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楚辞章句疏证(增订本)(全六册)

書城自編碼: 331413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黄灵庚,疏证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58943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2-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7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西方哲学史
《 西方哲学史 》

售價:NT$ 498.0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售價:NT$ 325.0
嫉妒与社会
《 嫉妒与社会 》

售價:NT$ 459.0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售價:NT$ 437.0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NT$ 1669.0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NT$ 717.0
花路
《 花路 》

售價:NT$ 493.0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17
《 理想国译丛·不敢懈怠:曼德拉的总统岁月(NO:034) 》
+

NT$ 2977
《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全三册) 》
+

NT$ 5720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平)(全八册)(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 》
編輯推薦:
《楚辞章句疏证》是黄灵庚先生治《楚辞》三十多年的成果,自2007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以来,流播海内外,已成为研习《楚辞》者所必备之书。但此书时有疏谬,有待修订完善;且黄灵庚先生从未停止研习《楚辞》,每有所得即纪述于册,十年积蓄,所得颇多,即汇成现在的增订本。
王逸《楚辞章句》今见传世版本有三大系统。一是合刻于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二是《楚辞章句》单行本,三是见收于梁萧统《文选》楚辞凡十三题(李善注称全录自王逸《楚辞章句》)。三大系统诸刻本,彼此歧异良多,各类异文达六千余条,孰为章句旧文,颇难辨别。初版《楚辞章句疏证》于诸本异文,有失校或漏校处,因从前作疏证,条件有限,仅依据在图书馆中抄录的卡片,并无原书再加覆核,有时难免挂一漏万,张冠李戴。现在黄灵庚先生经多年访求、搜讨,对上述《楚辞章句》传世三大系统诸版本,皆罗致周全,增订本可以从容校勘,仔细斟酌。黄灵庚先生对逐本重作检讨,一一为之厘清,辨讹订伪,匡谬补阙。条分缕析,使后之学者有本可依。
王逸注《楚辞》既秉承汉师家法,存汉世古义,后世尊之为训诂渊薮,礼仪文献典型,是二千年以来解读《楚辞》的依据,也是后出注本不可逾越的范本。黄灵庚先生
內容簡介:
本书以清汲古阁毛表校刻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因其虽非宋椠,但讹误*少。刘师培曾说:毛刊洪氏补注本,出自宋椠,尤为近古。是可信的。(补注本,虽有明翻宋本(即为《四部丛刊》初编所辑者)及清乾隆间吴郡陈枚宝翰楼翻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长沙惜阴轩丛书翻刻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翻刻本及日本宽延二年皇都书林翻刻本,皆不及汲古阁本精善。)然后与敦煌旧钞本隋僧智鶱楚辞音残卷、日本金泽文库藏唐写本陆善经文选集注残卷、韩国藏奎章阁翻刻宋秀州《文选》六臣注本、日本藏宋绍兴间明州州学翻刻《文选》六臣注本、宋理宗间建阳翻刻赣州《文选》六臣注本、宋淳熙尤袤校刻《文选》李善注本、明正德十三年高第、黄省曾翻宋《楚辞章句》本、明隆庆五年朱多煃夫容馆翻宋《楚辞章句》本、明隆庆间朱一夔、朱一龙校刻《楚辞章句》本、清《四库全书》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所藏《楚辞章句》钞本、日本宽延三年庄允益校刻王注《楚辞》本等多种刻、钞本对校。若底本有敚讹,则据他本补之。其体例:以章句释词为目,始为楚辞正文,次为章句注文,次为诸版本及魏晋以下至唐宋援引章句异文。每条之下,先校雠章句旧文,而后疏证其义。本书于章句文字,或据汉世音韵比较折中,或因汉代习语详加释义。疏义则以章句诠解为基础,以周、秦、两汉文献疏通王逸故训及用典来历,以出土文献发明和印证《楚辞》的新义旧说。本书疏证不墨守《章句》旧说,对历代注释及时贤新说多所参证,为楚辞研究的集成性成果。
關於作者:
黄灵庚,男,1945年生,浙江省浦江县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文科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省级教学名师入选者。其学以乾嘉诸老为师法,专修文字音韵训诂为其治学基础,长期主攻《楚辞》文献及浙东学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黄灵庚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近半个世纪,成果丰厚,著作等身,计有:《离骚校诂》、《楚辞异文辩证》、《楚辞要籍解题》、《楚辞章句疏证》、《楚辞集校》、《楚辞与简帛文献》、《楚辞文献丛考》、《唐诗异文词义研究》等;主编点校《吕祖谦全集》、《楚辞要籍丛刊》,汇刊《续修金华丛书》、《衢州文献集成》、《楚辞文献丛刊》等。发表学术文百余篇。先后承担以《楚辞》研究为内容的五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其中二项为重点课题,著作收入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其成果获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提名奖(一次)、教育部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浙江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等。
目錄
自敘
增訂本前言
凡例

