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施尼特凯的创作面貌以其力行的复风格为代表性的特征。本书作者正是以追溯复风格的产生及它的实现途径为线索,以施尼特凯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室内乐为切入点,从复风格概念及其表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书中材料全面,例证丰富翔实,阐述系统而清晰,例证形象而生动。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剖析了施氏的复风格创作,并把对本课题的研究引向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思考。
|
內容簡介: |
复风格是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一种创作观念。它的特点是将多样的风格溶于一炉,通过多风格的并置对比,构成音乐发展的主要脉络,凸显作品的意义。作为复风格创作的领军人物,施尼特凯的复风格思维广泛见诸于作曲家创作的各类体裁的作品中。但室内乐则是施氏复风格创作的主要实践领域,本文以这些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则更有代表性。一言以蔽之,由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所显现的复风格,不仅代表着复调思维在20世纪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受现代思潮影响,顺应历史发展的时代产物。正是由于它所选择的是一条要把历史的审美观念与当代写作技法予以结合的道路,因而担负着对抗解构的虚无,力求言之有物的使命。这就使得这一创作观念和手法,不仅在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胡筱铮,1978年生于天津。博士,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出生于音乐之家, 2003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姚盛昌教授。同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并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研究生课程。200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复调发展史论研究方向,师从林华教授,2012年获博士学位。已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分别刊发在《音乐研究》、《音乐艺术》、《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天籁》等期刊。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委局级科研课题多项。2008年入选十一五天津音乐学院创新团队;2014年入选十二五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7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从事复调史论及作品分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