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高发频发,对于党心民心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对此,*同志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本着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积极正面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应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课题。
|
關於作者: |
李艳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网络文明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获得者。 主要教育经历:2003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另外,201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人类文明进步规律。 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期当代价值”。出版专著:《西方文明东进战略与中国应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主要论文有: 《公有主体型自主劳动与社会主义文明创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开辟了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境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文明”概念的基本特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演变、本质和应对》,《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传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误区与反思超越》,《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传统生态文明观四问》,《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恩格斯文明时代起点观的发展辨析与当代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当代国内外文明形态与文明类型理论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12年第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