離騷卷一
九辯卷二
九歌卷三
天問卷四
九章卷五
遠遊卷六
卜居卷七
漁父卷八
招隱士卷九
招?卷一〇
九懷卷一一
七諫卷一二
九嘆卷一三
哀時命卷一四
惜誓卷一五
大招卷一六
九思卷一七


楚辭章句序跋著錄
楚辭章句版本著錄
引用書目
後記

楚辭章句疏證詞目索引
內容試閱
修訂版前言
黃靈庚

楚辭章句疏證自中華書局梓印以來,流播海内外,已爲當下研習楚辭者所必選之書。然則已歷十載,時見疏謬,有待修訂完善;且余研習楚辭亦從未輟止,十載之所積蓄,偶有所得,陸續紀述於册,故而深感有增補必要。在付梓新版之際,特作弁言如左。



楚辭自漢孝武帝以來,一度成爲顯學,著述紛如,如前有西漢 淮南王 安離騷傳(或稱離騷經章句),揚雄、劉向各作天問解;後有東漢 班固、賈逵各自所作離騷經章句,馬融離騷注等,不幸皆已放失,惟王逸楚辭章句巋然獨傳,蓋必有其故。王逸裒輯兩漢楚辭注家成果,其楚辭章句遂成爲兩漢研究楚辭集成性之巨制,爲歷代學者研究楚辭基礎文獻。是故從事楚辭研究,楚辭章句至今仍是必讀之書,無以迴避,亦無可替代。
王逸字叔師,南郡 宜城人,生卒不詳。後漢書 文苑傳有其傳,至爲簡略。稱是漢安帝 元初時人,舉上計吏,爲校書郎。順帝時,爲侍中。著楚辭章句行於世。其賦、誄、書、論及雜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漢書(原訛作漢詩,據魏 晉遺物王逸集書籤改)百二十三篇。又,唐文選集注引陸善經説,王逸後爲豫章太守。余嘉錫以爲疑出謝承、司馬彪諸家書。此可補後漢書之闕(見其四庫提要辨證)。
四庫提要稱,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向所作九歎,共爲楚辭十六篇。是爲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叙,爲十七卷,而各爲之注。其九思之注,洪興祖疑其子延壽所爲。然漢書 地理志、藝文志卽有自注,事在逸前。謝靈運作山居賦亦自注之,安知非用逸例耶?舊說無文,未可遽疑爲延壽作也。館臣以集楚辭十六卷者劉向,而注楚辭十七卷者王逸。此乃自古至今通論。非也。漢書 藝文志中有詩賦志,原本出於劉向、劉歆父子七略 詩賦略。劉向父子所集楚辭,祇以賦見稱,一概以篇總其數。如除屈原賦二十五篇外,別有唐勒賦四篇、宋玉賦十六篇、趙幽王賦一篇、莊夫子賦二十四篇、賈誼賦七篇等,皆不以卷爲稱。王逸離騷後叙、天問後叙亦皆稱屈原賦二十五篇,與劉氏七略、班固藝文志相同。若劉向果有集楚辭十六卷,詩賦志必見著錄,而王逸必稱屈原賦七卷,後敘豈得別稱爲屈原賦二十五篇?
