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人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因此,人也具有超越现代性的局限,回归人之为人的潜能。在寻找超越现代性局限的道路上,美学或审美往往被寄予厚望,被看作是与人的本质*为贴近的领域。本书便是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作者认为阿多诺对待技术与艺术的态度是辩证的,二者的辩证关系立足于感性生活,并因此使超越异化成为可能。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对阿多诺关于艺术与技术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目标是以此为主线对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阿多诺的美学理论的基本性质和现实意义进行认定。通过对阿多诺关于当代艺术与技术关系的探讨,本书所要研究和揭示的核心问题是: 作为批判理论的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自我批判,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可能性和趋势? 希望本书能为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提供借鉴。本书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界学者批评指正。
|
關於作者: |
孙晓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教育部副教授。
|
目錄: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阿多诺的精神姿态及其潜在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天才还是恶魔: 阿多诺的精神姿态
1.1.1阿多诺对精神连贯性的忠诚
1.1.2阿多诺与马克思批判立场的精神契合
第二节阿多诺美学理论潜在的思想基础
1.2.1马克思美学思想要义
1.2.2阿多诺对当代艺术分析的特征
第二章从形而上学批判、社会批判到美学批判
第一节对时代状况的诊断启蒙辩证法
2.1.1世纪谎言被揭穿: 传统启蒙概念在20世纪
的破产
2.1.2技术时代的自我毁灭之路: 《启蒙辩证法》对
时代状况的诊断
第二节对时代状况之根源的揭示否定的辩证法
2.2.1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
2.2.2否定的辩证法的客观价值与局限性
第三节反思作为时代状况及其根源之现实例证的艺术
美学理论
2.3.1传统美学在当代艺术实践面前的危机
2.3.2当代美学存在的可能性问题
2.3.3反思作为时代状况及其根源之现实例证的艺术
第三章关于艺术和技术的本质追问
第一节在模仿与理性之间当代艺术的本质
3.1.1阿多诺对当代艺术危机之诊断
3.1.2模仿与理性的变异史
3.1.3模仿与理性的辩证法
3.1.4小结: 艺术是真理发生的媒介与时代的真正
自觉
第二节阿多诺对技术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3.2.1阿多诺技术本质观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的技术
本质观之要义
3.2.2阿多诺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对技术本质的
批判
第四章技术化当代非实体化艺术的置根之地
第一节由技术介入而引发的当代艺术非实体化现状
4.1.1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鸿沟及其来历:
现代性
4.1.2当代非实体化艺术的置根之地: 技术化倾向
第二节从当代艺术两大类型看艺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4.2.1阿多诺探讨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思想高度
4.2.2技术与大众艺术批判
4.2.3技术与现代主义艺术
4.2.4与本雅明之争: 阿多诺论当代艺术与技术关系
的辩证意义
第五章与技术结盟当代艺术突破资本化生存的超越
之路
第一节现代主义艺术与技术结盟之本质
5.1.1技术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合理化根源
5.1.2与技术结盟的当代艺术与历史的本质契合
5.1.3与技术结盟的当代艺术对自然允诺的东西
的救赎
第二节对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潜在批判: 当代艺术与技术
结盟实现和解之可能性根基
5.2.1阿多诺对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潜在批判
5.2.2当代艺术与技术结盟实现和解之可能性
根基
第六章对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基本性质与现实意义之反思
第一节阿多诺与马克思: 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基本性质
6.1.1马克思学说的性质作为现代性批判的真正
的批判理论
6.1.2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
逻辑延伸
第二节阿多诺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6.2.1后现代语境中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价值
6.2.2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从超越的视角思考阿多诺的美学理论
现代性为我们提供得越多,我们就越渴望突破现代性的束缚。现代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理性思维。丰富的物质生活使我们摆脱了生存危机,得以思考理性层面的问题; 一旦进入理性层面的思考,我们便感受到了现代性的局限。现代性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囚笼,现代化程度越高,这个囚笼就被打造得越漂亮。但是,黄金的囚笼和铁的囚笼有实质性的区别吗?当现代性将人变为奴时,我们作为人的本质便被异化了。但是,由于人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因此,人也具有超越现代性的局限,回归人之为人的潜能。在寻找超越现代性局限的道路上,美学或审美往往被寄予厚望,被看作与人的本质最为贴近的领域。孙晓艳的《美学新论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阿多诺论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便是对这个领域的探索。她认为阿多诺对待技术与艺术的态度是辩证的,二者的辩证关系立足于感性生活,并因此使超越异化成为可能。
什么是技术?什么是艺术?技术和艺术,都是或者说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技术是在理性层面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而艺术则是在感性层面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技术和艺术不仅能够和谐共处,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技术可以为艺术提供新的表达工具,而艺术也能够克服技术语言的单调和贫乏。二者的结合,恰恰体现了现代性的进步作用。但是,技术和艺术一旦与资本相结合,或者说技术和艺术一旦进入资本运作的逻辑,那么,技术和艺术便从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中介变成了盈利的工具。因此,人本身也从目的降格为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异化其实特指资本主义的异化。
由于资本主义的异化,使原本和谐共处并相互促进的艺术和技术也发生了分离,技术使艺术成为更好的商品,以便于盈利; 而艺术则很难将审美的价值植入技术,以改变技术过于理性化的趋向。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试图克服这种二分的困境,实现技术与艺术的重新结合,而且这种结合不再受资本逻辑的支配,而是重新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达。
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必须是超越的,而不仅仅是技术与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本身可能产生出超越的力量吗?还是需要技术与艺术之外的力量作为基础?换言之,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可能产生内在的力量,这个力量足以超越资本主义本身,使人类通往自由的世界吗?或者说,只有通过其他力量从外部超越了资本主义,技术与艺术才可能成为实现人类本质的手段?前者关乎审美的救赎,将审美本身看作是通往救赎的路径; 后者则关乎革命,审美只不过是革命后的亚文化表达。
显然,革命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已不再是可行的路径。在20世纪初,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仿效苏联革命失败之后,他们便开始反思革命的路径,并转向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在资本主义的盛行期,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也具有革命的意义,然而,这种革命的意义止于语言。审美的救赎则从革命的宏大叙事回到了微观生活批判。不过,从微观视角来看,艺术可能会成为救赎的手段,那么宗教也可能会成为救赎的手段,哲学或技术,甚至其他非常隐秘的个人体验也可能会成为救赎的手段。作为多元的微观救赎形式的一种,艺术在这里是否具有特殊性?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审美价值又是否具有特殊性呢?
从前历史到人类历史真正开始的地方有一个跳跃,如果找不到这个跳跃的支点,那么不论是革命、审美还是后人类主体,似乎都很难成为超越资本主义异化的想象。或许,在人类历史真正开始之前,人类只能带着异化生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探索超越资本主义异化的道路本身没有意义,相反,探索本身成为一种超越的姿态。《美学新论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阿多诺论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以一种现实的乐观主义视角解读阿多诺的美学理论,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向我们展现了寻求超越这个努力本身的价值。
赵司空
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5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