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8 章,主要内容包括: 理论安全模型之建模理论、系统安全新模型、安全信息认知与传播新模型、安全大数据新模型、事故致因新模型、行为安全管理新模型、城市群公共安全资源共享新模型、安全文化新模型。本书中介绍的数十个理论安全模型均为近年作者的新创。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可作为“安全原理” 等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安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
目錄:
|
目 录
前 言
第1 章 理论安全模型之建模理论 1
1.1 科学层面的安全概念及其系列推论模型 1
1.2 系统思维的理论安全建模思想与范式6
1.3 理论安全模型的构建方法论 13
1.4 事故致因建模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19
1.5 大数据视阈下的系统安全理论建模范式24
本章参考文献32
第2 章 系统安全新模型 34
2.1 广义安全模型 34
2.2 系统安全韧性的理论模型40
2.3 复杂系统安全信息不对称模型46
2.4 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51
2.5 系统安全的混沌模型60
本章参考文献64
第3 章 安全信息认知与传播新模型65
3.1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 65
3.2 复杂系统安全信息认知模型 72
3.3 安全信息行为元模型80
3.4 SI-SB 系统安全模型 88
3.5 安全教育信息传播模型 99
3.6 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106
本章参考文献 111
第4 章 安全大数据新模型 112
4.1 复杂安全系统数据场及其降维理论模型112
4.2 安全大数据共享模型117
4.3 公共安全大数据资源共享模型122
4.4 安全生产大数据的5W2H 模型127
本章参考文献 132
第5 章 事故致因新模型133
5.1 信息流事故致因理论模型133
5.2 FDA 事故致因模型 147
5.3 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事故致因模型157
5.4 重大事故的复杂链式演化模型161
5.5 能量流系统致灾与防灾模型 166
5.6 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 171
5.7 工伤保险赔偿与心理创伤关联模型176
本章参考文献 182
第6 章 行为安全管理新模型183
6.1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183
6.2 个人不安全行为分类及其责任认定模型192
6.3 人的双重安全态度理论模型 198
6.4 风险感知行为安全模型 204
6.5 安全行为管理“五位一体” 模型 209
本章参考文献 215
第7 章 城市群公共安全资源共享新模型 216
7.1 城市群公共安全物资共享体系模型216
7.2 城市群公共安全信息共享体系模型221
7.3 城市群公共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共享体系模型228
7.4 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共享模型 234
本章参考文献 243
第8 章 安全文化新模型244
8.1 安全文化的特点、功能与类型模型244
8.2 安全文化关联模型 250
8.3 安全文化建设原理模型 257
8.4 安全文化宣教机理模型 262
8.5 安全文化认同机理模型 269
8.6 安全文化落地机理模型 275
8.7 情感性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模型 281
8.8 “互联网+ ” 背景下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型 288
本章参考文献 293
后记: 意犹未尽294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模型有很多种类,如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等,而模型方法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研究形式化、定量化、科学化的一种主要思考工具和研究手段。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模型可以揭示一个学科的本质,展示一个学科的核心,并由它可以演绎和拓展成为一个学科体系,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
科学模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质形式的,另一类是理论形式的。前者即实物模型,它成为人们观察、实验的直接对象,比较好懂ꎻ 后者属于思维形式,它是客体的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理论化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抽象概念、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成为人们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和计算的对象。
同样,在安全科学领域,安全模型的种类也很多,可分为实体安全模型和理论安全模型。本书只关注理论安全模型。理论安全模型通常可以表达涉及安全的机理、机制、模式等,比如通过逻辑推导得到表示某一行为过程或生产过程各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理论安全模型是从理论出发、运用逻辑或数学等方法来表达的安全因素的关系,从科学原理层面来理解,理论安全模型应属于安全科学原理的内容。对于安全科学这类大交叉综合学科,如果按安全科学原理的发源领域分类,在研究安全科学原理过程中,部分安全科学原理是以安全的目的从系统中提炼和归纳出来的,这里称之为自安全科学原理Self-Safety Science Principle;部分安全科学原理是以安全的目的从与安全交叉的学科中提炼和归纳出来的,这里称之为他安全科学原理Other Safety Science Principle。根据上述分类,理论安全模型属于前者,而且也可以说是安全科学原理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是源于安全科学自身的研究而诞生的。
安全科学属于典型的交叉综合学科和复杂性科学,无论从哪个视角划分的研究对象都具有复杂性特点,并最终回归到系统问题。对于一个难于直接着手研究的复杂客体,怎样着手研究,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研究,其关键常常在于能否针对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构建出一个合适的科学模型。
虽然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级学科,但学界还是存在对安全科学的科学性的质疑,缺乏富有安全科学特色的理论模型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只有上升到理论模型构建层面,并且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富有安全科学特色的理论模型,安全科学才真正上升到科学层次,才能立足于科学之林。因此,能否建模和是否有成熟的安全科学理论模型,是衡量安全科学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志。综合上述分析,开展理论安全建模基础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迄今,从检索得到的安全科学领域的理论安全模型有数百个之多,但由于安全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理论安全模型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而且由于社会技术系统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新的复杂系统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因此,理论安全模型不仅需要不断更新,而且需要与时俱进,甚至超前开展研究和构建新的理论安全模型。正是洞察到这一发展需求,本课题组近几年积极地投入到理论安全模型的创建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先,从科学学的高度,对理论安全模型的建模思想进行了探索,构建了科学层面的安全概念、系统思维的理论安全建模范式、理论安全模型的建模方法论,预测了理论安全模型的建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安全、安全信息认知与传播、安全大数据、事故致因、行为安全管理、城市群公共安全资源共享、安全文化等方面,构建了广义安全模型、系统安全韧性的理论模型、复杂系统安全信息不对称模型、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SI-SB 系统安全模型、安全教育信息传播模型、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复杂安全系统降维理论模型、安全大数据共享模型、公共安全大数据资源共享模型、安全生产大数据的5W2H 模型、信息流事故致因理论模型、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事故致因模型、重大事故的复杂链式演化模型、能量流系统致灾与防灾模型、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工伤保险赔偿与心理创伤关联模型、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个人不安全行为分类及其责任认定模型、人的双重安全态度理论模型、风险感知行为安全模型、城市群公共安全物资共享体系模型、城市群公共安全信息共享体系模型、城市群公共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共享体系模型、安全文化系列新模型等数十个新的理论安全模型。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到迄今国内还没有一部理论安全模型著作问世,作者觉得有必要将其汇总成一部新的专著,使之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并填补安全科学领域的一个空白。由于本书没有编入过去已有的理论安全模型,故起名为《新创理论安全模型》。
本书除了采用吴超、黄浪和王秉三人撰写的20 多篇相关论文外,还采纳了欧阳秋梅、杨冕、李思贤、黄玺、谢优贤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