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探讨二十国集团(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在评述有关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作用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二十国集团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有效性、二十国集团议题范围的扩展对机制有效性的影响、二十国集团面临的合法性困境、二十国集团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表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检视新兴大国和作为中等强国代表的韩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中的影响。*后,本书对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论述。
|
關於作者: |
刘宏松,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G20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欧盟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15年,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计划。2016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资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担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2015年6月至7月,担任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地区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2018年2月至3月,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研究院访问研究员。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2011年),译著《欧盟外交政策》(第二版,2017年)、《民主国家的承诺:立法部门与国际合作》(2010年)。
|
目錄:
|
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二十国集团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述评
第二章 二十国集团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有效性分析
第三章 二十国集团议题的扩展及其对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第四章 合法性、有效性与二十国集团机制改革
第五章 二十国集团与全球能源治理
第六章 新兴大国对二十国集团议程的影响
第七章 韩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中的中等强国外交
第八章 政治机会与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中的政策倡议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国的政治发展重点和外交取向发生了新的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道路,在继续推进党内民主、深化行政体制
改革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推进人大制度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更加重视发挥民主协商的命题,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更好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思路更开阔、方式更新、力度更大,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相通,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深度联结,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和亚信会议等新兴国际组织将更多更好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带给国际社会,由此,中国进入了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管理国际公共事务、维护与缔造世界和平的新时期。这些变化,正在形塑着中国和世界的面貌和秩序,其
影响的深度和速度有时甚至超出了决策界和研究界的预料。
变化的实践需要变化的理论。变化的理论要解释变化了的、正在变化的和即将变化的政治实践,这种实践已经不单是一国的实践,而是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这显然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性课题。研究之难,可以想象。它既要继续借鉴又要实质性地突破西方的话语体系,并对国际社会的结构与进程力争作出细致入微的考察;既要认真总结中国政治与行政实践经验,又要对实践起到指导或参考作用;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又必须对历史和现实的基本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从而使得学术研究尽可能接近历史、逻辑和现实的统一。开展上述研究,需要中国与外国、中央与地方、政界与学界等各类专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政治学、国际关系和行政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志于这方面的探索。承蒙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和学界的厚爱,上外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1987年在上外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对上外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上外的政治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国际关系等6个专业硕士点之外,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建立起来,中东研究所、《国际观察》杂志等机构获得了全国性声誉,欧盟研究中心、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中外文化软实力创新基地等一批教育部和上海市研究基地影响日
隆。2014年,学校决定成立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进一步整合政治学研究力量,全面贯通政治学本科、硕士、博士与博士后的人才培养,并确立了在重点发展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的基础上加快区域国别与比较政治研究、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外文化软实力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思路,通过发展公共管理支持政治学发展,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等提上了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新的议事日程。
这套政治学与国际公共管理丛书的宗旨,就是在此背景下为校内学者和校外协同创新专家提供展示上述探索成果的舞台。丛书将重点围绕比较议会、国际公共行政、国际组织(含联合国事务)、区域国别理论、中国学理论等领域,力图突出三个特点:一是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治发展和参与或主导国际公共管理的新发展、新趋势这个主题,以新的视角透视中国内政外交的新常态;二是更加注重总结中国政治的成功经验及其中国学意义,包括中央与地方在推进党内民主、创新人大制度、推进民主协商等方面的经验;三是鼓励研究中国参与或主导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特别是新兴国际组织的发生发展及生态、文化、卫生、人力资源等相关的国际公共管理问题。为了做好丛书组织编辑工作,我们邀请了有丰富政府工作包括外交工作经验的专家进入编委会,为我们提供指导。我们希望,丛书能够为国际组织和区域国别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从事外交和国际组织工作的同志提供参考,并为更好地在国际比较视野下开展政治学研究和公共管理研究积累经验教训。囿于时间与能力所限,难免在探索中考虑不周、出现差错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主 编
2015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