劉向集楚辭十六卷之說,係誤解王逸離騷後敘。後叙云:楚人高其行義,瑋其文采,以相教傳,至於孝武帝,恢廓道訓,使淮南王 安作離騷經章句,則大義粲然。後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慮,纘述其詞。逮至劉向,典校經書,分爲十六卷。孝章卽位,深弘道藝,而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其餘十五卷,闕而不說。又以壯爲狀,義多乖異,事不要括,今臣復以所識所知,稽之舊章,合之經傳,作十六卷章句。詳審後叙原意,其前後祇是説離騷一篇,未涉及到離騷以外之作。謂劉安所作離騷經章句大義粲然,惟未分卷,至向分爲十六卷。所謂分爲十六卷者,乃於離騷一篇之中分爲十六章也。宋 趙希弁讀書附志卷下楚辭類録呂祖謙離騷章句一卷説:左呂成公所分也。以離騷經一篇爲十六章。公謂王逸嘗言劉向典校,分離騷爲十六卷。班固、賈逵各爲離騷章句,惟一卷傳焉,餘十五卷闕而不録。今觀屈平所作凡二十有五,各有篇目,獨此一篇謂之離騷。竊意劉向所分此篇,猶一篇之中有數章焉。故嘗因逸之言,即離騷之一篇。反復求之,考其文之起伏、意之先後,固有十六章次第矣。因而分之爲十六章。呂氏以離騷經章句十六卷爲十六章,確是後敘本意。隋書 經籍志云:後漢校書郎王逸集屈原已下迄於劉向。逸又自爲一篇,幷敘而注之。今行於世。魏徵固以集楚辭十六卷者爲王逸而非劉向。後敘又云: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其餘十五卷,闕而不說。所謂其餘十五卷,闕而不說,即九歌至九歎十五卷。即使如此,也不得據以爲劉向曾輯楚辭十六卷。洪興祖補注於後敘十五卷下别出異文:卷,一作篇。據漢志詩賦類用篇不用卷通例,後敘其餘十五卷,原本應作其餘十五篇,指離騷外九歌至九歎十五篇。此異文存王逸後敘舊貌。不知何時訛改篇爲卷,因以混淆離騷十六卷與楚辭十六篇。後叙又云,今臣復以所識所知,稽之舊章,合之經傳,作十六卷章句,是承劉向分爲十六卷來,其所舉例,以壯爲狀,亦祇見於離騷,與離騷以外他篇無關。王逸作十六卷章句,以離騷一篇,細分爲十六章。後敘絶無劉向集楚辭十六卷之意。蓋在劉宋之世 ,果若有楚辭章句十六卷本或者十七卷本,范曄亦必於王逸傳載言著楚辭章句十六篇或著楚辭章句十七篇也。
王逸所著賦、誄、書、論、雜文及漢書都有篇數,獨章句未著篇數,甚爲可疑。今幸見出土六朝遺物王逸集象牙書籤,其所載逸所著述,可以與范書相互參證。象牙書籤有文字記云:元初中,王公 逸爲校書郞,著楚辭章句及誄、書、雜文二十一篇。此象牙書籤,屬魏 晉或北朝遺物,雖不得早至漢代,而在范曄作後漢書以前,則確切無疑。其文字古樸,在隸、楷之間,內容真實可信。所謂二十一篇,以章句在其內。范氏王逸傳乃奪一及字,令章句篇數撲朔迷離,幾成懸案。隋志載:梁有王逸正部論八卷,後漢侍中王逸撰。亡。又有王逸集二卷。舊唐書 經籍志有王逸集二卷。王逸集二卷在五代猶存。正部論八卷本,在隋、唐已失佚,在今猶見其遺文殘簡。藝文類聚 寶玉部上玉條引王逸正部論:或問玉符,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豬肪,黑如純漆。玉之符也。據此,正部論八卷(即八篇)類似雜論。王逸集二卷(即二篇)當爲逸之誄書賦論等詩文總集。在二十一篇中去正部論八卷,復去王逸集二卷,六朝時所傳章句應爲十一卷(即十一篇)本。隋志著錄六朝章句既有十一卷本、又有十二卷本,説:楚辭十二卷,並目録,後漢校書郎王逸注。