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措施更符合思想建设规律,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它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明确的价值理念、高度的价值自觉、广泛的价值认同和鲜明的价值特色。建设理念常态化,不搞“政绩工程”、“速成模板”、建设进程常态化,不搞“临时突击”、“定期达标”、建设方法常态化,不搞“运动式”、“一刀切”、表现形式常态化,不搞“独幕剧”、“单打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偏常现象,分析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常、实践方式上的偏常、方法选择上的偏常,偏常的原因在于畸形的名利追求、无聊的猎奇心理、无度的文化狂欢、不良的价值遗存和过度的攀比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的路径包括:价值认同常态化,经常提高在共识上下功夫;社会约束常态化,经常在生活规范上下功夫;利益调处常态化,经常在物质保障上下功夫;法治建设常态化,经常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下功夫;道德养成常态化,经常在践行上下功夫;作风建设常态化,经常在预防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的责任担当,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的领导责任、广大群众的主体责任、知识分子的学术责任和宣传机机构的普及责任。
|
關於作者: |
孟宪平教授,1968年10月生,河南沈丘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是:“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编号08BKS055)、“非制度化生存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研究”(编号10ZZX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编号13BKS075 。主持四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分别是:“建国以来农民身份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人本取向研究”、“河南省创建民族团结长效机制经验研究”、“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研究”。在光明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文章,有13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1篇被《新华文摘》收录。出版的个人著作有《转型与嬗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研究》、《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领导干部能力研究》、《领导者心理问题特别调查与解读》。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学术奖励4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