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全球化新阶段与上海改革新征程》从大国角色和生产方式变革两个视角分析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从周期性和阶段性两个维度分析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规律,对当前有关逆全球化的趋势性判断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化进程整体是向前发展的。在回顾上海的改革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书研究上海开放导向的经济模式和改革路径特征。本书对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和上海改革新征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內容簡介: |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各项经济改革取得进展的动力基础。《全球化新阶段与上海改革新征程》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探索中国的改革逻辑。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在新一轮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中被赋予更重要的改革使命。本书对于全球化的研究旨在为上海正推动的改革试验做铺垫。全书分为全球化进程和上海发展改革两篇(上下篇),共九章。上篇注重构建全球化新阶段的相关理论体系;下篇从中国新一轮改革和对外开放角度,聚焦上海的改革试验引领。
|
關於作者: |
王玉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专注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对自贸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多边开发银行、上海四大品牌发展战略等领域具有长期的跟踪研究积累。近五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在《环球时报》等纸媒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和参与财政部、外交部、香港特区政府、上海市政府等政策咨询课题10余项。
|
目錄:
|
上篇 全球化发生机制与新阶段演化路径
第一章 全球化演化机制与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第一节 制度约束与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因素
第二节 生产方式激进性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第三节 全球化新阶段及全球化进程的趋势性命题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全球化新阶段与世界经济格局新变革
第一节 全球化新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政策转向
第二节 发展阶段演变与我国增长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节 全球化新阶段与我国发展转型新挑战
第三章 智能化时代全球化进程的动力机制转型
第一节 机器替人及全球分工格局调整
第二节 跨国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变化与世界经济深度变革
第三节 智能化生产时代世界经济中的政府治理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参与和驱动全球化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 中国对全球化的历史认知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驱动全球化进程新实践
第三节 可持续的全球化与中国方案解析
第五章 全球化新阶段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第一节 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及政府与市场关系变革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再平衡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上海在新一轮改革进程中的角色担当
下篇 全球化新阶段与上海改革新征程
第六章 全球化新阶段上海对外开放新挑战
第一节 全球化新阶段上海转型发展新挑战
第二节 上海外资流入结构性变化及对外开放新挑战
第三节 外资流入结构变化对上海先进制造业影响分析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之新探索
第一节 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之政策创新探索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四节 借助新开发银行探索服务走出去新路径
第八章 桥头堡功能与上海自贸区改革新探索
第一节 推动走出去相关的软设施国际合作
第二节 自贸区改革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之改革探索
第三节 自贸区改革自主性及桥头堡功能改革新探索
第四节 上海新一代自由港设计与全球产业链整合
第九章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之新突破
第一节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政策背景
第二节 专利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改革模式与发展路径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一直以为,静下来读书和写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然而,非常内疚的是,静下来的日子似乎不多,写这本书的脚步因此有些匆忙。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犹豫于思考一些大概念还是小理论的问题,终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一条对宏大抽象问题描述的研究之路。写这本书有干中学的特点,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用这本书的写作唤醒沉睡的思考,将那些松散的偶然间迸发出的灵动重新串起来。
全球化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至今尚不构成一个理论体系。我对全球化进行系统化研究和思考的时间并不长,准确的说是从2017年的2月开始,当时参加了一场在孟买举办的二十国集团智库峰会,来自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与会者大谈特谈英国退欧 、特朗普当选和逆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这种单一且过于草率的判断,我的直觉是太政治化,脱离全球化发展规律之实际,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应该被这些政治化的术语所迷惑。
近年来,我对于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越来越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努力尝试从系统演化角度去描绘中国改革背后的理论图谱。我深信经济发展步入成熟期后,改革的进程应该是演化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所遵循的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路径,从本质体现了演化的发展路径。政策的稳定延续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哲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发展经验之凝练。我们可以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弗赖堡学派的经济政策稳定论和预期理论对政策演化和改革的逻辑进行阐述。在我们认识到政策演化的发展规律时,我们对事态所做的判断或所做的政策决断也会更加理性客观。本书对于全球化的描述和理论抽象,亦基于历史、制度和演化视角。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作为一组国际规制体系是人造的结果。因此,我们对于全球化的态度首先应该是敬畏历史和自然,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制度的塑造。任何大国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局限,无法随意地超越历史发展规律。从唯物主义辨证法角度看,应更注重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卡尔.波兰尼提出的社会和经济双向运动即道出了全球化进程演化的群众基础问题。世界经济的输赢格局分化是当前全球化进程受阻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自身亦深刻地认识到全球化输赢格局背后的中国及世界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认识到包容和可持续全球化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长远意义。
中国的世界经济角色是全球化进程引发如此关注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从经济增长角度看,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各项经济改革取得进展的动力基础。发展中国家从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中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希望。因此,当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呼吁推动全球化时,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拥护。
全球化之于中国改革而言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根植于全球化的经济增长逻辑。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改革路径与全球化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已深深地打下了全球化的烙印。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不论是昨天、今天或是明天,中国的改革都将离不开全球化进程的融入和参与。本书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探索中国的改革逻辑。中国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全球化以维系可持续的国内发展。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首先是致力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和维系,同时中国也在自我反思全球经济失衡的源起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从改革的动力机制看,中国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政策努力首先出自国内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亦可看作是中国改革的外在延伸。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政治议题,亦是经济和世界发展的哲学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给中国发展思维带来的根本变化在于从世界秩序的抱怨者到倡导者和实际贡献者的角色转变。区别于贫穷时代中国的世界情怀,新时代,中国对世界增长的态度更具共荣共生的特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设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政策实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和发展观。
全球化是一个能够将世界经济发展与中国改革有机联结的纽带,全球化是中国的改革逻辑和参照。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上海在新一轮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中被赋予更重要的改革使命。本书对于全球化的研究旨在为上海正推动的改革试验做铺垫。上海的改革底蕴源于其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和开放经济模式下的改革逻辑。上海开放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发挥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引领作用。自贸区改革试验、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对接全球化的天线,上海的改革试验是中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浓缩,体现了中国未来改革发展方向。
本书分为全球化进程和上海发展改革两篇(上下篇),共九章。其中上篇包括五章,注重构建全球化新阶段的相关理论体系;下篇包括四章内容,从中国新一轮改革和对外开放角度,聚焦上海的改革试验引领。
上篇主要从大国角色和生产方式变革两个视角分析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从周期性和阶段性两个维度分析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规律,对当前有关逆全球化的趋势性判断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化进程整体是向前发展的。尽管大国的国内制度约束会在短期内成为全球化进程的阻碍因素,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正使得驱动全球化进程的力量主体发生结构性变化,未来全球化进程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下篇立足于上海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角色,本书在回顾上海的改革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研究上海开放导向的经济模式和改革路径特征。上海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直发挥引领者角色,上海的经济转型对全国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篇从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困境出发,研究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的改革路径设计。以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改革为抓手,探索自贸区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进程中发挥桥头堡角色的实施路径,研究科创中心建设的实现路径、难点和可能的突破口。
我想用这本书的写作,总结过去五年来的研究,更好地纪念和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王玉柱
2017年11月17日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