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对*重要的几种大众文化形式,如电影、电视、网络的后现代美学语境研究。导论部分概述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分析悲剧终结、喜剧登场的社会、历史、文化、哲学根源,研究文艺的娱乐化与感性解放的潮流的关系,考察巴赫金诗学对20世纪狂欢文化的影响;*章分析研究尼采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颠覆性革命,以及与后现代思潮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研究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对西方传统等级制文化的改变,对人的肉身感性的重新认识和重视,狂欢文化对20世纪大众文化的产生的作用;第三章论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缺陷;第四章分析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的电影理论的局限性;第五章揭示早期西方文化理论的精英、贵族化倾向;第六章研究分析西方后现代美学的特征以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七章研究后现代美学对新时期以后中国电影的影响;第八章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几种叙事模式;第九章研究网络时代的文化民主化和大众化问题;第十章分析研究微时代的后现代美学征候以及它与现代性美学之间的巨大鸿沟;第十一章研究微信传播与当代青年的文化景观。
|
關於作者: |
王小平,男,重庆开县人。1958年12月9日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以前在重庆开县工作。1996年郑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和审美文化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