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形成技术引进良性发展模式,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本书共分为8 章,综合运用生态学?博弈论?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在研究了技术消化吸收的限制因子及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知识生态运作体系,以及促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新模式奔流创新,并对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总之,本书不仅对如何开展技术消化吸收进行了研究,还丰富了技术创新的方法与路径,可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者以及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提供范式参考。
|
目錄:
|
目录
序
前 言
第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2
1.2.1 国外对技术转移的研究现状 2
1.2.2 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现状4
1.2.3 技术再创新的研究现状14
1.2.4 企业生态的研究现状 17
1.3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现状以及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18
1.3.1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取得的成就 18
1.3.2 技术引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
1.3.3 技术引进的必要性21
1.3.4 生态理论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指导作用 24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4
1.4.1 研究目的24
1.4.2 研究意义25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体系26
1.5.1 研究内容26
1.5.2 研究方法28
1.5.3 研究体系29
本章小结 31
第2 章 技术引进及生态相关理论概述32
2.1 引进技术的相关概念 32
2.1.1 技术引进的概念 32
2.1.2 技术引进系统的结构 35
2.1.3 专利技术与专有技术的概念37
2.1.4 专利许可与专利权的转让 37
2.1.5 知识管理38
2.2 技术引进相关理论38
2.2.1 技术差距理论38
2.2.2 技术转让选择理论40
2.2.3 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 42
2.2.4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43
2.3 生态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44
2.3.1 生态的相关概念 44
2.3.2 生态的基础理论 46
本章小结 48
第3 章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综合分析49
3.1 我国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49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9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50
3.1.3 我国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50
3.2 我国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5
3.2.1 数据获取55
3.2.2 基于因子分析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评价 57
3.2.3 重要性指数计算 61
3.3 实证分析研究结论63
本章小结 63
第4 章 基于IDEF0 的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构建与评价64
4.1 生态因子理论64
4.1.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其与其他因子的关系 64
4.1.2 生态因子理论简述65
4.2 我国数控机床企业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分析67
4.2.1 数控机床的概念及发展现状67
4.2.2 数控机床企业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调查设计69
4.2.3 基于IDEF0 方法的技术引进系统生态因子分解分析70
4.2.4 我国数控机床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调查结果76
4.3 我国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分析79
本章小结 82
第5 章 技术消化吸收运作模式 83
5.1 基于知识生态的技术消化吸收本质研究 83
5.1.1 技术消化吸收的概念 83
5.1.2 技术消化吸收系统的构成 84
5.1.3 基于知识生态实践原则的技术消化吸收本质研究 85
5.2 企业引进技术知识内化的决策研究 87
5.2.1 技术消化吸收风险决策的必要性87
5.2.2 技术消化吸收市场风险生态特征88
5.2.3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90
5.2.4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消化吸收风险决策分析 94
5.2.5 消化吸收风险决策模型的建立 98
5.3 基于企业生态理论的技术消化吸收操作模式研究 100
5.3.1 技术消化吸收研发中心的构建 100
5.3.2 技术消化吸收中的技术预测
|
內容試閱:
|
前言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强盛之基,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而科学技术创新的水平也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经济和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技术引进作为提高我国先进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通过引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从而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产品的一种创新活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小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技术差距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我国的产业技术转移、建立新的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作用重大;同时它也是技术后发国家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技术进步,最终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然而在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本书综合运用基于生态学、博弈论、系统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模型构建的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
1 对影响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访谈,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定性指标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 对技术消化吸收存在的限制因子进行了较全面的搜索,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技术引进这一复杂系统,本书在对数控机床限制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IDEF0 方法作为查找技术消化吸收中限制因子的工具,从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分解技术引进的复杂系统,挖掘出了在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存在的限制因子,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搞好消化吸收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进行了研究。为了对技术消化吸收进行研究,研究者应首先弄清其本质,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书在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概念及其系统构成研究的基础上,在知识生态实践原则的指导下,得出了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是知识内化的结论。
4 建立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知识生态运作体系,即做好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三大步骤: 风险决策、操作模式和效果动态定量评价。本书首先通过对技术消化吸收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生态特征,应用博弈论和投资决策理论等方法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能否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决策模型;然后应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操作模式;最后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绩效,以及实行“ 静态” 评价的不足,应用相似系统的理论,构建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时动态定量评价模型。
5 提出了基于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奔流创新这种新的创新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创新之难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本书应用生态位分离理论,构建了一个可实现技术超越的奔流创新模式,对技术引进企业在创新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6 对引进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在企业知识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的职责范围两个角度研究了保障引进技术良性循环的机制。
本书可作为EMBA、MBA 和管理类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了解技术创新管理现状与趋势的读物,也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及技术创新管理研究者的参考资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参考资料已列在参考文献中,在此对国内外有关同行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