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昨天和今天,三本新书签了同意出厂的样书,正好能赶上本周末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的新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高峰论坛暨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仪式上的新书发布。这三本书,都堪称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的主要中译者和研究者许钧的著作。《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和《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都是布面烫金精装,手感极佳,一拿到手便反复端详把玩爱不释手,这对当了三十多年编辑的我来说才是第二次。这两本书都是许钧策划和主编的,反映了这位法国文豪及其中国翻译家与研究者对文学、文化、文明、翻译、教育、社会、自然、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独特看法,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文学和学术交流及他们的相互信赖与深厚友谊。许钧及其高足宋学智合著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增订本),在老版的基础上作了认真的修订,主要新增了《勒克莱齐奥与诗意历险》一整章以及《法国作家和学者及其作品索引》和《中国学者、译者和作家及其著译作品索引》。这两个长达一百三十页的索引,对于哪些二十世纪的法国作家和学者的那些著作已经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哪些中国学者、翻译家和作家翻译研究过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2011年至2017年在中国各地发表的重要演讲。这些演讲分别论述了文学与社会、人生、自然、科学、历史、想象、梦境、探险、都市、全球化等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勒克莱齐奥为文之认真、学养之丰富,视野之开阔,见解之深刻,体现了作家的担当、文学大家的风范和情怀,更体现了诗学历险之于勒克莱齐奥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勒克莱齐奥的这部在华文学演讲录,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拓展视野,丰富人生。他的朋友,他的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许钧策划了这一系列演讲,并就每次研究作了侧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演讲的价值和意义。
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视野开阔,涉及世界文坛古今大量的名家名作,就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给人以丰富的启迪。该系列演讲的策划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译本的主要译者及研究者许钧教授,担任了每次演讲的现场翻译,并都在事后题写了简明扼要的侧记。这些侧记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勒克莱齐奥这些演讲的理解。此书应该能受到文学研究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
關於作者: |
许钧,1954年生于浙江龙游,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翻译家,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外国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META、BABEL、《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外国文学》等国内外十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1991年至2016年,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
勒克莱齐奥,1940年生于法国尼斯,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法国文学评论杂志《读书》的读者于1994年将他评为在世最伟大法语作家。1963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他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忧虑、对西方唯理性传统偏执性的反叛以及对美洲印第安世界的迷恋。2008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
|
目錄:
|
代序 许 钧
都市中的作家
书与我们的世界
论文学的普遍性
书籍,探索之舟
困境时代的作家
科学与人文关系之我见
当今时代的文学
相遇中国文学
文学与全球化
想象与记忆
文学与人生
自然与文学
梦与探险
播种
|
內容試閱:
|
代 序
2017年12月11日,勒克莱齐奥先生结束在南京大学近三个月的讲学,离开南京回法国,那天我应邀在北京大学讲学,没有能够送他去机场。他行前给我来电话,说给我留了一封长信,手写的,有整整八页;还说他开始写有关中国的文字了,不是小说,是随笔风格的,题目都定好了,接受我的建议,就叫《历险中国》。我明白,历险一词,对勒克莱齐奥来说,具有特别的含义:克服认知的重重障碍,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历险之路,便是走近中国之路,也是中国探胜之路。他把一生都看成历险,是诗意的历险,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生命不息,历险不止。
在很多场合,勒克莱齐奥都谈到他年轻时就向往中国。在给我的长信中,他写到我们的相遇与中国的必然联系:对我而言,是少时起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兴趣将我引向这场相逢的。但这更是一场人与人的相逢,它能领我走进中国文化,完全得益于我们自初识起便进行的友好交流书信的、言语的交流让我们相互理解。正是在许先生的建议与引导下,我才能在阅读中,在不断发现这个文化的现实的过程中,认识到真实、复杂而独特的中国。我们共同探险,我们彼此交流有时在公众场合,更多时候是私下展开过程总是和谐的,换句话说,就是我的错误判断与无知也不会引起我们的冲突。勒克莱齐奥的这番话,让我感动,体现的是珍贵的友情。我深知,在与勒克莱齐奥的四十年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文学大家的开阔胸怀、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充满激情的人生追求。
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勒克莱齐奥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自2011年起,他年年来中国,在南京大学任教,为学生开设了多门通识教育课,而且任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指导法国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陪他一起去食堂吃饭,与他一起和学生交流,与同事一起聊天,谈文学,谈教育,谈人生,我们成了自家人。
到中国,勒克莱齐奥有个愿望,就是要在中国多走走,多见些人,多交流,目的就是多了解中国。作为好朋友,我一直陪着他,陪他去学校,去历史名城,去文学之乡,去朋友的老家。我忘不了在施耐庵的墓前,我们一起虔诚地拜了三拜,向伟大的文学先辈致敬。我记得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城,勒克莱齐奥与莫言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大唐西市的广场上象征性地从东西两边相向而行,紧紧握手的那一刻,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勒克莱齐奥重情义,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驱车数小时,去苏北看望毕飞宇的父母;也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去山东高密看望莫言九十多岁的老父亲;还与夫人杰米娅、好友毕飞宇,去我的家乡,浙西的一个小乡村看望我的父母和家人。勒克莱齐奥爱孩子,我先后陪他去过南京和上海的三所中学,与中学生倾心交流,还陪他去过武汉的小佛米幼儿园,给几十个三四岁的小朋友讲故事,讲他写的《树国之旅》,为他们写下了美丽的诗句。勒克莱齐奥重教育,他先后到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大学访问,与师生交流文学创作与人生理想的经验。勒克莱齐奥重文化交流,他与莫言、毕飞宇、余华、方方等著名作家有过深入的对话,先后参加过上海书展、扬子江作家周、南京青年文化周、大益文学节和《大家》杂志社组织的活动,与中国的广大读者近距离接触,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
勒克莱齐奥每到一处,每参加一个活动,都带着真心,带着激情,带着探索的眼光。他在各种活动中发表的演讲,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这次结集献给读者朋友的演讲,收录了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各地发表的重要演讲。好友毕飞宇说,听勒克莱齐奥的演讲,感觉世界在不断拓展。他说,勒克莱齐奥的为文之认真、学养之丰富,视野之开阔,见解之深刻,让他知道了何为大家之风范。毕飞宇的评价,我是完全认同的,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勒克莱齐奥的每次演讲,我都是见证人,也是参与者。勒克莱齐奥对我说:你翻译我的作品,就参与了创造。这份鼓励与信任,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每次写演讲稿,他都谦逊地征询我的意见,甚至让我给他的演讲命名;每次演讲,他都要我同台;他演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声调,我都希望能传神地予以表达。听他的演讲,我知道了一个作家的担当,一个文学大家的情怀,更体会到了诗学历险之于勒克莱齐奥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读勒克莱齐奥的演讲,一定有助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拓展世界,丰富人生。
许钧
2018年元旦
于朗诗钟山绿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