梁有楚辭十一卷,宋 何偃删王逸注。亡。清 嚴可均全後漢文卷五十七王逸條下謂有楚辭章句十二卷。均據隋志。則十二卷,以目錄一卷在内,實同宋 何偃删王逸注十一卷本。王逸集象牙書籤所載與隋志所著錄,合契如符。劉勰文心雕龍 辯騷説:故騷經、九章,朗麗以哀志;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遠遊、天問,瓌詭而惠巧,招魂、招隱,耀豔而深華;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任之才。故能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絶豔,難與並能矣。自九懷已下,遽躡其跡,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自騷經至九懷凡十一篇,蓋係彦和所據楚辭篇目。自九懷以下云云,指七諫、九歎、哀時命、惜誓及大招以下楚辭之作,九懷未在其內。劉勰所據楚辭本九懷殿其末,與釋文目錄(見附洪興祖楚辭補注目錄)前十一卷篇次相合。其十一篇次序爲:離騷、九辯、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招隱士、九懷。釋文雖是五代 王勉所作,而其篇次則存南朝 蕭梁前王逸楚辭章句舊觀,較以作時先後爲次之今本目錄次第,更爲古奧矣。
隋志又云: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則與漢代稱屈原賦二十五篇之説又異。據釋文目錄,則亦渙然可釋。漢人尊離騷爲經,居於篇首,故六朝以後凡屈原離騷以外之作,皆以離騷稱之。釋文目錄自離騷至漁父爲八篇。隋志所謂乃著離騷八篇,即離騷、九辯、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八篇。九辯本宋玉之作,以其次於離騷後,乃據離騷:啓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天問也説:啓棘賓商,九辯、九歌。九辯皆在九歌之前。雖宋玉所作,王逸猶據此排列,置於九歌之前。王國維手校汲古閣楚辭補注,在目錄之下批云:按九辯、九歌,皆古之遺聲。離騷云:啓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大荒西經云:夏后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故舊本九辯第二、九歌第三。後人以撰人時代次之乃退九辯於第八耳。釋文目錄篇次,存王逸章句舊貌。六朝人或目九辯爲屈原所作,正由此原因。三國志 陳思王植傳引屈平:國有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二句出於九辯,非屈子所作,而定爲屈平曰,是其明證。隋志八篇云云,九辯不次漁父後,在離騷後,雜於屈原辭賦中。六朝傳王逸章句十一卷本,與釋文目錄篇次亦大略相同。
......


