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积60余年的教学和研究心力,古典文学大家袁行霈教授领读古典诗歌名作50篇,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诗歌美学。本书是袁行霈先生的诗词赏析作品的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古诗词选自从《诗经》到《纳兰词》,跨越两千多年的经典作品五十六首。本书在选题高度,作者的权威性,行文的优美,良好的适读性,适当的篇幅,等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
內容簡介: |
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从教6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和教学,因为教学,因为应一些报刊杂志、出版社和学校的邀请,陆陆续续写了很多关于古典诗歌的赏析文章。《好诗不厌百回读》便是这些文章的总结集,一些文章来自他的手稿和讲稿,属于*次公开出版。可以说这是一本集袁行霈教授60年心力的诗歌普及文字。上自《诗经》《古诗十九首》下至纳兰性德,中国古典诗歌的50余首经典,袁先生从字、词、典故和句子入手,然后进一步分析全诗的结构和层次,*后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所处时代来引导读者深入诗歌的内涵。在分析这些名篇的时候,作者尤其注意汉语自身的特点进行意象解析,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同时触类旁通于绘画、音乐、哲学等多学科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因而创造了中正圆通的中国古典诗歌美学。袁行霈先生诗歌美学思想的理论著作《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已经被经典化,而这本《好诗不厌百回读》正是那经典化的理论著作的具体案例、形象说明,因为这后一本著作持续时间更长,花了作者更多的心力,因此它也含有那本理论著作的未尽之意。这本书是大家带着普及的情怀,集中自己60年的研究心得,写就的古典诗歌指南,是真正的大家小书。荣膺了2017中国好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7中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奖。
|
關於作者: |
袁行霈,字春澍,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36年4月18日生于济南,原籍江苏武进。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部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
目錄:
|
目录
自序
诗经汉广
冉冉孤生竹
迢迢牵牛星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 操
龟虽寿/曹 操
代出自蓟北门行/鲍 照
木兰诗
西洲曲
野望/王 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听蜀僧濬弹琴/李 白
峨眉山月歌/李 白
早发白帝城/李 白
月下独酌/李 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
忆秦娥/李 白
又呈吴郎/杜 甫
塞下曲/卢 纶
卖炭翁/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石头城/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老夫采玉歌/李 贺
梦天/李 贺
秋夕/杜 牧
锦瑟/李商隐
碧城/李商隐
菩萨蛮/温庭筠
菩萨蛮/韦 庄
水调歌头/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 轼
待月台/苏 轼
筼筜谷/苏 轼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 轼
禾熟/孔平仲
夜坐/张 耒
瑞龙吟春词/周邦彦
兰陵王柳/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
玉楼春/周邦彦
鹧鸪天/陆 游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暗香/姜 夔
疏影/姜 夔
寄生草劝饮/白 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台城路塞外七夕/纳兰性德
附一:《岳阳楼记》赏析
附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附三: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
几个问题
|
內容試閱:
|
自 序
《好诗不厌百回读》是北京出版社的编辑高立志兄策划的,他起的书名,他搜集的文章,也由他担任责编。这省了我很多事,我很感谢。我猜想这书名的灵感来自苏东坡的两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这两句诗的典故出自魏鱼豢《魏略》:董遇好学,人来从学,每曰:当先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难得暇日。遇曰:当以三馀:冬,岁之馀;夜,日之馀;阴雨,时之馀。
既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就无须讲解了。但为何还要讲呢?原来这讲不过是跟读者的一种交流、一种汇报,讲的是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说是向读者缴的一份作业罢了,读者不可完全听信的。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样看来,百回读不是死读,而是要不断琢磨,不断领悟,既要得诗人之用心,也要有自己的体会。元遗山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馀味,百过良未足。(《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他强调咀嚼,强调读出馀味来,也是经验之谈。
好诗是多义的,是有启发性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馀地,让读者参与艺术的再创造。在准确理解写作背景和字词典故的基础上,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谭献说过:诗人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这是深得诗之奥妙的。如果把诗当成数学原理或公式,只能有一种理解,而排斥其他,岂不是把一川活水变成一滩死水了吗!诗歌语言的生机不也就被扼杀了吗!
我还有这样的经验,同一首诗,在不同的年龄读来感悟不同,在不同的境遇中读来,感悟也不同。正如黄庭坚论陶渊明所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
请读者千万不要把我的赏析文章当成标准答案,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去领悟,去补充,去发挥。将我的解析当成一根线头,牵出你们自己的世界来才好。当然,前提必须是真正读懂。
|
|