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书可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人员及从事资产管理的企业员工,在阐述资产管理体系宏观框架的基础上,全面挖掘资产管理体系要素,为各层级资产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体系与日常工作深入融合方面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系列丛书资产管理常用要素详解,*章简要介绍了资产管理体系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并展示了国内外电网企业运用资产管理体系开展工作的实践情况。第二章介绍资产管理体系的框架构成及总管理要求。第三章到第十章详细阐述了资产管理中涉及的具体要素,对各管理要素的介绍按照定义目的与意义管理方法实践应用的大框架展开,旨在解决各要素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为读者了解具体要素的含义、知晓要素的实际意义提供帮助,同时为指导管理实践中要素的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培训老师,有二十多年的专业培训经验。作者曾出版过资产全寿命管理及其相关图书多种;资产全寿命的成果获得多次省部级奖励。
|
目錄:
|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内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发展概况
体系框架
第一节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构成
第二节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目标和策略
第一节 现状评价
第二节 目标
第三节 策略
计划和过程管控
第一节 计划
第二节 过程管控
组织与能力
第一节 组织
第二节 人员能力
第三节 培训
监测评价与改进
第一节 状态监测
第二节 绩效监测
第三节 事件管理
第四节 审核
第五节 合规性评价
第六节 纠正与预防
第七节 持续改进
第八节 管理评审
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
第一节 法律法规
第二节 标准制度 第八章
风险与应急
第一节 风险管控
第二节 应急管理 第九章
协同与沟通
第一节 协同
第二节 沟通 第十章
信息
第一节 体系文档
第二节 记录
第三节 信息系统
|
內容試閱:
|
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尤其在重资产类型的企业中,资产管理水平已成为决定企业运营绩效的核心因素。我国电网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资产呈现出以下特点:电网规模和设备数量持续扩大、电网资产净额规模庞大、电网资产年轻化程度较高。作为典型的重资产型企业,电网企业同时面临着电网资产运行维护、更新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型电力资产管理模式呈现出诸多不足,而覆盖业务全过程和资产全类型的资产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渐运用到企业日常资产管理中。国家电网公司从2008 年起开始探索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2013 年借鉴PAS 55 体系在上海、福建等地开展体系建设试点,2014 年进一步融入ISO 55000 的标准要求,在全公司系统开展推广此项工作,至2015 年成功完成体系建设任务。在此期间,覆盖业务全过程的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在国家电网各层级单位应用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固化在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浙江省电力公司全面总结资产管理研究与实践经验,编制了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系列书。本系列书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资产管理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能够为长期开展资产管理体系深化应用提供参考。本系列书一共分为四册,分别为资产管理常用要素详解、资产管理常态工作实施导引、资产管理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和资产管理知识题库。本书为资产管理常用要素详解,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资产管理体系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并展示了国内外电网企业运用资产管理体系开展工作的实践情况。第二章介绍资产管理体系的框架构成及总管理要求。第三~ 十章详细阐述了资产管理中涉及的具体要素,对各管理要素的介绍按照定义目的与意义管理方法实践应用的大框架展开,旨在解决各要素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为读者了解具体要素的含义、知晓要素的实际意义提供帮助,同时为指导管理实践中提供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浙江省电力公司资产管理手册及体系工作手册进行了解读,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对众多涉及资产管理要素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和汇编。本书的完稿必须感谢浙江省电力公司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广大干部员工,同时感谢在编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各位专前 言家、领导。希望关心、致力于资产管理的各位读者能够从本书中吸取有益内容,共同推进资产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创新,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书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此外,写作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未能一一列出,在此也向原作者表示歉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