舊版疏證於諸本異文,多所失校或漏校,貽誤後學,媿慚何似!念往昔之作疏證,悉據圖書館所鈔錄卡片,並無原書再加覆覈,且條件亦不許可,未免掛一漏萬,張冠李戴。經多年訪求、蒐討,余於上述諸種版刻之書,已一一羅致於彀,遂得從容委曲,斟酌消息之,逐本重作檢討,謬者正之,闕者補之。疏證於其釋義,參證新出土文獻甚夥,雅以靜安先生二重證據治楚辭爲志,而新出土簡帛文獻層疉不窮,若清華簡、嶽麓簡、北大簡等,則不遺餘力,務求材料詳悉、窮盡,其可資參證者亦衆。往往於不經意間,猝爾啓悟,發曩時所未逮,其樂又當何似?如,離騷説操築於傅巖,章句但云:説,傅説也。傅巖,地名。於傅説其人事,皆語焉不詳。清華簡有敚(説)命三篇,狀其貌曰鵑肩如惟,或者解爲腕肩如惟(椎),不成其義,遂成難以覆射之啞謎。清華簡復有良臣篇,傅敚之敚作,从兑、从鳥。其人蓋出於崇鳥之東夷也。殷商族之先亦崇鳥,如殷先王有亥者,甲文作(殷契佚存八八八)或(殷契拾掇四五五),皆从隹,短尾鳥。亦殷族之裔乎?敚(説)命鵑肩,猶北大簡妄稽之鳶肩。國語卷一四晉語鳶肩而牛腹,韋昭注:鳶肩,肩并斗出。鵑、鳶音異不通,字亦未見説文。楚人稱杜鵑爲鵜鴂,中土稱鵙、買,離騷夫鵜鴂之先鳴,既可知矣。鵑字於此始出,固非後之杜鵑。鵑,讀如鳱。鳱,古寒反;鵑,古玄反。音近通用。周禮第一天官卷七司裘設其鵠,鄭玄注引淮南子曰:鳱鵠知來。孫詒讓正義曰:釋文引劉宗昌:鳱音鴈。金鶚亦謂:鳱與鴈通,鵠與鶴通。鳱鵠,猶鴻鵠,非小鳥也。鳶即鷂鷹,亦大鳥。爾雅 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郝懿行義疏:鳶,鴟之類,鷂鷹也。是以鳶肩即同鵑肩。簡文鵑肩如惟之惟,讀如隼,以同隹聲也。易 解射隼于高墉之上,陸德明釋文引毛詩草木鳥獸疏:隼,鷂。鵑肩如隼,謂傅説其狀,鴈肩如鷂鷹。又,荀子卷三非相狀説身如植鰭。王先謙集解云:鰭在魚之背,立而上見,駝背人似之。然則傅説亦背僂歟?謂其背弓曲如魚鰭。非是。鰭,讀如翅。古从支聲與从耆聲之字通用。離騷朝發軔於蒼梧兮,章句:軔,搘輪木也。文選本搘作支,補注引搘一作支。詩 小旻是用不潰于成,正義引王逸注作支輪木。文選卷九長楊賦是以車不安軔李善注、卷一六懷舊賦水漸軔以凝沍,李善注、詩 雨無正 孔疏並引王逸注:軔,支輪木。慧琳音義卷七四爲軔條:楚辭:朝發軔,王逸曰:軔,支輪木也。卷八八復軔條王逸注楚辭:軔,支輪木也。卷九一發軔條引王逸注楚辭:枝輪木也。鶱公楚辭音殘卷引王逸注:軔,枝輪木也。黎本玉篇殘卷車部軔字:楚辭朝發軔於蒼梧,王逸云:枝輪木也。支、枝雜出,是古今字。搘,耆聲;枝、支,支聲。據例,鰭亦通翅。植翅,謂翅直立亦若鳶肩聳立者也。若是,則名而字之所以从鳥、鵑肩如惟、植鰭之謎,渙然若冰釋矣。他若顓頊、屈氏、楚、郢、三后、九天、讎等等,皆取證於出土文獻以發明新義。則其補罅、修訂亦夥頤。幸此再梓,欲求其完美、至善,雖知戞憂乎難成,猶不辭勉力爲之,雖一字一句,必求其安於心而後止,豈敢苟且?余以飣餖楚辭文獻爲能事,矻矻焉疲於此,亦津津乎樂於此,焚膏繼晷,不知老之將至。然余垂垂老矣,精力日衰,性又鄙陋鈍魯,智固難周,心有餘而力所不逮,已無能爲矣。惟其魯魚帝虎之訛,舉燭颸段之謬,庶幾在在有之。幸博雅君子正其謬訛,錫以昌言,余當三拜而感銘不已。維丙申之歲孟冬之月,記於婺州 麗澤寓舍,時值本命、且年七十有三之翁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