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系统的哲学》收录了《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三部经典著作,新增了《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和2018年版序言,是作者金观涛多年以来的学术思考的结晶,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精神,也是写给21世纪读者的哲学与科学普及读物。
◆本书作者金观涛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备受赞誉。在本书中,他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做了进一步的哲学表述,对于想深入理解金观涛思想的读者来说,本书是必读书目。
◆本书不仅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金观涛与刘青峰及其他合作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
內容簡介: |
《系统的哲学》收录当代著名思想家金观涛的哲学三部曲《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以及回顾学术历程的长篇序言。金观涛在本书中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
關於作者: |
金观涛,生于1947年,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创办走向未来丛书;1989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担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2008年退休后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有《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与华国凡合著,1983),《系统的哲学》(1988),《历史的巨镜》(2015)。与刘青峰合作以下几本著作:《兴盛与危机》(1984),《开放中国的变迁》(1993),《中国当代思想的起源》(2000),《观念历史研究》(2008),《中国思想十讲》(2015)。
|
目錄:
|
2018年版序言
再版序言
序言 20年的追求:我和哲学
我心中的马克思:对思想解放的渴望
陷入黑格尔体系的泥潭
对彻底辩证法的恐惧
由哲学向科学退隐
一个在科学神殿中平凡的科学家
属于我自己的控制论
哲学在召唤
我的三部曲
知识、价值和终极关怀
第一篇人的哲学论客观性
引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理性在困境中
第一节 影子般的客体
第二节 哲学争论的实验判决:关于贝尔不等式的验证
第三节 存在真是被感知吗?对一个实验的描述
第四节 科学理性的金字塔
第二章 建构主义的尝试
第一节 第18 头骆驼
第二节 无差异编码和纠错能力
第三节 神经网络的封闭性
第四节 内稳态和符号主义
第五节 客观实在等于本征态吗?
第六节 量子力学的黑箱解释
第七节 鱼龙混杂的哲学遗产
第三章 客观性和公共性
第一节 对经验可靠性标准的重新考察
第二节 寻找新的奠基石
第三节 同一性疑难和结构稳定性
第四节 人体的结构稳定性:为什么有清醒的直观世界
第五节 结构稳定性的扩张:科学以人为中心
第六节 构造性自然观和科学解释的结构
第七节 我们仍在笼中谈哲学
第四章 近于上帝的观察者
第一节 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
第二节 什么是观察者?
第三节 自然规律与仪器同构定律
第四节 理性的飞跃:从观察者到思想者
第五节 回到唯物主义:整体演化论
结束语 展望人的哲学
第二篇 发展的哲学论矛盾和不确定性
第一章 从无矛盾原理的争论谈起
第二章 矛盾概念的精确化:悖论对逻辑的破坏
第三章 科学理论纠错机制和集合论悖论的启示
第四章 不确定性和系统内部调节功能的破坏
第五章 无限、量子力学和信息论
第六章 数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第七章 整体演化理论
第三篇
整体的哲学我们的方法论
引言 理性哲学的理想
第一章 历史的导言:整体方法的兴起
第一节
整体之谜
第二节 内稳态的发现
第三节 从维纳到艾什比:调节行为的起源
第四节 目的性、大脑和学习机制
第五节 生命:介于随机性和因果性之间?
第二章 什么是组织?
第一节 黑箱和整体中的部分
第二节 组织:功能耦合系统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三要素
第三章 稳定性、存在和价值
第一节 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节 自耦合分析
第三节 维持生存的功能和结构
第四节 存在的逻辑
第五节 吸引子、组织起源和价值
第六节 小结:活的组织
第四章 生长的机制
第一节 从蝴蝶花纹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讲起
第二节 内稳态对生长的意义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节 生长作为层次展开:超目的与超因果
第五章 组织的结构、容量和形状
第一节 组织的层次和结构稳定性
第二节 结构对容量的限制:为什么生长有极限?
第三节 维生结构与突变理论
第四节 形态发生机制
第六章 老化过程和功能异化
第一节 从仪器老化原理讲起
第二节 浴盆曲线和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第三节 衰老理论种种
第四节 功能异化与结构畸变
第五节 模拟演化
第六节 无组织力量和熵增加的异同
第七节 组织演化:我们面临新的综合
后记
附录 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
|
內容試閱:
|
2018年版序言
当搏非老友告诉我《系统的哲学》新版即将由鹭江出版社付印之时,我才不由自主地想到该书的出版和再版过程已如此漫长。本书是在20世纪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时代潮流中,我把自己的哲学思考汇集为《我的哲学探索》,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新星出版社以《系统的哲学》为书名再次出版,当时我还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是在日本爱知大学黑笹校区的客座教授办公室看完该书清样的。此次再版《系统的哲学》,已过去30年了。30年间世事变幻,该书出版的第二年,我们离开北京后长期留在香港工作,2008年从香港退休后到台北教学,几年前再回到北京、杭州熟悉的风景不复存在,我们好几位朋友,包括编辑本书第一版的马嵩山先生,已相继离世,令人感慨唏嘘不已。
记得2005年为此书写再版序时,我提到自己参与的医学方面整体自洽疗法和美术中具象表现绘画的探讨、方法论都与《系统的哲学》阐述的自耦合分析有关。至今又过去13年了,我们与临床医生合作的整体自洽疗法已发展为系统医学的新理念,具象表现绘画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方向之一,已培养出十几个博士。我本人则将《系统的哲学》的方法与思想史、观念史结合,在中国美术学院带出几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力图解释代表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山水画起源与演变以及探讨中国书法精神。也就是说,我的哲学研究从未停下来,并试图应用到不同领域。
《系统的哲学》是由《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和《整体的哲学》三部分组成。我在《人的哲学》中提出一切存在都是本征态,客观存在是有条件的,该观点自1987年提出后就备受争议,不断有人指责《人的哲学》提倡主观唯心论。当时量子纠缠的原理尚未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而今日对定域实在论的否定已被公认,量子纠缠正在转化为量子通信技术。面临科学发展对客观唯物论的挑战,很多人惊慌失措,甚至还有人提倡用佛学观点来调和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消融的宇宙观。而我在本书初版时,提出用自然规律和仪器的同构律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可以用本征态的自相关即某种递归过程来破解人类的意识之谜。几年前,我用这一观点写了篇探讨什么是意识的文章,现在作为2018年新版的附录,可能有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基本观点。
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哲学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以至于今天有不少人感慨哲学已死。但我始终认为,正在死去的不是哲学,而是千百年来束缚我们对世界的思考的那些不甚准确的哲学观念,真正的哲学探索应该是用新的思路去考察古老的哲学命题。本着这一信念,这本写于30年前的《系统的哲学》,它不仅体现着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精神,而且力图把20世纪重要的方法论遗产转化为哲学,故也可以视作为21世纪读者所写。
长期以来,我和青峰认为:任何著作一旦出版,便成为和作者无关的存在,世人关注、褒贬与否都不重要。话虽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本书的出版使我们能以书会友,结识了许多年轻朋友,他们对哲学议题的热切追求和与我们的真诚友谊令我们感动不已。正因为书缘,我们结识了杜军,并在他主办的西山书院住了半年。至今我们仍然常常想起,2012年春天在京西百花绮丽的树林里和他讨论《系统的哲学》的情景。每一个生命注定都会衰老,从盛年走向老年正是人生慢慢消失在密林中的过程。而哲学之魅力在于它可以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对思想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希望本书更年轻的新一代读者,能有更多的哲学讨论的林中路。
金观涛
2018年写于北京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