陵社会科学》《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等报刊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其中《古诗词中的铜文化》《李白情系铜文化》《从铜陵走出的院士》等获过不同奖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