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连续性出版物《中国边疆安全研究》的第四部,关注边疆安全问题.。本书共分边疆理论篇、边疆治理篇、边疆民族篇、口岸研究篇、中蒙边境口岸志篇五个专栏。本书首次提出边疆治理理论,即通道地带理论,认为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在中国的通道地带。边疆治理篇从促进边疆旅游业有序发展、传承和保护跨国民族文化、边境口岸所在地居民因不同季节职业转换而流动对边疆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边境口岸的跨国贸易、边境集市、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边疆发展。边疆民族篇从民族与区域两因素相结合、丝绸之路上的月氏族属、边境民族的跨国生意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丝绸之路上民族的多元化以及边境民族跨国生意的困境和摆脱困境之道。口岸研究篇论述了西北边境口岸的特点和中蒙边境口岸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中蒙边境口岸志篇从口岸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口岸沿革、口岸建设、口岸居民等方面记录了中蒙边境口岸的发展历程,为国家建设边境口岸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徐黎丽,女,1966年11月4日出生。兰州大民族学研究院副院长、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办第六届民族学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社会兼职有: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全国青联社会科学联谊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千百万人才、新世纪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马翀炜,男,1963年11月11日出生,云南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从事跨国民族研究。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90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