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以及日常交流等社会行为日益依赖于互联网,网络话语正在成为颇具社会影响力的话语形式。本书以网络媒介中的话语符号与话语修辞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考察媒介形态演进与媒介话语变迁的历史规律以及不断涌现的网络流行话语现象,尝试揭示出网络话语符号的构成要素与特征,以及网络话语在修辞建构与意义生成中的深层运行机制。
|
關於作者: |
吕欣,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互联网信息(网络与未来社会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网络与未来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特聘专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大赛最佳数字创意奖,入选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话语理论
二、修辞理论
三、新媒体理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二章 媒体形态演进与媒体话语变迁
第一节 媒体话语:黏着在话语、权力与媒体之间
一、话语与话语权
二、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三、话语权与传播媒体
第二节 手抄媒体:知识垄断与话语权威的拱卫者
第三节 印刷媒体:知识普及与话语民主的推动者
第四节 电子媒体:主流价值与话语权力的控制者
第五节 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公共话语场的形成
一、网络社会的崛起
二、网络媒体话语中的个体呈现
三、网络公共话语场的形成
四、网络话语的主体构成
第三章 网络话语的符号系统
第一节 网络话语符号
一、网络话语符号系统的主要类型
二、网络话语的符号革命
第二节 网络话语的传播模式
第三节 网络话语场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 网络话语的修辞建构与意义生成
第一节 网络话语的修辞建构
一、仿拟流行文化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二、叠音、摹状与异语话语主体间的语境建构与情感
诉求
三、谐音与别解对社会权威的戏谑、解构与对抗
四、视觉修辞与超文本修辞网络话语意义建构的新途径
第二节 网络公共修辞的形成
第三节 网络修辞的话语意义及其话语权力建构力量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1969年10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克兰罗克与500多公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研究员比尔杜瓦开启了世界上首次互联网络通信试验。在实验中,克兰罗克原本要向对方发出LOGIN(登录)这个单词,但网络传输系统却在输入L-O两个字符后突然崩溃了,于是,这个在英文中有着瞧一瞧之意的L-O成为互联网中首个话语文本符号。当年,那些苦心研发阿帕网的克兰罗克、拉里罗伯茨、罗伯特泰勒、保罗巴兰、罗伯特卡恩和温顿瑟夫等人,估计没有预料到多年之后的互联网会不断溢出其分布式信息系统这一技术工具的原始属性,不断将媒体、社交、娱乐、商务、教育、出行等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当代公众进行生活娱乐、情感交流、公共讨论的主要渠道。他们也一定无法理解,除了那些loginpasswordadministratorpingnet state等黑底白字的命令行,以及通过Email、FTP、HTTP等传输的数据与文件,还会不断涌现出诸如:)lolOLZ佛系青年小确丧等一个个费思量、难理喻的网络话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基因目前已全面嵌入人类社会机体之中,网络已成为当代人类高度依赖的精神生活空间。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不断聚集,并展开各种活动,大家在彼此互动中形成了各种网络社会关系、组织体系以及基于兴趣与爱好的网络社群。这些社群不断衍生出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文化生态乃至思维方式,他们喜欢用各自独特的话语符号来形成族群标识与价值认同,他们之间俨然是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族群与部落,但却又在网络流行文化中不断碰撞、相互结识乃至彼此转化。多元网络话语主体的形成以及网络社群部落的崛起,不断打破由中心化、单向传播的传统大众媒体所主导的封闭话语体系,以往相对稳定的话语数量、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以及话语修辞规范也都随之被打破,新型的网络话语符号以及修辞方式不断涌现。
网络话语的机体中似乎混存着不同种类的基因,他草根,他先锋,他叛逆;她文艺,她俏皮,她多情;他有时会虚怀若谷,彬彬有礼,有时又会很黄很暴力。网络话语这种多元离奇的性格深深揪拽着我的好奇,近些年来,我一直探寻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经典理论之中,实践于互联网行业之中,试图能勾勒出网络话语的DNA图谱,但我越想了解它更多,越觉得有更多的不可知处。当这一研究成果行将完成,当书稿在指尖的摩挲中逐渐展露出全貌时,网络话语那神秘的面纱也仅仅是被我轻轻撩起了其中一角。
可以说,网络话语正在从纵深层面影响着社会的公众心理、舆论生态、文化范式乃至权力结构,它是互联网时代的流行话语方式,是公众意见与草根意识的风格化表达,是网络社群的文化图腾标识,是我们当下时代的镜像。我们唯有对其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认知,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更深刻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变迁,更好地把握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十分庆幸能生逢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浪潮时代,期待自己能在其中有所作为,而本书就算作一个起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