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农户为主体研究对象,考察当前农户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分析研究。首先,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支持作用,对具体重要的公共物品进行宏观数据分析,考察城乡之间公共物品的供给差距,并对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政策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其次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模式与供给主体,并以县域为案例分析不同供给主体的分布情况;再次,在微观农户层次研究农户对各种公共物品供给效果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农户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整体评价,找出影响农户公共物品供给评价的影响因素;*后,以农村基层治理为切入点,研究公共物品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同时考察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对不同公共物品重要性的差异。
|
關於作者: |
李超,男,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读于西安财经学院财政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11月至今,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农村基层治理。
|
目錄:
|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研究
12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
123研究评述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公共物品的内涵
132农村公共物品的含义、分类
133公共物品供给的定义
14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52技术路线
第2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及分析
21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总量分析
211窄口径下的支出情况
212宽口径下的支出状况
22农村公共物品投资与供给现状分析
221农村基础教育支持情况
222公共卫生情况
223农村道路建设
224农村社会保障
225一事一议投资情况
23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政策的发展历程
24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变化情况
241农村公共物品模式变化情况
242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案例分析以分宜县为例
第3章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分析
以农户调研数据
31数据说明
32调研村庄与农户的基本情况
321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
322农户的基本情况
33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以行政村和农户数据为依据
331基础设施情况
332义务教育情况
333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情况
334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345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346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
第4章农户对村庄公共物品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41文献回顾
42理论分析
421数据来源
422理论假设
43变量设计与定义
431乡村公共供给评价变量
432社会资本变量
433其他变量为家庭特征变量、个人特征变量、村庄变量和
地区变量
44回归结果
45本章小结
第5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分析
基于公共物品评价对基层治理满意度的影响
51文献回顾与评述
511文献回顾
512文献评述
52理论假设与变量设定
521理论假设
522变量设定
53数据来源、样本信息与模型设计
531数据来源
532样本信息
533变量设定与模型设计
54模型回归结果
541总体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542分类模型分析结果与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地方政府干预农村经济的目的是弥补区域市场失灵,主要手段则是提供农村地方公共物品,特别是生产性公共物品相关的供给。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全书同)首次出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提法。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视引起了基层政府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热潮。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迅速增长,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生产性公共物品和民生性公共服务领域。当然中国农村社会复杂,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多样,不同地区由于乡镇经济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基层治理结构的多样、地方基层的创新等因素导致产生了很多种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不同时期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政策各有不同;而不同阶层的农户对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各有差异;不同种类的公共物品对于不同农户的重要程度区别明显。因此,较全面地研究影响农户公共物品评价的各种因素以及重视程度,对提高村庄治理效率和村民满意度提供政策依据,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笔者以农户为主体研究对象,考察当前农户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首先,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支持作用,对重要的公共物品进行宏观数据分析,考察城乡之间公共物品的供给差距,并对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政策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其次,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模式与供给主体,并以县域为案例分析不同供给主体的分布情况;再次,在微观局面研究农户对各种公共物品供给的效果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农户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整体评价,找出农户对公共物品供给评价的影响因素;最后,以农村基层治理为切入点,研究公共物品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同时考察不同公共物品对不同收入阶层农户重要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展示本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关注,编著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分析基于农户角度》一书。
全书共6章,内容主要包括引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分析、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分析以农户调研数据、农户对村庄公共物品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为了全面反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评价的研究成果,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其中大多数已在书中注明出处,但难免有所疏漏。在此,向有关作者和专家表示感谢,对没有标明出处的作者表示歉意。
本书涉及的相关研究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完成,调查数据来源于2014 年79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组织首都高校在校学生举行的百村千户农村调研活动。本书凝结了中国农村研究院各位老师、同事的智慧与见解。首先,要感谢我的合作导师孟庆国教授,经常能够在会议上听到孟老师对我科研内容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感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和何宇鹏研究员给我研究方向和模型构建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由于内容的需要,本书引用了王晓莉(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和王海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讲师)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这里一并感谢。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农业现代化理论与政策资助(编号:ASTIP-IAED-2018-02)。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或者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8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