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最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第一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最大;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第一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最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
前 言
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最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第一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最大;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第一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最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