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对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世界美学,以及文学中国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在美学原理论方面,包括美字的中西文中内涵的不同而产生的中西美学差异,美的本质何以在西方被否定,中国当前的海洋美学和休闲美学问题,从中西美学比较的角度讲了当前的生态美学和身体美学,从中西印文化和美学差异讲了美学上的形象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上,论及中国美学史研究历程中的问题。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特点。中国美学中论及美的三个重要语汇:美、文、玉。秦汉的音乐宇宙。江南美学的问题。在世界美学中,有:世界美学的两大类型。东亚美学的特质。西方美学历史上四个阶段的特点。重新定义190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新世纪以来的美学新潮。在中国文学方面,对literature何以定义为汉语的“文学”的过程进行梳理,对得失进行了评估。对古代汉语转为现代汉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对中国古典诗的原义进行新论,对如何从中国文化资料重新定义文学作了新的论述。
|
關於作者: |
张法,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学术委员,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主要著作有《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佛教艺术》等20部,另有合著《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等5部、主编有《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等5部,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其论文15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0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卷、文艺理论卷、宗教哲学卷、外国哲学卷、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卷多次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转载和摘录。获得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1994),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5~ ),北京市讲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20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