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關於作者: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
宋犀堃,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学历,在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主要作品有《世界上下五千年》《论语的智慧》等。
|
目錄:
|
学而篇第一 00
为政篇第二 0
八佾篇第三 0
里仁篇第四 0
公冶长篇第五 0
雍也篇第六 0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
內容試閱:
|
前言
《论语》,语录体文集,它记载着孔丘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孔丘,字仲尼,尊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儒家创始人。其先世为宋国的贵族,因避乱而移居于鲁国。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做过管理粮仓及负责放牧的小官,又常为富贵人家办丧事,做相礼。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中年起开始授徒讲学,并从事政治活动。晚年致力于教育,同时整理《诗经》《尚书》,删修《春秋》。《论语》一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孔子一生不遗余力地鼓吹的是仁。所谓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就是推己以及人的忠恕之道。要做到仁,必须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周礼》的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这里所说的仁与礼都是对统治者而言,目的是要统治者实行德政,实行宽惠政策;经济上不过分地剥削,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政治上要重教化,宽刑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教而杀。告诫统治者:过分地剥削会造成不均,残酷的刑罚会酿为不安;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要做到仁,还必须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名实相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在世界观上,孔子继承了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把天视为自然与社会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大至社会的治乱四季的兴替,小至个人的生死,都是天命决定的。例如,当宋国的司马桓魁要杀害他时,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述而》他主张畏天命,但是反对消极地顺从天命的安排,认为应该顺应天命而又积极努力,强调为仁由己。他不谈论怪力乱神,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在认识论上,孔子虽然也设想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是他强调的还是学而知之。他一生学而不厌,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他晚年自我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分明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学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他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因而他主张有教无类,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不论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还是贫贱人家的子弟,只要交上一些费用,他都收为学生。其教育内容主要为文、行、忠、信,鄙视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用稼?《子路》他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在教学上,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注重启发,因势利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还要求教育者要注重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孔子的思想学说,自东汉以后,成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统治者奉孔子为圣人,《论语》也就成了圣经。东汉时,它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熹又把它与《孟子》《中庸》《大学》合为《四书》。《论语》传到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一是《鲁论语》二十篇;二是《齐论语》二十二篇,比前者多出《问王》《知道》两篇,章句则多相同;三是出于孔壁的《古文论语》二十一篇,有两篇《子张》,篇次与前二者也不同。
西汉末年,汉成帝的师傅安昌侯张禹将《鲁论语》《齐论语》融合为一,称为《张侯论》。东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校《齐论语》《古文论语》,为之作注,成为后世的传本。后人研究《论语》的著作很多,主要有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北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等。今人杨伯峻著有《论语译注》,颇便初学。清代刘宝楠所撰的《论语正义》充分吸收了清代考据学的成果,是现代以前学术界公认最好的《论语》版本。今人研究《论语》,它仍然是必备的参考书之一。刘宝楠家学渊源深厚,曾主讲广陵书院。本书依据刘宝楠所撰的《论语正义》及现代通行版校订而成,足本全译。限于编者水平,本书如有不足,欢迎各位读者指正。
2018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